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史記閱讀?史記 司馬遷-著,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初中生史記閱讀?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史記
司馬遷-著
李翰文-主編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在中國曆代史書中,以被賦予“正史”地位的“二十四史”最為重要,而“二十四史”之首就是西漢史馬遷所著的這部《史記》。該書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年左右的曆史。
“剛正不阿,留将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着成信使照塵寰。”忍受腐刑磨難之後的司馬遷,發誓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殚精竭慮,耗盡心血,終于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該書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産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曆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魯迅贊譽該書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代著名的經學家、文學家劉向等人認為該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毫無争議地,該書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雙璧”。
《史記》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130篇。“本紀”是全書的總綱,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作者采取詳今略遠的辦法,時代越遠越略,越近越詳,主要記錄了秦漢時期的曆史。“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記述重大事件,綱舉目張,以簡禦繁,一目了然,便于觀覽、檢索。“書”是記載曆代朝章國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專章,主要記述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内容。“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的事迹。比如孔子,雖然不是王侯,但卻是儒家文化的創始人,更何況漢武帝時獨尊儒學,把孔子列入世家也反映了當時思想領域的現實情況。“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數民族的傳記,有單傳、合傳和類傳。“單傳”是一人一傳,如《商君列傳》,秦孝公由于采用商鞅變法,使秦國得以日益強盛,最後稱霸西戎,後世遵循商鞅所立的法度,因此作單傳。“合傳”是記兩人以上,如《管晏列傳》,晏子生活節儉,管仲則生活奢侈;齊桓公由于任用管仲而稱霸天下,齊景公任用晏子而使國家得享太平,因而寫為合傳。“類傳”是以類相從,把同類人物的活動,歸到一個傳内,如《遊俠列傳》,遊俠們解救身陷危難之中的人們,救濟身處貧困之中的百姓,在“仁”的方面有可稱道的地方;沒有失去信用,沒有背棄諾言,在“義”的方面有可取的地方。
《史記》的版本不少,選取這個版本,主要原因有3個:第一是内容全。選取完整底本,為讀者呈現出一部完整的《史記》。雖然表占據了600多頁的内容,但方便大家需要時查閱相關内容。第二是有解釋。該書将正文中的生僻字詞加以注音、注釋,并在原文下面增加了白話文的翻譯,雖然全書的内容包括翻譯和注釋達到160萬餘字,但文白對照有利于大家閱讀。第三是配插圖。從《帝鑒圖說》《欽定書經圖說》等古代版畫的優秀作品中,有針對性地選取了一些版畫,圖文并茂,形象生動,更有利于大家對經典的理解。
司馬遷認識到,曆史總歸是“人”的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不是神的曆史,也不是哲學家們所想象的“觀念”的曆史,于是,他抛棄了孔子既定的曆史紀年法——編年體,而改用紀傳體,“以人代史”“以人叙史”,實際上這是一種曆史觀念的偉大覺醒:沒有人,便沒有曆史,曆史的主體正是那形形色色的人及其命運。司馬遷以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客觀的立場與眼光,對相關曆史人物的是非功過進行深入地評析。于是,從書中,我們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對自身命運的體認,在曆史中的作用,構成了書中最絢爛、最悲壯、最華麗、最哀婉的主色調。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着鮮明的個性。輕松幽默的語言,生動優美的文字,緊張刺激的情節,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身臨其境,體會那無比威嚴的帝王及其寶座、高大威猛的将軍及其寶劍、多才多藝的詩人及其酒壺、地位顯赫的官僚與遠離喧嚣的隐士、趨炎附勢的門客與英勇仗義的遊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以其自身的努力實踐了其偉大價值,為我們留下了這部浩瀚的曆史巨著。人生怎麼過得有意義,該書中形形式式的人物及其在曆史中的表現會給予我們很多的啟示。高中的不少古文課文就選自《史記》,學習曆史,了解曆史,正如中國最負盛名的曆史學家陳寅恪所說“讀史早知今日事”,就是要從曆史中吸取經驗教訓,為我所用,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