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幾個月前,數字技術呈現下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落幕,中華文化的瑰麗與智慧,再次在世界印象中烙下印記。
作為開、閉幕式的總制作單位,歌華文化從2021年5月便開始了從燈光、音響、煙花、舞美到音樂、視頻、服化道等設計及制作工作。北京銀行在了解企業項目制作的資金需求後開啟快速審批通道,給予企業2億元授信支持。
史詩影片的背後也有着金融與文化産業融合發展的巨大活力。受規模龐大、極端嚴寒天氣、服裝道具細節要求高等因素影響,《長津湖》項目也成為了中國影史投資規模最大的影片之一,為緩解企業面臨的巨大籌資壓力,北京銀行先後累計為《長津湖》項目提供了2.4億元貸款資金支持,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從冰雪盛會到年度爆款影視,從文化園區到網紅打卡地新業态,背後不乏以金融力量助力講好文化故事。這也是北京用金融賦能文化的一個縮影,《北京文化産業發展白皮書(2022)》顯示,2021年,北京在文化投融資領域繼續領跑全國。
文化産業是北京市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十四五”目标提出北京将建設具有國際競争力的創新創意城市,在這個過程中,文化金融創新可以為文化産業提供新動能、新支撐。在業内看來,金融對文化産業的發展發揮着催化劑作用。通過金融助力,将加快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速度,提升文化産業發展的規模化水平,鼓勵優質文化企業做大做強,也有助于改變文化企業規模小、分散化的現狀。
百億資金扶持網紅打卡地,文化産業背後的金融身影
首鋼園、北京坊、華熙LIVE、和平菓局……作為文化之都的北京,近年來湧現了不少年輕人喜愛打卡的時尚地标。這些打卡地背後,都有金融機構的支持。
7月26日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上發布的《北京文化産業發展白皮書(2022)》顯示,北京銀行與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發布“漫步北京及網紅打卡地金融支持計劃”,截至2021年底,已累計為首鋼園等30多家網紅打卡地推薦和提名推薦單位提供超過150億元的資金支持。
文化金融已是北京銀行的特色品牌之一。該行支持文化産業探索之路,可以追溯至2006年向北京市委市政府遞交的《構建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課題。
北京銀行行長助理、公司業務總監、北京分行行長戴炜向貝殼财經記者介紹,過去幾年,北京銀行重點支持了影視、出版等文化領域數字化升級。“包括北京銀行在内的銀行機構需要不斷高度關注文化産業數字化發展的趨勢、方向和路徑,同時用金融風險管理的眼光重新審視文化創業的風險和風險管理再造,提升金融服務效能,為數字文化企業提供信貸、支付結算、現金管理、資金托管、信用增進、投資、上市等多樣化金融服務。”他說道。
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北京銀行文化金融餘額超630億元。至今已累計為近萬家文化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3700億元,文化金融戶數超3200戶。
北京銀行對文化産業的支持也是銀行業的一個縮影。據統計,銀行文化産業貸款在過去多年内保持連續快速增長,餘額已超過1.6萬億元,為文化企業提供穩定持續的融資服務。
不止是銀行業,金融業整體都在發揮着資源配置的作用,通過文化産業的投融資市場,推動必要的資本流向文化與科技融合的重點領域。各保險公司亦在積極創新各類保險産品,推動文化金融服務下沉,化解文化類企業經營中的風險。
貝殼财經記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北京市文化局便與人保财險北京市分公司簽署《文化産業保險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文化保險市場的培育發展、重點文化項目建設等方面合作。2014年年底,人保财險北京市分公司與北京朝陽區文化創意産業發展中心簽訂戰略合作意向協議,為駐區内的文創企業提供保險服務。據悉,朝陽區共有文創企業5萬餘家,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具有輕資産、經營波動性較大的特點,影響了文創企業的投融資渠道和自身的擴大再發展。
針對這一問題,人保财險在文化行業試點了11款文化保險專屬産品,為多個行業的文化創意企業提供全面風險保障。
北京多項文化指标領跑,疫情下打出金融纾困“組合拳”
北京、深圳、南京、甯波和成都,都是我國文化金融發展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其中,北京多項指标領跑。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市文化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9.4%,居全國之首。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收入合計15420.8億元,同比增長13.9%。同年,北京文化産業私募股權融資規模、挂牌新三闆文化企業融資規模、上市文化企業IPO融資規模均列全國第一。其中,一條重要經驗就是促進文化金融融合發展。
2020年,為緩解文化企業受到的疫情影響,北京市制定出台了“北京文化28條”,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幫助網絡視聽、文藝演出、廣播電視等行業抵禦疫情沖擊。針對文化企業普遍反映的延繳社保、減免房租、貸款延期等資金政策需求,各相關部門對資金支持政策實行提前啟動、提前撥付、擴大範圍,并通過延繳社會保險、返還失業保險、擴大信貸投放等方式,幫助文化企業解決資金難題。
近年來,金融政策相繼出台,為北京市文化産業發展引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2021年,針對疫情中較為突出的資金困難和壓力,北京積極為企業提供幫助,印發《北京市支持文化金融融合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對“投貸獎”“房租通”“風險補償金”進行統一管理。
其中,“投貸獎”資金的發放使564家文化企業和金融機構獲得1.95億元人民币資金支持。“房租通”作為全國首個針對文化類小微企業在辦公租賃環節進行補貼的省級财政政策,為1211家小微初創文化企業提供房租補貼9200餘萬元。共為2332家旅行社暫退質保金約11.02億元。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中資銀行文化産業貸款餘額1855.1億元,文化及相關産業貸款有貸戶數9089戶,同比增長14.7%,惠企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北京在文化投融資領域繼續領跑全國。2021年,北京新增14家上市文化企業,在全國占比三成,位居各省市第一。首發融資規模高達742.1億元,同比增長99.1%,案例數量12起,融資規模與案例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在政策扶持下,北京文化企業發展實力不斷增強。截至2021年底,北京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及提名企業名單、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數量和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金巍接受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是我國文化金融發展比較領先的地區,十幾年來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方法具有示範作用,在抗疫纾困中的很多具體辦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北交所上線,融資難尚需探索
新冠肺炎疫情在給數字文化産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文化企業的融資帶來影響。面對當前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該如何助力數字文化企業發展的問題時,北京中文在線閱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嘉坦言,從文化産業自身而言,“整體比較分散、規模也偏小,實力雄厚的企業不多。”
因此,北交所“橫空出世”并于去年11月15日成功開市,這讓杜嘉感到很興奮。“北交所是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而)文化企業中又是中小企業居多,應該說很多的文化企業都是非常關注北交所的”。他說道。
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觀察,即按照目前工信部出台的專精特新标準,文化裝備型企業與标準吻合之處相對多一些。“文化産業的核心是IP、是内容生産型企業。但是包括像出版、音樂、動漫、影視、遊戲、IP衍生物以及相關的這類企業,目前可能和北交所的契合度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杜嘉接着補充道。
杜嘉表示,近年來,文化産業發展迅速,對我國GDP的貢獻不斷增強,有統計數字表明我國文化産業營業收入規模已經達到GDP的10%。其認為内容創作生産領域是文化産業最基礎和最核心的部分,目前可能也是在文化産業中營業收入最大的部分。由于文化産業存在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大部分是輕資産企業,因此在融資方面,文化企業普遍因抵押質押物缺乏,而存在貸款難的問題,因此政府現階段也非常重視發展文化金融,幫助解決文化企業的融資困難。
杜嘉稱,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文化企業發展的政策,對于北京文化企業抵禦疫情沖擊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對于北京的實體書店受疫情影響大的情況,北京市委宣傳部會同相關部門給予了很有力的政策支持。現階段,考慮到北京市強化首都功能建設,而文化中心是北京首都功能的四大中心之一。他認為可以進一步加大财政支持作用,通過繼續加大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采購力度,支持服務公共文化領域的文化企業加速發展,比如對于書香北京(北京閱讀季)、文化館領域、博物館等領域,可以進一步加大政府财政經費采購力度。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王雨晨 潘亦純 實習生 林靜宜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賈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