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ai創作的繪畫是不是藝術

ai創作的繪畫是不是藝術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8 12:24:30

ai創作的繪畫是不是藝術(AI畫作獲比賽一等獎)1

□錢奕婷(重慶大學)

近日,一位男子用AI繪畫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作品,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藝術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該結果一經宣布,就在網絡上引起了衆多人類藝術家的不滿,他們悲觀地表示:“我們眼睜睜地見證了藝術的消亡。”由于比賽規則并未禁止使用AI,主辦方最終決定照常頒獎。(9月6日 澎湃新聞)

随着科技進步和産業變革的加速演進,人工智能(AI)在科學研究、醫療健康、教育、智慧城市等各領域已經擁有了廣泛的應用場景,與此同時,它也正深刻改變着人機關系。藝術家對此次評審結果的不滿并不隻在于結果本身,更多的是對結果背後“隐喻”的恐慌——以往AI對人類工作者的威脅往往隻是在醫療、制造等行業,如今卻擴大到了藝術領域,又一次敲響了人類被AI替代的“警鐘”。

事實上,此次比賽中AI拿下一等獎有兩個關鍵的原因:其一,比賽規定的命題是開放性的,并沒有具體的操作要求,這種命題契合了AI作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風格,很大程度上發揮了AI的潛力;其二,這幅作品“踩”在了評委對AI畫作了解不深的時間點上,評委為作品精确的筆觸和夢幻的色彩折服,卻并不知曉其真正的畫家并非人類藝術家。因此,藝術家們本不必對此次比賽的結果過于焦慮,AI畫作之所以獲獎,是評審站在了“人類手繪”的前提上。他們看到畫作複雜的透視和精妙的圖案時,想到的并不是3D建模和計算機代碼,而是與畫作水平對等的“人類付出”。AI畫作獲獎并不代表人類藝術家終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更不代表“藝術的消亡”。

自古以來,技術發明就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就像過去藝術家們認為照相機都應該被砸碎一樣,新事物的産生不免帶來危機意識,正是在危機意識中,人類才逐步找到适合新事物的應用方式。早在1997年,深藍計算機就在國際象棋的世紀大戰中打敗了當時的世界冠軍加裡·卡斯帕羅夫,但直到現在我們仍然認為象棋比賽是一項以人類為中心的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自我享受,而AI技術也被良好地運用到了對選手的日常訓練中。AI作畫或許不能稱作是藝術本身,但它依然是藝術的表現形式,是藝術的技術性載體。正如網友用Midjourney合成自己去世的祖母在花叢裡的照片時感受到的情緒價值一樣,技術性藝術同樣具有意義和魅力。

因此,鑒于此次AI畫作獲獎的客觀因素和技術性藝術本身的價值,人類藝術家們無需因此将AI繪畫與人類繪畫二元對立起來,上綱上線地要求主辦方必須取消AI畫作獲得的獎項。與結果相比,更重要的是此次事件帶來的啟示:我們應正視AI在藝術領域的應用,将它納入思考範圍,并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評審制度,将AI畫作和人類畫作的标準區别開來,用公平公正的機制增加藝術家們對職業的安全感和歸屬感。至于最終AI繪畫和人類繪畫會構成怎樣的圖景,我們不妨把問題交給未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