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以直養而無害,力以曲蓄而有餘”,在太極拳界人盡皆知,可是真正能夠理解的卻并不多,比如很多人練太極拳講究呼吸,這就是不懂“氣以直養而無害”的道理。要理解這句話,不但需要太極拳拳理和拳法的高層次認知,還需要古文知識、儒學知識,三者缺一不可。
“力以曲蓄而有餘”從字面上容易理解,就是像纏絲勁、抽絲勁那樣劃弧,不把動作做直、做到頭。但真正做得準确也極難。
“氣以直養而無害”首先是從字面上理解就很難,要做到就更難了。
首先,我要強調一下:這句話來自儒家,而不是道家!這可能會颠覆很多人的太極拳觀。還有人們常說的“天人合一”也是來自儒家,不是道家。世人一提道就以為是道家,這是錯誤的認識。道是諸子百家都講的,它的狹義化是因為今人對道的狹隘地理解。
(氣以直養、天人合一都是儒家思想,而不是道家。很多人并不了解道,更不知道儒道是怎麼回事)
要正确理解“氣以直養而無害”,其中的“氣”、“直”、“養”、“害”都要正确理解,理解錯了每一個字都會一錯全錯。
氣在儒家中是合在一起講的,它不分呼吸之氣,營氣,衛氣,氣節之氣、勇氣、氣場之氣等。
它的主要意思是勇氣、義氣、氣節。子思把這些稱為“中和”,孟子把這些稱為浩然正氣。直養而無害是孟子提出來的。如果想詳細了解,大家可以去讀《公孫醜》。孟子用了很大篇幅講“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七情)未發謂之中,發而中節謂之和”這就是中和的來曆,也是中庸的具體化。實際上就是有約束的自然,受什麼約束?受道和德,具體就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勇等非常多的儒家修身養性的規矩。
儒家思想是辯證的,仁義禮智信是互相制約的,不能片面追求,否則就錯了。很多人毀謗儒家是因為片面地理解儒家,比如儒家的忠并不愚,也不死,而是結合其它方面,特别是正義,如果統治者不仁不義,下面的人是可以擊鼓聚衆攻擊的。貞節也是,并不像明清那樣極端。智就是要求人們靈活把握,靈活了又怕狡猾,所以還得信。太仁了可能不義,太義了可能不仁,所以還有禮。這裡面都是相生相克的關系。
孔子在講這些倫理和哲理的時候,用的是辯證法,而運用辯證法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讓學生從小事小節中琢磨、體會它們的邏輯關系。這也就是西方哲學家誤以為儒家沒有哲學思辨的原因。
辯證思維籠統地講很簡單,無非就是一分為二,就是全面、客觀、運動、聯系地看問題,但具體操作很難。孔子的這種教學模式是把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了,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運用,不是抽象的、籠統地說教。
孟子講的都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的思想,當然加上了他自己的理解。
今人講氣都是單純地講氣,講呼吸,似乎能控制呼吸了就能出現異于常人的特異功能,這就是迷信,是反動和倒退。
古人講氣“配義與道”。他們不認為隻要能控制呼吸就能控制自己,要控制自己需要信念。控制不了自己,控制别人就更是癡心妄想了。因此,他們把氣節、信念、道德等引入養氣,認為修身在于誠意,誠意在于正心。心不正,意難誠,意不誠,身不修,邪氣入侵,正氣不存。
(蘇武在惡劣的環境中沒有病死,是因為心存正氣)
蘇武、文天祥就是典型的儒學之士,他們備受各種折磨而不生病,那就是心存浩然正氣的結果。按照孟子的說法,此氣“至大至剛,充塞天地之間”,外邪之氣不能入侵。
實際上就是具備了仁勇、義勇的觀念。
孟子講了三種勇,一種是蠻勇,唯我獨尊,誰都不怕;一種是智勇,有利的就勇于去做,無利的就堅決不去做,也叫利勇;一種是仁義之勇,根據事情是否仁義決定做與不做。通過反省,認為是正确的事,以卑賤之身可以冒犯富貴之人,不計生死;認為不正确的事,即使千萬人都去做,自己也不做。“舍生取義”就是來自對正義的維護,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以上是儒家對氣的理解,主要是氣節之氣、仁義之勇氣、氣魄、氣場一類的。
“直”是什麼意思?這要結合“養”、“無害”來理解。
直的意思絕不是耿直,也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自然”——能正确理解自然,就能正确理解“直”。這個自然不是動物間的弱肉強食,也不是适者生存,而是人類的道義,道德。
儒家有句話:“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答案是“以直報怨”。這個“直”,就是“直養無害”的直。“以直報怨”就是看怨是否符合仁義,合仁義就以德來報;不合仁義就用怨來報。
要直養就得弄明白儒家的那些道理,在生活中遵守各種規矩,不做違背天地良心的事,并且要做對國家和人民有利的好事。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直報德)
正确待人接物。
當然,也包括正确對待自己。
對待别人、對待社會要用“直”,對待自己如何“直”?
孟子講了,除了“配義與道”,還要順其自然。因此自然不是随便,不是原來怎麼樣就怎麼樣,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約束中順其自然,是遵循客觀規律和社會道德。
孟子用寓言故事“拔苗助長”從反面講了不自然。要求“勿忘、勿助”。這就是矛盾,是辯證。這跟佛教既要守戒又要空是一個道理。
有人說“有意無意間”,實際上并不準确。
既要追求,又不能刻意追求,這就是分寸,是中庸。正确就是無過不及,就是不偏不倚。左了片面,右了也片面,唯有中正才是客觀公正。
因此,直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不偏離道與德,也即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二是在道德範圍内順其自然,不可強為。
“養”就是不“拔苗助長”,就是“直”,就是“休養”,不過分幹涉。
(直就是不拔苗助長,害就是拔苗助長,養氣應勿忘勿助)
“害”就是養的相反,是直的相反,違背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強為,刻意追求。練太極拳的去控制呼吸,還特意結合開合或者動作,這都是拔苗助長。自然呼吸就是養,是直,是不害。
天地一大熔爐,人體一小熔爐。不害天地,不害人體。要順應天時地利,要順應人體作息。
抛開大道,抛開道義去追求小道是不行的,比如人心不好,去追求養氣修身,那是不可能的。佛家四大皆空,它還要求慈悲。
單純就從養自身的氣來講,也不能拔苗助長,不能人為控制呼吸。控制呼吸是在無意中實現的,比如“敬”“和”的心态,動作的舒緩引導。千萬不能去管呼吸,很多外行誤導别人,開呼合吸,什麼呼什麼吸,那都是拔苗助長。正确的做法是“勿忘勿助”,要自然,似有似無。分寸看上去很難把握,其實非常簡單,隻要按照規矩去認真做,專心做,不要去管就行了。
從練太極拳方面講,就是按照拳理拳法要求,專心緻志做動作,領會其中的理法,氣也就養了。刻意調理呼吸就是“害”氣。不是不管,也不是不調,是自然調,是無心插柳,不是有意栽花。但願講呼吸的那些人能放棄愚蠢的認識,不再自欺欺人,不再害己誤人。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呼吸應自然,不刻意追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