“5G”展風采 “融學”促成長
為落實市教育局倡導的“融學課堂”精神,打造“融學”品質,2月21日,漣水縣實驗小學舉行了名師展示課暨“融學課堂”數學教學研讨活動。
徐震主任執教的《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一課,首先從學生參與的課間跳繩、踢毽子活動作為課堂信息,要求學生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從而引入新課,進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教學時讓學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規律,在舉例、計算中驗證規律,在反思中概括規律,練習中去運用規律。
課堂教學展示後,徐震主任就他的課堂教學進行了說課與反思,他說到了自己的設計思路及再次構思,并提及了如何在教學中融入“5G”課堂理念。
議課環節,缪傑、支海兵、趙洪威三位主任對徐震主任的課進行了精彩點評,他們對于這節課給予了高度評價,既肯定了授課老師的閃光點,又提出課堂教學的改進意見,在評課中還提到本節課在不同環節都融入了“5G”課堂理念,從不同層面為大家呈現了“5G”課堂的基本樣态。
缪傑主任點評了本節課的兩個亮點。1.突出兩個“趣”。即情境讓學生學習充滿興趣,以學生的體育活動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習興趣;體驗讓學生學習充滿樂趣,在采用不同方法計算出相同結果時,産生樂趣。2.體現三個“自”。即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交流。也提出了一點建議,即一個“改”,如果在教學中做到“扶”、“放”結合就更好了,精講交換律,放手結合律,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能力,課堂時間也會更合理。
支海兵主任點評徐震主任的課堂能充分貫徹“融學課堂”的教學理念,與學生共同诠釋了“5G”的教學新樣态。側重關注學生合作探究、積極思考的能力,整節課能注重引導學生積極表達,鼓勵學生展現自我,在多元對話中獲得成長。在作業設計時能針對不同學生實行分層作業,體現個性化和多元化,注重作業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統一,符合“雙減”背景下有效作業的設計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宗旨,策略性地教學生學會、會學、樂學,形成學教和諧,師生共生共長,創造了數學課堂的新的生長節點。
趙洪威主任從落實“融學”理念、構建知識結構、完整探究過程、多元表征結論、重視思想滲透、溝通知識聯系、螺旋上升練習等七個角度點評了本節課的亮點,也提出兩點建議:1.可以結合加法的運算本質和生活實際來合情推理加法交換律;2.本節課的難點是加法結合律的探索,此環節可以多用點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
最後,王向陽校長為本次活動做了總結,他指出,教研活動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巨大抓手,要抓好抓實,發揮好教研活動的作用,為學校的教學工作服務。他要求大家在今後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要不斷思變、融合、創新,努力呈現不同形态的“融學課堂”,實小的課堂教學定會遍開“5G”之花,收獲“融學”果實。
此次活動發揮了名師指導作用,通過放樣子、搭台子、壓擔子,精心培育“融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先進典型和“種子”老師。以點帶面,不斷深化課堂教學的綜合改革,努力實現“五個給”(5G課堂,)推動課堂不斷增值,讓“5G”在實小的課堂教學中綻放異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