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鋼鐵号稱“工業糧食”,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性基礎工業品。幾乎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工業進程都是從大煉鋼鐵開始的。
20世紀末,中國高爐煉鐵工藝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并成為世界煉鐵大國,留下了讓今日中國驕傲于世的工業豐碑。
整個高爐煉鐵的過程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日常生産隻能通過上百個儀表參數和出鐵爐外觀察進行冶煉操作。
林安川:“高爐的運行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如果錯過了10分鐘,甚至是1分鐘關鍵數據的缺失,像風量、風壓、下料的速度,爐溫的變化情況,都會給我們高爐的生産,我們的企業,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
要如何透過高爐,精準的判斷出生鐵各成分的參數是否達到标準呢?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隻有技藝精湛的高級技師才能做到,而第一人選便是林安川。
高爐是一個高溫、高壓、密閉的巨大容器,想要知道高爐冶煉的情況,隻能通過一個約1.5厘米孔徑的風口來觀察。
有經驗的操作者能通過風口窺視孔觀察爐内的燃燒情況,從而準确判斷出當時的爐況順行程度、爐溫水平及趨向。
林安川:“我們從風口當中,可以看到爐内的變化,這個可以反映即将出來的鐵水中矽含量的水平。還有就是在出鐵出渣過程當中,鐵的流動性,它的狀态,都可以反應出鐵樣當中的矽含量的變化。”
高爐鐵水中矽的含量,是體現綜合冶煉技術的最重要的指标,通過多年練就的火眼金睛,林安川将上百個儀表數據變成了進行爐況診斷的眼睛;通過目測,就能準确辨别出生鐵主要成分中矽和硫的含量。
林安川是一名僅靠雙眼就能精準判斷出渣鐵中矽含量多少的工匠,這雙神奇的工匠之眼,其測量的精度和效率,和一些精密的化學分析方法得出的檢驗結果基本一緻。
林安川:“在高爐的操作過程中,對生鐵成分硫含量和矽含量估計是一個重要内容,如果我們不能把生鐵成分矽(Si)含量的偏差控制在正負0.03個百分點之内;把硫(S) 含量的偏差控制在正負0.005個百分點之内,會對我們冶煉行程控制的精确程度和成本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精益求精,不斷地縮小這個偏差值。”
僅憑雙眼就能分析出渣鐵中各成分的含量,這樣的絕活自然是行業翹楚。靠着這雙火眼金睛,昆鋼高爐煉鐵的系統生産能力穩居行業前列。
2013年以來,面對進口礦石價格大幅度上升,大幅度提高昆鋼高爐煉鐵資源的利用、降低噸鐵冶煉成本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法寶。
如何在成分不穩定、礦石品位偏低的情況下實現“粗糧細作”,這個難題一度成為林安川腳下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
林安川:“現在,我們的原材料條件在客觀上還是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其他同行業相比,我們的鐵礦石鐵含量要低3-5個百分點……給精确的操控,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為了克服冶煉技術瓶頸、獲得最佳指标;林安川親自到高爐槽下取樣、通過觀察礦石表面結構、氣孔形狀、大小等;加強篩分效果,嚴格把控原燃料入口質量關。
那段日子,林安川泡在車間,吃在高爐、睡在高爐,用無限的精力和責任感投入到高爐生産中。曾創下連續43個夜班、120天不出工廠大門的記錄。
1996年剛剛畢業的林安川,來到了他心目中夢寐以求的技術勝地,憑借着對鋼鐵事業的一腔熱情,拜師學藝,集納各家之長,很快完成了從“學生人”到“工廠人”的轉變。
林安川:“我是1996年7月畢業于重慶大學鋼鐵冶金專業。”
憑着精湛的技藝,2006年,林安川在全國技能大賽中以實作第一、理論第三、答辯第二的成績取得高爐煉鐵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十年磨一劍,早在擔任高爐值班工長期間,林安川積累了厚厚數十本操作筆記,同時将厚達近900頁、行内人俗稱“鋼鐵寶典”的《高爐生産技術手冊》翻閱了十幾遍,同時在操作上不斷利用新的手段提升效率和精确度。
在傳統的解決開爐過程當中,配料計算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通過幾十個變量鍊接出一系列的方程來計算,整個過程需要3天才能做完,精确度和時間都很難得到保證,我們所做的“高爐定量化模塊化開停爐操作方法”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隻要把發生改變的成分輸入到計算機裡,就會很快的得到我們計算的結果,對比我們的目标成分進行控制,然後再進行一些微調,整個過程3分鐘左右就可以做完,這樣有助于我們把開爐的時間大大的縮短,就降低了成本。
林安川将20年餘來的煉鐵實踐經驗與先進的智能制造手段結合起來,利用計算機手段更進一步精确發揮高爐操作“望聞問切”的絕招。推動煉鐵操作技術從“經驗生産”到“數字生産”的智能化、網絡化發展。
至今,林安川已獲得發明專利授權7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9項等多項榮譽;參與、組織的30餘項技術攻關創造效益數千萬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以求索”,作為一個煉鐵生産線上不懈追求的探索者,林安川以學無止境、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工匠精神,繼續攀向新的高峰。
更多精彩内容,
請收看雲南廣播電視台
播出的《雲嶺工匠·第三季》
節目播出時間:
雲南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
首播:9月24日 21:00
重播:9月25日 1:15、12:40
雲南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
首播:9月24日 22:00
重播:9月25日 12:10
為了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紮實推進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動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建設,助推雲南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由雲南省總工會、雲南廣播電視台聯合攝制的《雲嶺工匠》第三季11-20集,9月20日起将在雲南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公共頻道、七彩雲新媒體平台播出。
十名工匠們在所屬工種和行業中作出過突出貢獻,他們以爐火純青的技藝,展現了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
編導:陳鈞
攝像:徐玮
編輯:董燕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