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京東為什麼這麼多二手貨

京東為什麼這麼多二手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4 00:42:58

京東為什麼這麼多二手貨?連續日更計劃的第0069天,所有文章皆為原創(鼓勵我的最好方式,就是給我個關注;),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京東為什麼這麼多二手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京東為什麼這麼多二手貨(為啥京東被叫二手東)1

京東為什麼這麼多二手貨

連續日更計劃的第0069天,所有文章皆為原創。(鼓勵我的最好方式,就是給我個關注;)


今天收了一個京東的快遞。

我已經盡量很少在京東買東西了,這一次純粹是買的東西太少,湊單又加了個小米的智能燈泡。

然後,到貨一看,沒有封口貼,又是一個”二手“的。

這意味着,我又要花時間去處理退貨的事宜。

這對于我來說是一種很直接的損失,因為處理這類瑣碎的事,既浪費時間,還消耗精力。

何況京東的客服系統是真的不好用。

比如我剛剛,在訂單裡找客服,客服是小米旗艦店的,說退換貨要找京東客服。

然後京東客服那邊隻有個機器狗,喊它轉人工也沒反應。

所以,我就無語了。

稍微回想一下,自從15年那次,我在京東買手機,收到一個應該是别人用夠了7天才無理由退貨的機器(摩托羅拉的皮質後蓋,那個後蓋都髒了)之後,我就很少在京東買東西了。

15年之前,也經常收到一些封口貼沒有/破損/有使用痕迹的商品,有時候就算了。

手機事件之後,我特别計較這種情況,沒必要就很少在京東買東西,可偶爾買買,還是會遇到。

就像這一次。

那我今天為啥要寫這些呢?是純吐槽嗎?

不對,我要分析一下:

1、京東應該明知道這種情況在發生,為什麼還要默許這種糟糕的體驗存在?2、新零售對于企業銷售的意義。

一、京東應該明知道這種情況在發生,為什麼還要默許這種糟糕的體驗存在?

我們去逛超市,應該經常聽到廣播裡喊一些注意事項。

比如:請不要随意打開商品的包裝,每個人都喜歡完整的商品之類的。

宜家也有類似的廣播内容。

為什麼呢?

因為産品的開箱過程是消費裡的重要一環,有點類似于洞房之前掀蓋頭的那一步。

請問,有人不喜歡包裝完好的商品嗎?

有多少人在實體店購物,會拿着一個包裝破損的東西就去買單呢?

又有多少人是在網購回來的東西沒有完好的包裝的情況下,将就用了,心裡其實不爽的呢?

但為什麼,京東要首開沒底線的7天無理由退貨呢?

我是早在07年就做淘寶店的人,我知道網購早期,就有7天無理由退貨了。

但是最早一般就是沒拆封的可以退,除非是像服裝和鞋子那種涉及到試穿的,才會有一定程度的拆封退。

但京東之所以開了沒底線無理由退貨的先河,主要是兩點:

1、和淘寶競争,零售商本質上是做服務的,何況京東最早是數碼産品起家,這東西本身就要驗貨。2、京東是最早自建物流的,自建物流也支撐了當面驗貨,上門取退貨的便捷操作。

實話說,對于這一套打法,很多人是很歡迎的。

以緻于發展到後面,很多人就會把京東的各種數碼産品買回來試用幾天了就退了。

最瘋狂的時期大概也就是15年那前後。

後來京東估計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手機這類的高價值商品上相對嚴格了些。

但數碼類和日用品依然是重災區,很容易就收到封口貼破損的商品。

為啥到了今天,還是要縱容這種行為呢?

很簡單,消費者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

這種糟糕的體驗對于介意的人很不爽,但是對于制造這種體驗的人來說反而是一種福利。

所謂”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再加上京東有個PLUS會員要推廣,這種福利性的玩法正是零售商的要打的牌。

所以縱容也就很正常了,畢竟很多人可以将就,真要較真的,反正京東耗費的時間成本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這部分消費者,被不爽到了,本來就很難挽回了。

對于零售商而言,挽回一個這樣的客戶,還不如維護好那些忠實客戶。

權衡之間,部分消費者的體驗就這麼被忽視了。

聽過”店大欺客“嗎?其實并不是欺客,而是精明的算計。

二、新零售對于企業銷售的意義。

有人會說,京東這樣,就不怕做壞了口碑碼?

我們要知道,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自己不在意的事,沒人會當回事。

我前面已經說了,把東西拿回來試用再退掉,這是京東給的福利,是一種默許的規則。

從這個角度來看,消費者沒有錯,任何一個消費者都可以利用這個規則。

那些不這樣做的,就是為糟糕的體驗買單的人。

這些消費者最終都會用腳投票。

對于品牌商來說,這是好事嗎?當然是!

因為現在有能力的品牌商都意識到了,電商,無非就是有别于傳統渠道的另一個渠道罷了。

沒有淘寶京東之前,國美蘇甯也是強勢的不要不要的。

現在天貓和京東對于品牌商依然強勢,無非是因為占了巨大的流量入口。

小米為什麼可以不那麼依賴天貓和京東?就是因為小米商城自成一脈,這也是小米新零售的邏輯,極緻的扁平化。

大米蟹蟹:一文讀懂系列之小米科技(二)

品牌商怎麼做才能讓消費者最大程度的獲益,實現雙赢?

無他,就是不讓中間商賺差價。

電商雖然是對比傳統渠道已經扁平化了。

但是因為電商對于流量的競争,獲客成本也在大幅提高。

為啥這幾年,淘寶聯盟和京東聯盟的支出越來越高?

還不是因為社交媒體的興起讓流量過于分散了,要收攏就有成本。

這部分成本就是給淘寶客和京東推廣的傭金。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

某手機1000元,給傳統渠道留20個點,給電商渠道也留20個點,成本600塊。這樣被渠道銷售出去的手機回款以後,廠商賺200塊。(銷售回款的時間成本也是成本,就不量化了)傳統渠道被貨比三家的砍價,最後900塊成交,毛利也才100塊,還要付房租水電人工。電商渠道直接做大促,也是900塊成交,毛利同樣100塊,除了房租水電人工,部分訂單還要給推廣渠道傭金,更慘。那如果是品牌商自己的官網銷售出去的呢?也是900塊成交,但是品牌商就有了300塊的毛利。(順帶立即回款)這樣玩法就多了,明面上和渠道同價,但是暗地裡,可以做24期免息,可以送多點贈品,可以和支付渠道合作送支付立減,反正可以把一部分利讓給消費者,從而強化消費者直接在品牌商的官網消費的習慣。這叫什麼?這就叫新零售。

為啥品牌商要搞新零售?還記得當年天貓和京東逼着品牌二選一嗎?

小品牌是敢怒不敢言,大品牌是左右為難。

現在自己把消費者鍊接起來,這不香嗎?要沉澱也沉澱在自家的魚塘裡呀。

看到這裡,為啥歐萊雅事件裡,品牌商的直播間會比其他直播間便宜那麼多,道理很簡單了吧。

最後總結一下。

消費者是什麼?消費者是上帝嗎?

我看未必,消費者就是産品變現的最後一步而已,至少對于零售商來說,是這樣的。

消費者想當上帝嗎?

品牌商當然更願意把消費者當上帝供着,畢竟最終消費的是它們的産品,傳播的也是它們的口碑。

但是購買的體驗不重要嗎?買個”二手“的回來,影響了體驗,怕是對産品的第一印象也毀了吧。

所以品牌商能不依賴渠道,誰又願意把消費者的全流程體驗假手于人呢?

那些沒有底線的7天無理由退貨,怎麼看,都像是在飲鸩止渴,買單的不僅是消費者,還有商業的效率。


原創不易,此文耗時約一個小時。

都看到這裡了,給個關注吧。

如果覺得文章有用,轉給需要的朋友吧,她們會感謝一個溫暖的你!

我是一個有了娃就開始自買保險的全職奶爸。一切都是為了給小家做厚安全墊。為何會被“賣保險的”/“自媒體僞評測”帶節奏?為何買的保險貴的驚人/買到了吃虧買到了上當!?都是吃了信息太多太亂的虧!我會盡己所能,輸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一個輕松的解題思路。如果你也想自買保險,歡迎來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