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遊戲,地圖完全作為玩家重複使用的舞台,一般是以整片整片的開闊場地的形式呈現給玩家。由于找不到一個現成可用的定義來概括它們,在本文中,我們稱這些獨立關卡被反複利用的遊戲為“關卡複用型遊戲”。
這類遊戲有主打玩家與Boss級怪物反複對戰的遊戲類,例如動作遊戲《怪物獵人》系列;還有主打玩家與群怪之間不對稱反複對戰的遊戲類,例如《三國無雙》系列;還有主打玩家之間PVP反複對戰的遊戲類,例如3D競技類遊戲《CS》系列及其衍生作品,包括《絕地求生》《APEX》《噴射戰士(Splatoon)》《永劫無間》等等,以及MOBA類遊戲如《DOTA》《英雄聯盟》《風暴英雄》《王者榮耀》等等,格鬥遊戲如《街霸》《拳皇》《DOA》等等。
包括一些策略類遊戲(例如《星際争霸》《鋼鐵雄心》《文明》),沙盒遊戲(例如《我的世界》《饑荒》《泰拉瑞亞》《戴森球計劃》)和部分桌面遊戲(例如棋類遊戲中的圍棋、象棋等)都可以列為此類。上面所述的遊戲類型其實覆蓋面很廣,為了便于後面的讨論,我們暫且将它們歸為一類。關卡質量為重的類型,與之相對的,也有以數量為側重點的關卡設計。設計者使用相似的素材搭建出豐富的一次性關卡,挑戰着玩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基于某一個可玩性極強的核心玩法而衍生出豐富變化的一次性關卡的遊戲,本文中統稱為“關卡衍生型遊戲”。
大部分塔防類遊戲(例如《植物大戰僵屍》《王國保衛戰》《明日方舟》)、戰棋類遊戲(例如《火焰之紋章》《炎龍騎士團》)、音樂遊戲(例如《Cytus》《太鼓達人》)和彈幕遊戲(例如《雷霆戰機》《東方Project》)皆為此列。這個類型尤其适合最适配碎片化時間的手遊市場,例如早些年的單機手遊《憤怒的小鳥》《鳄魚愛洗澡》,近些年的手遊《崩壞3》《火影忍者》等。還有一類遊戲,其關卡(如果有空間概念的話,一般指地圖)跟“關卡衍生型遊戲”呈現類似的形式,但因為有一個本質的區别,因而從設計角度考慮差别很大,我們單開一個類型來讨論。這類遊戲的關卡會按照某種既定規則反複生成,且無論關卡生成還是數值配置都是高度随機化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Roguelike遊戲”,本文的語境下可以稱它們為“關卡随機型遊戲”。
小體量的手遊中有《Flappy Bird》《别踩白塊》等。體量稍大的遊戲中比較廣為人知的有《元氣騎士》《殺戮尖塔》《以撒的結合》《死亡細胞》等作品。上面的三個分類下,其實并不強調“地圖探索”的概念,它們或許是側重于碎片化娛樂(适合手遊類型),或許是側重于pvp對戰(适合聯機類型)、pve對戰(适合硬核單機類型)等等。總之,在與關卡的交互上,更強調“闖關”或是“競技/挑戰”這兩個關鍵詞。
而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幾種遊戲類型,則更強調玩家“探索”或是“體驗”。我們在有明顯地圖流程概念的遊戲中繼續劃分,這一般為大型單機遊戲所采用的形式。在很多同時包含弱“探索”要素并強調“體驗”的大型單機遊戲中,地圖的拓撲結構往往不是那麼重要,以至于可以一路線性遊玩直到關底,這類側重于玩家“體驗”的一次性線性探索貫穿全程的設計我們一般稱其為“(關卡)線性遊戲”。
例如強調爽快戰鬥和天馬行空想象力的《獵天使魔女》,強調叙事和人物感情遞進的《最後生還者》,強調豐富戰鬥形式和複雜連招的《鬼泣5》,這些遊戲都根據自己的需要,弱化了地圖中玩家的探索要素,轉而注重沿途的遊戲體驗。在一衆遊戲中,有一類地圖設計既非純線性,又非純開闊型區域,設計者着手于在空間緊湊的箱庭結構中構造出精妙複雜的單機關卡,從而兼顧“探索”和“體驗”兩方面内容的塑造,我們稱這類遊戲為“箱庭探索遊戲”。“箱庭”這個概念來源于著名遊戲制作人宮本茂所提出的“箱庭理論”,其主要理念是在有限的場景中呈現出盡可能豐富有趣的遊戲玩法。
代表性的作品有早期塞爾達系列(如《塞爾達傳說:衆神的三角力量》)以及馬裡奧系列(如《超級馬裡奧:奧德賽》)等。在“箱庭探索”這個分類下,還有一種廣為人知的遊戲類型,它們在構造箱庭體驗的同時還強調塑造地圖的拓撲結構複雜度,這就是“銀河惡魔城類遊戲”。這類遊戲的代表首先是“銀河惡魔城(MatroidVania)”這個詞源所對應的作品《超級銀河戰士》和《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狹義的銀河惡魔城類作品一般有幾大特點:2D平台動作類、能力鎖、溯回式探索(Backtracking)[1],比較符合這些特點的有著名2D橫版動作冒險遊戲《空洞騎士》和《鹽與避難所》。
這個類型演化至今,出現了一個比較獨特的分支,那就是3D銀河惡魔城類遊戲。由于對比2D遊戲多了一個空間自由度,這個分支在複雜拓撲結構的構造上可謂是如魚得水,甚至因為某一個系列登峰造極式的成功,該分支的遊戲一般被歸為一個新的名類下——即“類魂(Soulslike)遊戲”。這個系列就是FS社的《黑暗之魂》,該社在此前後的《血源詛咒》也是這個類型的優秀作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