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為什麼進曹營一言不發? 真實曆史中,徐庶進曹營後的表現,可以從兩個曆史事件來推測徐庶的表現,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徐庶為什麼進曹營一言不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真實曆史中,徐庶進曹營後的表現,可以從兩個曆史事件來推測徐庶的表現。
1、據三國志記載,延康元年(220年)徐庶以徐福之名列入曹丕的勸進表。
這件事說明徐庶可不是一言不發,反而是很積極的參與到決策之中的。“勸進”這在當時是可是大事,一方面漢朝名義上的皇帝獻帝還在;另一方面這個“勸進”可完全沒有考慮老東家劉皇叔的感受。
作為曹魏的老臣,完全可以不用參與“勸進”這個渾水,這在某種程度上在當時也确實是件存在争議的事,就連司馬懿都隻是象征性的表了個态。要知道曆史上勸進的人是要被視同“謀反”罪名而遭受嚴厲刑罰的。
2、黃初四年(223年),徐庶在魏國被任命為右中郎将、禦史中丞。
曹丕稱帝後,徐庶的地位有所提升,禦史中丞的官職類似于今天我們國家的最高檢檢察長,負責監察工作,這個可是個不折不扣的“話匣子”職務,要對國家所有的官員進行監督、審查,這也可見文帝很了解徐庶,諸葛丞相也曾經評價徐庶是個光明磊落的摯友。
諸葛亮說:“夫參署者,集衆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阙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敝趫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于國,則亮可以少過矣。②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大意就是說,徐庶基本上給出的都是建設性意見,而且深合道義,是人生難得的知己。
生逢亂世,每個人為了生存、理想,都選擇了不同的軌迹,要了解曆史人物真實的情況,就要杜絕簡單化、臉譜化的看人方法,多查找資料,多角度的去挖掘真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