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海馬,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會生孩子的神奇海馬爸爸了,其實,你知道嗎?除了海馬爸爸生孩子外,它們還隐藏着很多有趣的小秘密哦。
今天,三水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們可愛的小海馬。
海馬不是海裡的馬,是魚類
海馬不是馬,而且和馬的關系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雖然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種很像是“海馬”的馬頭魚尾怪,但是在現實的世界裡,它們是貨真價實的魚。它的吻部向前延伸,長長的,看着就像馬臉一樣,故而得名。
海馬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種小型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厘米。
它們中最大的個體也僅能長到35cm左右,如澳洲大肚海馬和克氏海馬,可以算是海馬中的“高富帥”了。
大腹海馬
不過,海馬家族中也有長得非常袖珍、且十分呆萌的種類,比如巴氏豆丁海馬,它們的成年個體通常不超過2cm。
巴氏豆丁海馬
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成為了微距水攝愛好者及潛水員追捧的明星動物。
一夫一妻制,由雄性生育後代海馬并不是雌雄同體,海馬隻是雄性孵化,也是地球上唯一一種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
海馬通常都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而且它們有着獨特而複雜的“婚戀”行為和習慣。
海馬求偶交際舞
海馬爸爸的腹部、正前方或側面長有育子囊,每年的5月-8月是海馬的繁殖期。
這期間,海馬媽媽把卵産在海馬爸爸腹部的育兒袋中,卵經過50-60天,幼魚就會從海馬爸爸的育兒袋中生出。
海馬爸爸生寶寶
所以說是海馬爸爸負責育兒,雖然爸爸不是真的生小孩,但是孵化還是需要爸爸來完成。爸爸的育兒袋隻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卵還是來源于媽媽。
小海馬的獨立生活在小海馬在沒能獨立生活時,還是由它們的“爸爸”照料。
當雄海馬感覺周圍環境安全時,會将尾部放下,育子囊的口就會打開,小海馬便魚貫而出,而當感覺周圍有危險時,小海馬們又會迅速的鑽回育子囊,袋口也會關閉。
海馬爸爸和海馬寶寶
出生後的2~8周内,它們才會被“爸爸”放進海裡,随着海水漂流,開始全新的生命旅程,以便擴散到新的栖息地中。
在此過程中,它們會選擇“抱團”,用尾巴勾住一些水層中的海草或海藻。通過這種搭順風車的形式,它們不僅能節省體力,還能迷惑天敵。
但盡管如此,漂流過程中還是會有很大一部分海馬幼崽因為饑餓死去或被其他動物吃掉。
雖然,根據品種的不同,雄海馬會孵化出15-2000隻不等的小海馬!但隻有5%的小海馬能順利長大。
優雅的海洋直立泳者海馬的整體外形,加上沒有尾鳍,使它們成為地球上行動最慢的泳者。海馬也是世界上唯一直立遊泳的魚類,而其他魚類都是“趴着遊”的。
長沙海底世界可愛的海馬
它們遊不快,通常隻像海草一樣,以卷曲的尾巴系在海底。莫說與其他的魚類相比,即便是與海龜相比也要慢得多。
這就決定了它們幾乎不可能獵食什麼有營養的食物,最多也不過是獵食一些桡足生物,主要是通過僞裝潛伏來躲避天敵和捕食獵物。
它們是靠背鳍和胸鳍作為直立遊泳的動力,泳姿很美很悠閑,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水中漫步或者跳舞一般。
海馬們的佛系生活因為海馬本身的特性,所以這種生物也養成了非常懶惰的性格。
它們非常地佛系,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活得有些像植物。這倒不是說海馬經常栖息在海藻叢,而是它們的活法有些類似于植物,一生之中幾乎不會做大範圍的遷徙,隻生活在海草、珊瑚周圍幾平方米的範圍,吃一些毫不起眼的浮遊生物。
有些海馬從出生就在那一畝三分地,至死也都沒有離開過。
可愛的僞裝大師除了體型比較小、佛系的生活方式外,海馬也是海洋中不折不扣的弱勢群體。
侏儒海馬,你能找到我嗎
因為海馬不擅遊泳,而且防禦能力有限,它們成為了很多海洋動物捕食或誤食的對象,包括海龜、鸬鹚[lú cí]、鳐魟[yáo hóng]、沙丁魚,甚至連螃蟹、貝殼、海膽等這樣一些不起眼的低等無脊椎動物也會欺負它們。
為了避免被欺負被吃掉,海馬在遇到天敵的時候會有三種不同的應對策略——隐蔽躲藏、裝死、傍大腿。
有些海馬長着形同藻類的纖維絲,有些能特化出如柳珊瑚一般的肉瘤狀的棘刺。它們通過模拟周圍環境的形态來僞裝自己,達到深度潛伏的目的。
岌岌可危的生存狀态有人說,海馬是地球上最浪漫、最呆萌、最奇特的魚類,而不幸的是,它們正在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而逐漸瀕危。
大多數種類的海馬生長在河口與海的交界處,因而它們能适應不同濃度的海水區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
但它們對栖息地健康狀況要求苛刻,因此在底拖網為首的過度捕撈和海洋環境破壞等因素的壓力之下,海馬家族現在正面臨着嚴峻威脅。
海馬
由于長期以來,海馬被國人作為滋補品或藥材食用而誘導了漁民去捕撈。要知道,這種行為帶來的惡果,就是我們原本可以引以為傲的、多樣而豐富的海馬種群,現已很難在我國的近海海域覓見它們的蹤迹。
如果再這樣置之不理,未來不久,這群可愛呆萌的魚類将會從地球上消失。
——文章來源——
網絡資料整理,如有不妥,敬請告知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