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天是2月28日,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我們暫時還開不了學!在結束了必修三第一、二、三單元古詩文的學習之後,網上直播課程還要進行一段時間。從今天起,轉入必修三第四單元現代文的學習。由于現代文特别是小說課文篇幅較長,大家手頭又沒有課本,教師上課又不能将文本完全呈現,所以從今天起,原創文章公衆号“劍鳴濤聲”在原來推送課标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材課文學習輔導文章時,又有了兩大改進:一是提供電子課本本課學習内容截圖,按順序插入指導文章中;二是提供所有課後“思考與練習”的答案截圖。在閱讀文章時,一定不要認為插圖隻是陪襯!同時提醒各位:現代文教學更要重視課前的及時預習和課後的複習鞏固!因為教師上課時不能完全呈現文本,隻能抓住單元教學重點,簡明扼要進行點撥;學生聽課時師生互動受限,不能像課堂授課那樣充分交流。隻要您加關注,每天都可以按時收到相關課程的學習指導文章!和二、三單元一樣,一天一課,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安排,靈活機動的适時适地學習!——隻要您想學,打開手機就能學!課餘還可以讀一讀本号每天都會準時推出的一篇原創文章!
今天推出第四單元第12課:
12.動物遊戲之謎
一.單元學習内容:
科普文章
二.單元學習要求:
1. 要重視科學精神的培養,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感受科學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現的人格魅力。
2. 注意審美鑒賞,感受科學思維及其語言表達的特殊美感。
三.本課學習目标:
1.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培養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
2. 抓住關鍵詞句,品味文章準确、平實、簡明的語言特點,以及生動描寫和嚴謹說明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認識動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體,重新審視人類和動物的關系。
4.培養勤于探索、勇于鑽研的科學精神。
四.教材課文原貌:
五.作家作品和文體介紹:
周立明,科普作家。《動物遊戲之謎》被選為二十世紀科普佳作。
科普說明文是介紹、普及科學知識的說明性文體,大緻分兩類:一是科學說明文,以傳授一般科學知識為目的,有很強的科學性,嚴格遵循科學原理,語言簡潔、平實、淺顯易懂;一是科學小品文,多用文藝筆調介紹科學知識,闡述科學道理,常借助生動比喻、有趣聯想,在講清科學道理的同時,使讀者得到感情陶冶和藝術享受。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此類文體是過去一段時間高考常考文本,稱之為科技文閱讀(自科文和社科文),2007年以後,此類文本閱讀演變成論述類文本閱讀,取材多為社會科學領域,少有自然科學領域,但命題方式和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毫無二緻,完全相同,要高度重視!
科普文章,其實就是說明文。說明文閱讀要抓住說明的事物和事物的特征來進行。說明方式有平實說明(客觀說明)和生動說明(科學小品的文藝性),說明方法主要有:有舉事例、分類别、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诠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
需要說明的是:比喻和對比,在記叙類文章和文學作品中,就是兩種修辭手法,在說明文中是兩種說明方法,在議論文中是兩種論證方法。
六.導語設計:
2020新年伊始,因為某些人濫食野生動物引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神州,波及世界!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同是院士,人們對他們的态度卻截然不同:對以鐘南山、李蘭娟、王辰為代表的,人們心存感激,頂禮膜拜;而對以高福為代表的,人們則心懷怨恨,棄如敝履!為什麼?這場災難,也讓我們對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有了全新的認識!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動物,去揭開它們的遊戲之謎!
七.基礎知識一覽:
八.問題設計:
1. 動物為什麼遊戲,課文裡提供了哪幾種假說?你認同這些說法嗎?理由是什麼?這些内容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2.那麼,除了這些段落,文章其它段落分别寫了什麼内容?
3. 作為科普文章,本文的科學性是如何體現的?讀了此文,動物的遊戲行為引發了你哪些思考?
九.主旨點睛:
這篇科普文章在介紹動物遊戲現象的基礎上,介紹了當今世界人們對這一現象的研究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鼓勵人們積極去探求動物遊戲的奧秘。
十.藝術特色:
1.用詞精到,語言平實,通俗易懂;
2.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
3.“總—分—總”的結構形式。
(要求:你能一一舉出實例來嗎?)
十一.闆書設計和課後習題答案:
【附】問題設計參考答案:
1. 四種,依次是演習說(生活的演習)、自娛說(自我娛樂、自我安撫和保護)、學習說(實踐性很強的學習行為)、鍛煉說(鍛煉逃避敵害的能力)。這些内容在課文的9-14段。
2. 第1-4段:以葉猴、北極渡鵝、露脊鲸為例介紹動物的遊戲行為,并點明這是動物行為研究中的一個複雜問題。
第5-8段:介紹動物遊戲行為的三種類型及特征。
①單獨遊戲:無需夥伴,獨自進行,興高采烈、奔跑、跳躍、打圈子;
②戰鬥遊戲:兩個以上個體參加,社會行為,親密厮打,極有分寸,配合默契,絕無傷害。
③操縱周圍事物遊戲:動物支配環境能力。
第15段:指出動物遊戲還有許多謎團待解,需進行深入研究。
3. 問題①a.知識準确、真實;b.思維嚴密、清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分—總)c.态度認真,嚴謹(語言準确;尊重生命存在,敬畏生命奧秘,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治學方法,推陳出新的創新精神。)
問題②動物也有智慧和情感,給青少年減負,保護其天性。
十二.延伸閱讀和練習:
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冬眠,是變溫動物避開食物匮乏的寒冷冬天的一個“法寶”。
你看,冬天一到,刺猬就縮進泥洞裡,蜷着身子,不食不動,它幾乎不怎麼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鐘隻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裡,半小時也死不了,可是當一隻醒着的刺猬浸在水裡2-3分鐘後,就會被淹死,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冬眠時,動物的神經已經進入麻痹狀态。有人曾用蜜蜂進行試驗,當氣溫在7-9℃時,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動,但輕輕觸動它時,它的翅和足還能微微抖動;當氣溫下降到4-6℃時,再觸動它卻沒有絲毫反應,顯然它已進入了深沉的麻痹狀态;當氣溫下降到0.5℃時,它則進入更深沉的睡眠狀态。由此可見,冬眠時神經的麻痹深度是與溫度有密切關系的。
另外,冬眠時,動物體溫顯著下降。據研究,黃鼠在130個晝夜的冬眠時間中,共放出70卡熱量,但冬眠過後的13.7個晝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熱量。一般來說,動物在冬眠過程中,每晝夜隻能放出0.5卡熱量,但在它蘇醒後,興奮的時候,每晝夜則能放出42卡熱量。由此可見,冬眠動物體溫下降時,機體内的新陳代謝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所以僅僅能維持它的生命。
動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體溫,更重要的是供給冬眠時體内的消耗。一般動物在冬眠前的體重,都比平時增加1-2倍,冬眠之後,體重就逐漸減輕。如冬眠163天的土撥鼠體重減輕35%;冬眠162天的蝙蝠體重可以減少33.5%。
動物在冬眠時,血細胞還會大大減少。平時,1立方毫米土撥鼠血液中,會有12180個白細胞,但冬眠時平均隻有5950個,然而,讓人奇怪的是,盡管體内“衛士”──白細胞大大減少,但冬眠動物卻從來沒有發現生病的。
那麼,為什麼每年到一定的時候,動物就會進入冬眠呢?
為此,科學家進行過長期的探索。
夏天,科學家從人工條件下進行冬眠的黃鼠身上抽出血液,注射到活蹦亂跳的黃鼠靜脈裡,結果,它像被麻醉一樣,很快進入昏睡的冬眠狀态。
看來,在冬眠動物的血液中,可能含有一種能誘發冬眠的物質。實驗還表明,冬眠時間越長的動物,其血液誘發冬眠的作用越強烈。
那麼,這種誘發冬眠的物質是什麼呢?
據研究,這是一種存在于血清中的顆粒狀物質,有時這種物質也會粘附到紅細胞,因而使紅細胞也有了誘發冬眠的作用。
奇怪的是,在正常情況下,動物對外來物質總是排斥的,但冬眠中的動物例外。科學家抽出冬眠旱獺的血清,注射到黃鼠的血液中,黃鼠不但不産生排斥反應,反而呼呼入睡,進入冬眠了。
科學家的不斷探索又帶來了新的信息,在動物的血液中,還存在着另一種與冬眠物質相對抗的物質。這種物質在血液中達到一定量時,就使冬眠的動物蘇醒過來。
這樣看來,動物何時開始冬眠,不僅取決于誘發物質,而且也取決于誘發物質和抗誘發物質比例的變化。科學家判斷冬眠的動物可能一年到頭都在“制造”誘發物質。抗誘發物質可能是在進入冬眠後開始産生的,并且其産量是沿直線上升,直到春暖花開才逐漸減少。當抗誘發物質在血液中的濃度足以控制誘發物質的時候,動物才能從冬眠中蘇醒過來。
至今,人們仍然未完全揭開動物冬眠的奧秘,探索還在進行,科學家認識到,研究動物冬眠不僅妙趣橫生,而且在航天與醫學上有重大實用價值。
1.下列關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A.由于冬天寒冷,食物匮乏,恒溫動物為了避開這個難捱的季節,就選擇了“冬眠”這種越冬方式 。
B.縮進泥洞裡,蜷着身子,不食不動,幾乎不怎麼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鐘隻跳10-20次:這時候的刺猬就處在冬眠狀态中。
C.冬眠時動物神經的麻痹深度與環境溫度密切相關,溫度越低,神經的麻痹狀态越深,當氣溫下降到0.5℃時,冬眠動物則進入更深沉的睡眠狀态。
D.冬眠時,動物體溫顯著下降,機體内的新陳代謝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所以僅僅能維持它的生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冬眠動物的皮下脂肪有兩大作用:一是可以保持體溫,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供給冬眠時體内的熱量消耗。
B.動物在冬眠時,血細胞會大大減少。白細胞大量減少是冬眠動物從來不生病的主要原因,
這顯然有悖常理。
C.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冬眠動物的血液中還存在着一種與冬眠物質截然相反的物質,它在血液中達到一定量時,冬眠的動物就會蘇醒過來。
D..在正常情況下,動物對外來物質總是排斥的,但冬眠中的動物對外來物質卻不排斥,這就像白細胞大大減少,而冬眠動物卻很健康一樣反常。
3.根據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冬眠動物的血液中含有一種能誘發冬眠的物質,冬眠時間越長的動物,其血液誘發冬眠的作用也越強烈。
B.能夠誘發動物冬眠的物質是一種可能存在于血清中的顆粒狀物質,它有時也會粘附到紅細胞上,使紅細胞也具有誘發冬眠的作用。
C.本文前半部分采用列數字、舉例子和作比較三種說明方法,非常準确的說明了動物冬眠時神經、體溫和血細胞的變化情況。
D.動物的冬眠和動物的遊戲一樣,雖然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懈探索,但都還存在着不少待解之謎,有待後人繼續探索發現。
附:【參考答案】
1.A.冬眠的是變溫動物。
2.B.白細胞是“體内衛士”,可有效抵抗疾病發生,而題意正好與此相反;另外,“從來沒有發現生病的”與“從來不生病”也不是一回事。
3.B.是“肯定”存在而非“可能”存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