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無人駕駛測試車輛在北京市亦莊一處測試路段行駛。 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攝
在剛剛落幕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混合固态128線車規級激光雷達吸引不少目光。擁有了這款激光雷達,車輛能在高速條件下有充足的反應時間和刹車距離。不僅有“智慧的車”,還有“聰明的路”“協同的雲”——服貿會充分展現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新趨勢、新突破。
近年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L2級輔助駕駛乘用車新車市場滲透率達到30%,全國已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裡程超過5000公裡,高等級智能網聯汽車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場景率先應用,開展了規模化載人載物的測試示範。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在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中國将适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試點等工作。此前,中國已确定兩批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去年5月,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錫等6個城市被确定為第一批“雙智”試點城市。去年底,重慶、深圳、廈門、南京、濟南、成都、合肥、滄州、蕪湖、淄博等10個城市成為第二批試點城市。
試點進展如何?北京市經開區已經建成329個智能網聯标準路口,雙向750公裡城市道路和10公裡高速公路,實現車路雲一體化功能覆蓋。濟南建成了國内測試裡程最長、測試場景最豐富、測試環境最真實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基地。滄州市已累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636.9公裡,實現215個運營站點的開放,安全載客試運營超過3萬人次。“雙智”試點正在穩步推進。
目前,中國已出台《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的意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幹規定(試行)》等多個政策文件,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創新發展、安全發展。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表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産業發展整體處于國際前列,但相關産業在标準法規完善、政策環境營造、關鍵技術供給、商業模式探索等方面還面臨着挑戰。
下一步,工信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包括加快完善政策法規,開展标準體系完善和亟須标準的制定,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管理試點。支持關鍵技術創新,持續優化基于車路雲一體化的技術體系架構,推動計算平台、操作系統、數據和網絡安全等前沿共性關鍵技術突破,加快關鍵零部件研發應用。同時将推進産業生态建設,鼓勵整車、零部件、軟件、電子和互聯網等上下遊企業協同合作。
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重點發力領域。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将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和應用。“目前,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已逐漸形成了相較于燃油汽車的競争優勢。今年上半年,L2級駕駛輔助系統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滲透率達到40%,較傳統燃油汽車高出了近15個百分點。”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進華說,當智能化賦能電動化,用戶體驗明顯提高,智能新能源汽車魅力進一步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