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退役,生女,複出......從2006年到2022年,中國花樣遊泳标杆性運動員蔣文文、蔣婷婷在這十六年間,譜寫了一曲靈動的水底樂章。
1994年,一對瘦瘦小小的雙胞胎還不顯眼地坐在教室裡,沒有人知道她們會是未來的世界冠軍;
20歲一戰成名,奪得中國第一枚亞運花遊金牌;
24歲打破記錄,拿下中國花樣遊泳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至此,蔣文文、蔣婷婷的名字總是一起出現,她們成為了中國花樣遊泳的名片,成為了年輕運動員心中追逐的目标。
2013年,27歲的她們選擇退役。
在回歸了家庭一段時間後,她們決定複出,再戰花遊賽場。2017年,31歲的她們以媽媽運動員的身份回歸賽場,将全運會金牌收入囊中,實力猶勝當年。
為何退役後選擇複出?一切都是因為對花遊的熱愛和執着。
“我們為花樣遊泳而生。”
記者:你們姐妹倆最早是怎麼接觸到花樣遊泳的呢?
蔣婷婷:說來挺戲劇的。我和姐姐從小不太愛吃飯,體質不是很好,我媽媽為了能讓我們倆體質變得好一些,就把我們送去了遊泳班。
蔣文文:我們讀書的時候不在同一個班,有一天花遊教練到學校來選苗子,我倆不約而同地舉起手,可能是因為身材條件比較好,就被遊泳教練選中了。那時候我倆連蛙泳都不會。
(十歲時第一次參賽)
記者:每個運動員都離不開艱苦的訓練,能給大家講講你們當年訓練的情景嗎?
蔣婷婷:太苦了,苦到我直接離家出走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早上五點就要起床訓練,去水下憋氣,憋到睡着沉下去,八點再被撈起來去上文化課。花遊要求運動員身材纖長,但以前我倆身高不高,為了長高,教練要求我們改掉以前的睡姿,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和姐姐的手都是綁在床上睡的,第二天早上手都麻了。
蔣文文:花遊運動員對腿部條件的要求很苛刻,小時候最痛苦的就是壓腳背,壓到我們天天哭。為了訓練小腿的肌肉,會在小腿上綁兩個沙袋徒步兩個小時,為了把腳背練得好看,每天都要踮着腳尖上下樓,回頭看看,當年确實挺苦的。
(2008年北京奧運會)
記者:很多人很好奇的一點是,雙胞胎在花遊項目中有天然的優勢嗎?
蔣文文:雙胞胎确實會有一些優勢,我們會有一些特殊的默契和感應。有一年妹妹在北京做膝關節手術,但我不知道。她做手術那天我突然感覺到膝蓋非常痛,就去跟教練請假,當時教練聽到後震驚了,告訴我妹妹正在做手術。不僅是表情、動作一緻,很多時候連出錯的地方都一樣。教練說我們是天生的花樣遊泳運動員。
蔣婷婷:在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們獨創了正方形的背對背盲點造型,這個動作隻有我倆可以做,因為我們的腿部比例完全一緻。
記者:對于你們彼此而言,對方是怎樣的存在呢?
蔣婷婷:這麼多年來,姐姐一直是我的依靠。我很感激我姐姐,如果沒有她,這麼多年的訓練我肯定堅持不下來。在我難受、迷茫的時候,都是她一直在我身邊鼓勵我。
蔣文文:我想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代替對方。我們是彼此最忠誠的戰友,也是最親密的家人。
(2006年多哈亞運會)
“運動員會謝幕,但運動精神永不謝幕。”
記者:你們還記得拿下第一塊金牌的情景嗎?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呢?
蔣婷婷:最開始我們倆沒有資格上雙人項目,一直參加的是集體項目。2006年多哈亞運會,雙人項目的運動員身體有恙,所以我倆臨時頂上。那場比賽是我們在國際賽場上的第一次亮相,很幸運,最後得到了一枚金牌,也是中國花遊的第一枚亞運金牌。
蔣文文:聽到國歌奏響,看到國旗升起來的那一刻的心情是難以語言形容,很激動也很自豪,這是我和妹妹第一次在國際賽場上獲得金牌,對我們有很重要的意義,也讓我們對自己的專業技術有了信心。
記者:對于專業運動員來說,輝煌之後不可避免地會面臨狀态低迷這個問題,你們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蔣婷婷:對于運動員來說,職業生涯走下坡路這個事實雖然殘酷,但也必須要去面對。随着年紀的增長,身體機能會退化,又有很多後輩越來越閃光,任何一個項目的運動員,都不可能會一直在頂峰。在走下坡路的時候,要用堅韌的心智去處理困難,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對起伏。運動員總是有謝幕的那一天,但運動精神永不謝幕。
(2017年全運會複出奪冠)
記者:你們是中國第一對媽媽級花遊運動員,為什麼在退役後又選擇複出呢?
蔣文文:2013年的全運會後我們選擇了退役。但最後一場比賽發揮得不太好,動作沒有做到完美,最後拿了銅牌,在我們心中留下了遺憾,總覺得謝幕的時候應該以最完美的姿态告别。生完寶寶半年後,無意的一次下水運動讓我感覺到水下的世界才是最舒适的,随後就萌生了複出的念頭。
蔣婷婷:當時姐姐問我,願意再試一次嗎?我說我聽你的,你試我就試,你行我就行。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對花遊的熱愛。另外,我們也希望可以給寶寶們做一個表率,當他們長大後遇到困難時,可以回頭看看媽媽當年為了夢想的堅持。
(2014年懷孕)
記者:生産完複出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蔣婷婷:應該是恢複體能和減脂。決定複出後我們每天都會進行“魔鬼”體能訓練,我産後長胖了40斤,用了兩個多月就減了下去。
蔣文文: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經驗。我們是中國第一對媽媽級花遊運動員,所以沒有前人的經驗來告訴我們應該怎麼訓練、怎麼恢複狀态,都要靠我們一步一步自己摸索。
“扛住了别人扛不住的苦,就可以嘗到别人嘗不了的甜。”
記者:你們小時候的夢想和花遊有關嗎?
蔣婷婷:是的,我們小時候的世界被花遊這項運動完全占據了。我們的所思、所想、所做都圍繞着花遊。以前也沒有一定要當世界冠軍的想法,隻是希望可以進到省隊。可能對于小時候的我們來說,能進入省隊就是夢想了。
蔣文文:當時的夢想就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改善一點家庭的生活環境。現在我們已經轉型當了教練,現階段的夢想是可以幫助更多孩子完善技術,讓中國花遊再一次站上世界之巅。
記者:在你們看來,實現夢想最重要的要素是什麼?
蔣文文:我認為最重要的要素是熱愛,隻有當你真正熱愛的時候你才有動力堅持。另外是千萬不能畏懼困難。在逐夢的路上一定會有很多坑,當遇到這些坑的時候,不要選擇逃避,要去面對,也許跨過一個坑後就可以看到别樣的風景。
蔣婷婷:要樂觀,要敢于去挑戰。一切的困難都是暫時的,扛住了别人扛不住的苦,就可以嘗到别人嘗不了的甜。
(2019年雅加達亞運會)
記者:你們有什麼話想要送給現在正在逐夢的年輕人嗎?
蔣文文:努力當下,不負自己的青春。我現在回過頭看,不管成績的好與壞,我心中都沒有遺憾,因為我在青春的時候做到了最好,我努力了,所以我不遺憾。
蔣婷婷:不要揮霍時間,不要害怕失敗。在面對挑戰的時候,隻要勇敢去嘗試了,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人生最寶貴的财富。
記者手記:
夢想總是和艱辛相伴而行
四川花遊從1983年建隊至今走過近40年,在過去40年裡,四川花遊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國手”和知名花遊人。建隊至今多次獲得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及亞運會獎牌。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我國優秀的花樣遊泳教練員、運動員,以肖雁甯、戴詩意、向玢璇為代表的年輕一代正在為四川花遊續寫新的篇章。在剛剛結束的2022布達佩斯世錦賽中,肖雁甯、向玢璇跟随中國花遊隊突破曆史,首次獲集體自由自選和技術自選兩枚奧運項目世錦賽金牌。
我們總是暢談夢想,也總抱怨追夢路上的艱辛,有多少人因為難、苦、累而轉身放棄,又有多少人憑着一腔熱血而堅持到底。人們看到蔣文文、蔣婷婷在國際賽場上為中國花遊實現曆史突破,是否也能看到兩個小女孩當年在寒冬臘月也要堅持在水底進行數個小時的訓練?任何一個運動員的成功都不會隻有“幸運”,而是日複一日的堅持和從未改變的熱愛造就的。蔣文文、蔣婷婷兩姐妹在花樣遊泳的世界裡長大,在她們心中,花遊是人生的夢想,是終極的追求。盡管退役,她們也用自己的方式繼續着這個夢想。現在,她們會去四川很多地方挑選優秀的花遊苗子輸送到省隊、國家隊。她們說,中國花遊隻有一對蔣文文、蔣婷婷遠遠不夠,應該有100對、1000對......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盧星宇 吳雅婷 實習記者 澤登旺姆 文/視頻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劉永豪 海報制作 曹勁松 圖片 受訪者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