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愛貓小說家
上次看《獅子王》,看的是2019年上映的真人版,覺得沒了小時候看2D版的樂趣,于是便又重溫了遍《獅子王1994》。
說真的,兩部電影情節幾乎沒差,可評分卻差了不少。總結下來,無非是真人版看着像3D版的動物世界,沒了動畫本身的那種情懷和質感。
《獅子王1994》是由美國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羅傑·艾勒斯、羅伯·明可夫聯合執導,馬修·布羅德裡克、詹姆斯·厄爾·瓊斯、傑瑞米·艾恩斯、内森·連恩等聯合主演配音。
電影講述了小獅子王辛巴在朋友的陪伴下,經曆了生命中最光榮的時刻,也遭遇了最艱難的挑戰,最後終于成為了森林之王的故事,于1994年6月15日在美國上映,1995年7月15日在中國上映。
說起迪士尼,難免想起前段時間引起的口舌風波。之前在翻閱迪士尼的曆史時偶然看到的有關《獅子王1994》上映前後的‘文藝複興’時期,也經曆過從陰霾走向陽光的時候。
那一時期,迪士尼不僅突破了那段‘瓶頸’,更是改革了大環境下人們對動畫長片的意義:動畫電影,不止是給小孩子看的。
而在這關鍵的一年裡,《獅子王》上映了,可以說它是迪士尼史上最嚴肅的作品,抛去輕松的喜劇元素和音樂劇的熱鬧場景,它的核心是一個古老且又正經的主線故事,更有人評價它:“過于殘酷而不适合年輕的小朋友觀看。”
故事情節是這樣的,辛巴是榮耀國的小王子,他的父親木法沙是一個威嚴的國王。然而叔叔刀疤卻對木法沙的王位觊觎已久。
要想坐上王位寶座,刀疤必須除去小王子,于是,刀疤利用種種借口讓辛巴外出,然後伺機讓鬣狗軍團大開殺戒,無奈被木法沙及時來救。後來,在反複的算計下,木法沙慘死在刀疤手下;事後,刀疤别有用心的勸辛巴離開,一方面派鬣狗将他趕盡殺絕,但辛巴卻逃出生天。
辛巴逃亡中遇到了機智的丁滿和善良的彭彭,他們見證了辛巴長成雄壯的大獅子。不久,辛巴意外遇上了少年時的玩伴娜娜,娜娜告知辛巴榮耀國遭遇災難并鼓勵他回去複國,但辛巴卻不願意。後來在法師拉飛奇的引導下,辛巴和父親的英靈會面并下決心複國。在接下來一場複國救民的鬥争中,辛巴領會了責任的真谛,并在朋友和親人的幫助下獲得勝利。
我記得一句台詞,是辛巴說的,“回去意味着必須直面我的過去,而我已經逃避很久了。”正如迪士尼文藝複興那十年所打算的,這句話,一個孩子是不能夠說出來的,可一個長大的孩子,在經曆了年歲和磨練,滿目瘡痍時,這是對自己父親的一份懊悔和虧欠。
《獅子王1994》自稱是迪士尼第一部原創劇本作品,但不難看出,裡面對《哈姆雷特》的借鑒卻是多麼明顯。
其創作團隊也曾坦言,小獅王辛巴的生命曆險是受莎翁戲劇、古希臘神話甚至聖經故事啟發。片中的三個主要角色:老獅王木法沙,小獅王辛巴,老獅王的弟弟刀疤,都是《哈姆雷特》中角色的直接替換。
辛巴與哈姆雷特如出一轍,都耽擱了複仇的安排,至于哈姆雷特為什麼那麼猶豫不決、瞻前顧後,西方學者幾百年來已經從各方面都給出了解讀。
“到了二十世紀,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學派的影響,特别重視解讀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這一點深深影響了後世的文學和影視創作。在莎士比亞所處的時代,戲劇更強調人物的行為,而不注重角色塑造;莎士比亞超越時代的天才,也體現在他的劇作中通過大量的獨白,使觀衆看到的不僅僅是角色的行為,更看到了他們的心理活動與動機。”
再說回《獅子王》,辛巴的逃避行為給出了更簡單直接的理由:一切都是由刀疤開始,是他設計害死了木法沙,卻讓辛巴誤認為是自己的過失害死了父親,導緻他由于愧疚感而自行放逐,在逃避責任中長大成人。
源于迪士尼背景下的童話故事裡,這樣的編寫更合情合理,而且它用了最好的2D動畫特效技術,每一幀都美如畫。
除了這些‘古希臘悲劇式’的主線之上,《獅子王》還講了些其他主題。
比如片頭音樂《生生不息》唱出的有關生命輪回的哲學問題,借着老獅王木法沙之口講給了小辛巴,也講給了銀幕前的小觀衆們。
電影題目中的《獅子王》隻是一個頭銜,它指木法沙,也指辛巴,或許也指刀疤,他們都是那個非洲草原上曾經的獅子王。
“曆史就在這一代又一代的君王更替中前進,就如曆史中一代又一代人對《哈姆雷特》的重新解讀。其實《獅子王》對《哈姆雷特》故事的重述本身就體現着生命的輪回。”
抛開與《哈姆雷特》的相似,作為成年人之後又一次看《獅子王1994》,與之前感受不同的,是那份純碎的心境。
小時候總覺得辛巴可憐,被叔叔逼得離家,還背上了殺害父親的名聲,那麼小的一隻,卻要孤身一人背井離鄉,中間那部分都不忍心看。後來長大後,它出了真人版,跟朋友興緻沖沖去電影院看了,倒是沒了小時候的那種感覺。
和《獅子王1994》相比,真人版肯定畫面質感和特效更勝一籌,但其實情節沒有變,連歌曲的調調都幾乎一樣,但不得不說彭彭和丁滿真的太可愛了。就是看到後面拒絕的一眼的毛茸茸,仿佛身臨動物園,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毛飛過來了。
所以,經典能稱為經典,還是因為故事模式符合人類本性,貼合實際的環境因素,順應當時的狀況發展。就如迪士尼其他的童話故事,那些包裹着完美甜膩糖衣的外殼,越是絕地反擊越是招人喜歡。
雖然都經曆了“正義戰勝邪惡、公主遇見王子、王子奪回王位”這樣如同炮制的橋段裡,數《灰姑娘》粉絲最高。
《獅子王1994》幾乎是一樣的套路,等辛巴羽翼漸豐,回歸時他就是那個【獅子王】。解開了誤會與心結,重整自己的家園,是他的使命,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應有的使命,成就經典的,是“曆史就在這樣無數遍的重述與改編、誇大與想象中成為經典。其實縱觀電影史,那些最受觀衆追捧的電影,往往都有這樣一個路人皆知的經典故事模式做底子。”
好了,每次看動畫電影,都是為了身心愉悅,童話故事裡,情節和制作各占一部分的影響力。所有的動畫故事戳中人心的,是每一段故事的跌宕起伏,就像之前分享的那些電影,講的故事沒有多複雜,可就有那麼一星半點,很吸引人,直戳内心深處。
【《獅子王》的背景選在了充滿生命力的非洲大草原上,那壯美的草原把愛、責任、成長、生命輪回這些具有深遠意義的主題烘托成了一部宏大的史詩,展示了一個新生的壯闊世界,讓我們體驗到愛與冒險的生命感動。】
也許我們無法改變自然規律,但愛卻是人類永遠追求的情感。它随着我們的成長也在成長,在電影裡我們就如同看見自己的影子一般,就像小主人公辛巴一樣,“幼年無憂無慮,調皮而勇敢,昂頭高唱‘i will be lion kin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