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發布一則關于“手機号碼支付”宣傳視頻。
所謂“手機号碼支付”,核心是隻輸入手機号即可完成支付,是一個依托人民銀行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IBPS)的新功能。
“超級網銀”
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俗稱“超級網銀”,是人民銀行建設的人民币跨行支付清算基礎設施,也是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擁有“超級網銀”的人行支付系統,也被稱為“第二代支付系統”。
除了“超級網銀”,人行支付系統還包含大額實時支付系統、小額批量支付系統、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同城清算系統、境内外币支付系統、銀行業金融機構行内系統、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城市商業銀行彙票處理系統和支付清算系統、農信銀支付清算系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以及新生的網聯清算系統等。(注:銀聯在許多人行支付系統都是特許參與者)
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主要作用是支持網上跨行零售業務的處理,業務指令逐筆發送、批量軋差、定時清算。用戶通過在線方式提交支付業務,即可實時獲取業務處理結果。
無論從業務處理筆數還是金額來看,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都呈逐年增長勢态。2018年,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共處理業務120.98億筆,金額89.05萬億元,同比分别增長42.93%和44.29%。
體驗新功能
作為進一步提升跨行支付便捷性而推出的基礎功能,“手機号碼支付”與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使命一緻。
作為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基礎參與者,目前大部分參加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的商業銀行,均開放了個人客戶“手機号碼支付”開通渠道。其中不乏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等國有大行、股份行,也有昆侖銀行、西安銀行、漢口銀行、大連銀行、中原銀行等地方性銀行。
據人行清算總中心統計,截至今年8月25日,“手機号碼支付”注冊個人客戶數量已突破100萬。不過這個數量相對數以億計的網上銀行來說,并不算很多。
上線以來,“手機号碼支付”最容易被用戶感知的是銀行轉賬服務,因此也被稱為“手機号碼轉賬”。但在現代社會,絕大多數商品交易和貨币支付都通過轉賬結算的方式進行。糾結于這個建立在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之上的功能,該叫什麼名字并沒有太大意義。
支持“手機号碼支付”的部分銀行銀行在手機銀行APP的“轉賬”類别下,專門推出了一個“手機号轉賬”功能。也有部分銀行将手機号轉賬和傳統的卡号轉賬整合到一個頁面,然後加以提示。
具體開通操作大同小異,用戶隻需将自己的銀行卡号和手機号綁定就可以接收轉賬,綁定時按照頁面提示,輸入卡号、手機号,完成人臉識别、短信驗證後即可,非常簡單。
中信銀行“手機号碼支付”注冊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手機号碼可在多家銀行綁定多個賬戶,但使用“手機号碼支付”僅支持其中一個默認銀行賬戶作為收款賬戶。若在多個銀行開通該功能時,均未選擇默認賬戶,則最先開通的為默認賬戶。若每個銀行都重複設置默認賬戶,則以最早設置的為準。默認賬戶一旦接觸綁定或注銷後,“繼任”默認賬戶按上述規則,尊重“先來後到”原則自動産生。
開通“手機号碼支付”、設置好默認賬戶,用戶之間就可以在任意手機銀行App上通過手機号碼進行愉快的轉賬啦。作為銀行業統一App,雲閃付同樣支付手機号碼轉賬。
當然用戶即便不開通這個功能,在“手機号碼支付”功能加持下,部分手機銀行App也支持輸入手機号實現相同銀行賬戶間的轉賬服務。
對于常用手機銀行用戶進行轉賬的用戶來說,“手機号碼支付”最大的作用是方便雙方的“第一次”。因為在有了轉賬記錄以後,後續轉賬其實并不麻煩。
轉賬之争
移動支付的普及,深刻改變了用戶日常消費的支付習慣,同時也潛移默化影響着轉賬場景。以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基本滿足用戶之間日常的小額轉賬需求。
支付賬戶(支付寶、微信)轉賬分以下幾種情況:
1、支付賬戶A(餘額付款)→支付賬戶B(餘額收款)
屬于支付賬戶間的餘額流轉,由于每個支付賬戶餘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超過20萬元(不包括支付賬戶向客戶本人同名銀行賬戶轉賬),決定了該方式不适合經常使用大額轉賬的用戶。
2、支付賬戶A(餘額寶、銀行卡、零錢通等付款)→支付賬戶B(餘額收款)
和1區别隻在付款方式不同,而且轉給他人同樣占用年20萬元累計交易額。
3、支付賬戶(餘額、餘額寶、零錢通、銀行卡等付款)→銀行卡賬戶
與20萬元累計交易額無關,但不同的支付機構、銀行存在不同的單筆、單日、單月限額。無論是轉到自己的銀行卡賬戶(相當于提現)還是他人銀行卡賬戶(為他人提現),都需要收取一定手續費。
借助支付寶、微信給銀行卡轉賬并不劃算,而且轉賬前也需要填入收款人、銀行卡卡号等信息,同樣不甚方便。作為持牌支付機構,支付寶、微信支付(财付通)是否能通過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利用“手機号碼支付”功能,給不在乎手續費的用戶在第3種轉賬中提供删繁就簡的操作呢?我不知道。
但從支付寶、微信角度出發的話,提供轉賬到銀行卡其實沒什麼動力。礙于資金流轉成本,手續費恐怕也掙不來錢。花掉或者老老實實留在餘額(餘額寶、零錢通)才是他們的目的,也符合支付機構的“服務”本質。
在限額情況下,加上越來越多支付機構的轉賬、提現服務收費以後,大額、頻繁的轉賬将回歸銀行系統。又或者說,銀行轉賬與支付機構轉賬從來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對标服務。
而“手機号碼支付”功能将在銀行轉賬中,能起到一些便捷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