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笑眯眯的彌勒佛

笑眯眯的彌勒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3 23:56:36

大肚彌勒佛是大家熟悉和喜愛的,尤其是那副耐人尋味的處世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袒胸露腹、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不僅是幸福生活的偶像,同時還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被人們賦予“送子彌勒”稱号。這肚大腰圓的“送子彌勒”,居然與送子觀音一樣,享受人間不息的香火。

笑眯眯的彌勒佛(送子彌勒那個袒胸露腹)1

彌勒為梵文,讀作“阿逸多”,意為“無能勝”,佛教菩薩之一,佛寺中常有他的塑像。據《彌勒經》載,公元前6世紀,彌勒出生在印度波羅國大婆羅門,與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相傳,彌勒修行早于釋迦牟尼,但他用功不到位,求法不快。釋迦牟尼得道後,他深受啟悟,決心拜釋迦牟尼為師,領略真谛。在釋迦牟尼的影響下,他勤于修道,苦學佛經,甚受釋迦牟尼的青睐。但他先于其師而入滅,上升到兜率天内院做“補處菩薩”,即“未來佛”。彌勒佛入滅之時,釋迦牟尼佛曾預言,彌勒将成天上正覺,并決定他為替班人,指定為未來佛主。其後,彌勒将遵循釋迦牟尼佛的囑咐,在華林園裡的龍華樹下三番說法,度脫上、中、下三種根基的芸芸衆生。彌勒佛本來的塑像是眼觀鼻、鼻觀心,摒絕情欲,超凡脫俗,一副莊嚴法相。

笑眯眯的彌勒佛(送子彌勒那個袒胸露腹)2

彌勒佛來到中國,入鄉随俗,到了中世紀以後,他便漸漸地變為祖胸露腹、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據《佛祖曆代通載》和《彌勒和如來》等書記載,在唐末五代,浙江奉化地面上有個彌勒轉世的“布袋和尚”,名叫契此,法号長河汀子。他從小父母雙亡,孤苦一身,後入寺為僧,在寺廟裡燒水煮飯,打掃廟院,做些雜活。他勤勞節儉,樂于助人。平時,他珍惜每粒糧食,燒火做飯時見稻草、豆杆兒遺留一粒兩粒稻谷、豆子,便揀起來。天長日久,便積攢了二三十筐谷豆雜糧。

笑眯眯的彌勒佛(送子彌勒那個袒胸露腹)3

據說有一年,遇上大旱災,他便用多年積的糧食,熬成粥,做成飯,施舍給饑民。這以後的每年正月初一,他就背着糧袋,把布袋裡的好東西,不斷地施舍給窮苦百姓。為了周濟貧苦民衆,他便手執錫杖,杖上挑着布袋,常常入市四處化緣,見物即讨,讨回再積攢到一起,所以百姓都叫他“布袋和尚”。

笑眯眯的彌勒佛(送子彌勒那個袒胸露腹)4

這個布袋和尚,身材矮胖、腹肚滾圓、喜眉善目、和藹可親,笑口常開,深受百姓喜愛。再加上他行為無常,随處坐卧,與人言禍福,多很靈送于你驗,引起人們的興趣,名噪一時。比如,天要下雨時,他就穿雙濕鞋;天旱時,就穿着木拖鞋。他不僅能預知陰晴,還有呼風喚雨的本領。

笑眯眯的彌勒佛(送子彌勒那個袒胸露腹)5

有時天旱地裂,赤地千裡,百姓讓他治旱,他便穿上草鞋在大地上奔跑,過不了多久,烈日便暗淡下來,烏雲飛至,大雨傾盆。人們想知自己的禍福時,他常常把口袋裡的東西統統倒出來叫人看,至于禍福,每言必中。時間久了,人們都稱他為“布袋和尚”。由于他舉動神奇,頗受人們的敬重。圓寂時,他曾留下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人們從偈語中悟出,他原來就是彌勒的化身。

人們傳宗接代的光榮使命和重任,怎麼交給了老爺們彌勒的呢!出自于他手中的布口袋。據說,布袋和尚的那件布口袋是件法寶,叫“人種袋”,有着無邊的法力,隻要往天上抛,“啦”一聲,無論是什麼人和多少人,統統都可以收到這件口袋中。由于彌勒佛專管“裝人”的“人種袋”,所以,就有所謂“五子彌勒”和“送子彌勒”問世。還有的是更多的孩子在他的身邊和身上遊戲,逗得彌勒嘴都合不攏了。

笑眯眯的彌勒佛(送子彌勒那個袒胸露腹)6

“五子彌勒”和“送子彌勒”的經典造型,寓意着多子多福,掌管“人種袋”的大老爺們彌勒,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送子菩薩,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送子彌勒”的身望一路飄紅走高,光輝形象深入人心。這正是笑口常開,有容乃大,樂觀豁達,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的呢!重複一遍:“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文/蔡驷讀曆史 圖/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