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挑戰局#
【暑假閱讀】詩歌鑒賞 專題01 鑒賞詩歌的内容情感
【方法技巧】
1、根據注釋了解相關背景或關鍵信息。
2、參考題目讀懂詩歌的内容大概。
3、根據作者的創作風格來了解詩歌的内容。
【典型例題】
例:選出下列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A. 首句緊扣詩題,點明地點。“千尋”二字極言其高,其意為在飛來峰上有一座千丈的高塔。
B. 第二句通過具體描寫突出飛來峰上的“千尋塔”之高。其意為聽說千尋塔上的可以見旭日冉冉升起。
C. 第三、四兩句可以第一、二句的鋪墊為基礎,引出全詩主旨,是前兩句内容的升華。
D. 末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其意為觀賞景物站在最高處,就不怕浮雲遮住視野,有“一覽衆山小”的感受。
【答案】 D
【解析】 本詩反映的是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整體感知詩歌,理解詩歌的内容,結合詩人的寫作背景,詩歌的内容進行理解。對選項要逐項進行審讀,仔細辨析。
【專項練習】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東欄梨花
蘇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怅東欄一株雪①,人生看得幾清明。
【注釋】①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詩人還用了________、________詞語來描寫梨花。
(2)詩人借雪白的梨花抒發了________的感慨。
二、詩詞曲鑒賞
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寫在橫線上。
眉眼盈盈處:________
才始送春歸:________
2.根據詞的内容,下列選項表述正确的是( )
A.浙東之地,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真是美好的地方!
B.詞的上阕作者使用了比喻和設問的修辭手法,描繪了浙東之美。
C.這首詞的下阙充滿哀傷和悲情,表達了對朋友的不舍和祝福。
3.積累不同種類的詩文各一句。
(關于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于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古詩,回答下列小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①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注釋】①此詩寫于安史之亂長安被攻陷之時。
(1)這首詩寫了________這一中國傳統節日,從________、_______等詞語中可以看出。
(2)“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詩歌鑒賞
(甲)西洲曲
南北朝樂府民歌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乙)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到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甲)(乙)兩首詩所寫的季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請結合知識卡片,分析兩首詩是如何表達詩人的離愁别緒。
五、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①白登②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顔。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注釋】①下:指出兵。②白登:古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東北。漢代匈奴曾圍困劉邦于此。
這首詩的前四句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有何作用?
(2)請簡要分析整首詩所表達的情感。
(3)詩人借思婦月夜高樓的歎息來抒發戍人________的情感。
六、閱讀這首現代詩,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汨(mì)羅懷古
他從汨羅江的波浪裡悄然走來,
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水彩,
把中華大地染成粽葉式的青綠,
從此讓每一個角落都彌漫着亘古不變的艾香。
很多古詩句包含着豐富的節日文化内涵。照樣子,填空。
(春節)——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讀出這首現代詩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節日習俗嗎?
人物故事:________
節日習俗:________
七、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春興
(唐)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莺。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1)詩中“________”一詞寫出了楊柳的枝繁葉茂;“________”一詞寫出了夢境的一再出現。
(2)這首詩的後兩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八、補全古詩,完成練習。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補全古詩。
2.“勁”有兩個讀音,讀“jìn”時主要意思是“力氣、力量”,讀“jìng”時意思是“堅強有力”。在本詩中“勁”字應讀 。
3.“咬”字在本詩中的意思是 ,它寫出了竹子的 。
4.“任”的意思是 ,“爾”的意思是 。從“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句詩我們能體會到竹子 的性格。竹子的這一形象常用來形容 (A.孜孜不倦的學習者B.全心全意的奉獻者C.堅貞不屈的革命者)。
5.《竹石》的作者是 ,他是 代詩人、畫家。他的詩、書、畫世稱“三絕”。《竹石》和《石灰吟》一樣,運用了________的手法。“東西南北風”喻指 ,“千磨萬擊還堅勁”則表現出作者 的精神。
參考答案及解析:
【答案】
(1)淡白;清明
(2)詩人感歎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解析】
(1)首句以“淡白”狀梨花,以深青狀柳葉,以柳青襯梨白,可謂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這一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詩人還用了“人生看得幾清明”來加以側面烘托梨花之“清明”。因此,本首詩寫梨花的詞語有:“淡白”“清明”。
(2)作者惆怅的站在東欄旁,梨樹上滿是白色的梨花,同時柳絮在飄,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變成了“一株雪”,寫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後一句,人生看得幾清明,更增添悲涼的氣氛。因此,整首詩抒發了詩人感歎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故答案為:
⑴ 淡白;清明
⑵ 詩人感歎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點評】
⑴本題難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詩歌内容的基礎上即可完成此題。
⑵本題考查考生對詩人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詩歌,理解詩歌的内容,注意對語句的深層次含義的理解,要從語句中感悟詩人的情感。
二、
1.儀态美好的樣子。方才。
2.AB
3.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三、【答案】
(1)重陽節;“九日”;“登高”
(2)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寄托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解析】
(1)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緊扣題目中的“九日”。“故園菊”也具有重陽節的節日特色。
(2)詩人抒發了對故園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之心和對平定戰亂的渴望。登高有望遠思人的意義,詩中“故園”,表明詩人的思鄉之情,此時寫于長安被陷之時,寄托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遙憐”直抒胸臆,運用想象的手法描繪了長安故園紛飛的戰火,斷壁殘垣間寂寞開放的菊花,以寫故園菊來寫故園長安,讓讀者看到一幅鮮明的戰亂圖。從而形象的表達詩人對故園的思念和對國事的憂慮。
故答案為:
⑴重陽節;“九日”;“登高”
⑵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寄托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點評】
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情況。解答此題要求考生平時注意對節氣的了解和我掌握,注意從詩句中去領悟,辨析,要結合具體的詩句或詞語進行分析。
⑵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表達的情感進行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讀懂詩歌,理解詩歌的内容,要結合詩人的寫作背景、标題信息、詩句中的意象等進行分析,感悟詩人的思想情感。
【答案】
(1)夏季;暮春
(2)兩首詩都是用了“移情于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離愁别緒。【甲】詩将自己的離愁移到南風身上,希望南風将自己的夢吹到西洲;【乙】将詩人的離愁寄給明月,希望明月伴随朋友王昌齡到夜郎西部。
【解析】
(1)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内容。“南風知我意”,夏季多刮南風,故知季節是夏季;“楊花落盡子規啼”,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是指暮春時節。
(2)本題考查賞析詩歌的寫法。結合知識卡片和詩歌内容可知,兩首詩都是用了“移情于物”的寫法,表達自己的離愁别緒。甲詩的意思是如海水像夢一般悠悠然然,郎君你憂愁我也憂愁啊。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與他相聚)。女主人公将自己的離愁移到南風身上,希望南風将自己的夢吹到西洲。是借南風表達對心上人的思念;乙詩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詩人将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随友人一起飄到夜郎西。同樣是借明月表達自己對朋友的關心和牽挂。
故答案為:
⑴夏季;暮春;
⑵兩首詩都是用了“移情于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離愁别緒。【甲】詩将自己的離愁移到南風身上,希望南風将自己的夢吹到西洲;【乙】将詩人的離愁寄給明月,希望明月伴随朋友王昌齡到夜郎西部。
【點評】
⑴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題時,需要掌握句子翻譯,從而理解詩詞内容,再進行概括即可;
⑵解答詩詞賞析題,我們要正确把握詩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看詩人定詩風,看詩歌所屬的類别,看詩歌标題或關鍵系,看寫作背景。具體要做到:通讀全詩,把握大意,理解情感。
五、
(1)廣闊無垠的萬裡邊塞圖。作用:用雄渾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鄉之情。
(2)詩人借戰士的思鄉和家人的思親,表達了對征人的關切和對和平的向往。
(3)思鄉
【解析】
(1)描繪詩歌展示的畫面時,①理解詩歌的内容。②抓住詩句中的“景物”。③發揮想象,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即可。
(2)解答本題,應根據對整首詩歌内容的感知與理解,結合着具體詩句分析作答。
(3)把握思想感情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把握題目,即從題目看題材,也就是看詩詞寫的是什麼。弄清詩句含義,特别是“詩眼”的含義。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故答案為:
(1)廣闊無垠的萬裡邊塞圖。作用:用雄渾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鄉之情。
(2)詩人借戰士的思鄉和家人的思親,表達了對征人的關切和對和平的向往。
(3)思鄉
【點評】
本題考查描繪詩歌畫面的能力,
(2)、(3)本題考查鑒賞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重陽節;七夕節;家家乞巧望七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2)屈原投江;端午節插艾、吃粽子
【解析】
考查對詩詞背誦積累,答題時注意題目提供的前後句篩選符合要求的詩詞即可,書寫時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現多字、少字、錯别字的情況。
(2)本題主要考查對詩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需要仔細閱讀詩文的内容,然後結合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補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為: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重陽節、七夕節、家家乞巧望七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2)1、屈原投江 2、端午節插艾、吃粽子
【點評】
(1)要求學生平時背誦時要熟讀熟記,要理解詩詞的意思,要根據句子的語境判斷漢字,是形聲字,從形旁聲旁來判斷正确的寫法。
(2)這道題是按詩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詩文,邊讀邊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七、【答案】
(1)陰陰;又
(2)思鄉。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仔細閱讀每一句内容,了解詩句的意思,明确描寫的對象,并能夠概括其特征。“陰陰”寫的是“楊柳”的特點,“又”字寫出了夢境的一再出現。
(2)這類題主要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詩歌都是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寫的,所以字裡行間一定充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體現。做此類題最重要的一點是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與文章的中心思想來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點評】“柳”諧音“留”,漢人送客至灞橋,折柳贈别。在古代詩歌中是典型的意象,多表達懷人思鄉,惜别留戀之意。比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等等。另外,柳還可以是美好家園的象征,如“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幂無重數”。
八、1.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
2. jìng
3.竹子的根紮得結實 堅強
4任憑 你 無所畏懼 C
鄭燮 清 托物言志 生活中的各種艱險磨難 不屈不撓
堅韌頑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