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米老鼠素肉

米老鼠素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0 08:40:51

當你在《X 特遣隊:全員集結》看到老鼠攻戰外星生物拯救地球——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

當「精靈鼠小弟」成為了喬治一家最機智勇敢的朋友——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2

當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養不同品種的寵物鼠——你可能看到貓咪嘴裡叼着一隻老鼠都會滿眼同情:

鼠鼠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鼠鼠……

不用擔心,現在世界首款細胞培育的「人造鼠肉」來了。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3

這款貓糧正以更安全、更健康、更環保的姿态,嘗試改變寵物食物的未來。

世界上第一款給寵物吃的人造肉

這是一款人造鼠肉餅幹,名為 Harmless Hunt,由生物技術公司 Because Animals 制造,最近在寵物食品行業最大的貿易展之一 SuperZoo 上首次亮相。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4

不過,看到這個新聞,腦袋裡首先就出現了一個問号:現在的寵物貓又不吃老鼠,為什麼還要造老鼠肉?

以及伴随着一連串迷惑的疑問:

  • 它貴嗎?
  • 安全嗎?
  • 真的健康嗎?
  • 貓咪會愛吃嗎?
  • 寵物吃人造肉,真的會更好嗎?

一個個來看看。

【貓和老鼠,天生一對】

貓咪自祖先起,就喜歡捉老鼠吃,因為老鼠不僅數不勝數,而且身體營養配比很均衡。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5

它富含大量的蛋白質,還有均衡的氨基酸、維生素等等,能讓貓咪毛色鮮豔,精神煥發,美麗動人,最重要的是,老鼠體内富含牛磺酸,這是一種能加強貓咪夜視能力的物質,貓咪長期缺乏就會患「夜盲症」。

雖然現在寵物貓不用吃老鼠,很多貓糧也會添加牛磺酸,但老鼠依然是對貓咪相對更好的一種肉類。

直接生産鼠肉,不僅營養豐富,還不用額外添加各類成分了。

另外,現在貓糧主要來源于雞肉、魚肉、牛肉,這些肉類其實也是貓咪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6

▲ Because Animals 創始人 Shannon Falconer(左邊)

Because Animals 的聯合創始人 Shannon Falconer 說道,那些寵物肉類食品,很多是生産人們吃的肉剩下的内髒、頭部、骨頭,和病死、垂死、殘廢的動物肉做成的:

這些肉會被做成寵物食品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已經為人類所生産了。

【如何人造老鼠肉?】

就像之前為人類生産的人造肉一樣,人造鼠肉同樣需要先從老鼠身上獲取細胞,然後在模仿動物子宮的食品級生物反應器内,為這些細胞提供各類營養,直到它們生長成為肉類。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7

不過這家公司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他們使用了自己的專有培養基,能實現 100% 無動物、無屠宰地培養小鼠組織。

而現在實驗室人造肉培育細胞的争議之處,就是要采用一種讓細胞成長的關鍵成分——牛胎血清(FBS),這是在屠宰過程中從懷孕奶牛的牛胎中提取出來的,而且成本也很高。

但 Because Animals 隻用提取老鼠細胞就好,他們實驗室有三隻老鼠,提取細胞時會給它們打上溫和的麻醉藥,對老鼠也是無害的。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8

▲ 實驗室的三隻老鼠,提供了實驗的細胞,圖片來自:Because Animals

這三隻老鼠已經被實驗室的員工收養了兩年,日常就是住在一個豪華的老鼠屋裡,天天吃飽喝足,生活充滿了簡簡單單的的富足和普普通通的幸福。

【人造鼠肉吃起來怎麼樣?】

當然,沒有人試吃老鼠肉,研究人員也是通過不斷給貓咪試吃,看看它們到底喜不喜歡。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9

據 Because Animals 所述,他們經過了大量「挑剔的貓」多次測試,最終才定下了這款動物蛋白新品。

我們也可以從這款老鼠肉餅幹的成分,大緻想象出它的味道。

它并非是一塊純老鼠肉排,而是由人造老鼠肉和其他植物成分混合而成,如南瓜泥、亞麻籽、豆豉、味噌等等。

因為有了更多人造的能動性,所以這款老鼠餅幹還加入了益生菌和營養酵母,能加強消化和免疫,更有利于貓咪們的健康。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0

▲ Shannon Falconer 博士與科學家 Taylor Brooks

事實上,這也是讓寵物主人們更容易接受人造肉食品的方式,Shannon Falconer 表示:

因為這還是一個新概念,但其實兩者都是真肉,人造的寵物肉類可以更安全和健康。

再加上它在無菌、受控的實驗室環境中生産,肉本身也不含抗生素和病原體,更不會有成為過敏原的風險。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1

除此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它十分環保。

這也讓寵物行業的人造肉食品,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

因為這些新食品不僅和寵物息息相關,更在決定我們未來能否過上可持續的生活。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2

▲ 圖片來自:The Pack

讓寵物吃人造肉,未來會更好嗎?

當第一片浪花開始超速湧上海岸,後面一層層浪潮也将緊随其後襲來。

随着千禧一代越來越愛養寵物,國内外的寵物市場都在快速增長,Grand View Research 預計 2025 年,寵物食品市場會增長到 904 億美元左右。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3

▲ 圖片來自:Wild Earth

寵物食品公司 Wild Earth CEO 認為未來 10 年内,寵物吃的人造肉類可能占寵物食品市場總量的 10%。

雖然規模不大,但勢頭不小。

現在,雖然國内還無法買到 Because Animals 的人造鼠肉餅幹,不過在 Because Animals 的官網已經可以預購,他們表示年底會限量發售,明年将廣泛上市。

所以,不止 Because Animals 一家盯上了寵物人造肉食品賽道,目前全球約有 30 多家公司都在實驗室通過細胞培育研究寵物食用的人造肉。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4

▲ 圖片來自:Shameless Pets

除了 Because Animals 的細胞培育方式,寵物食品公司 Bond Pet Foods 還用了另一種方法——基因工程技術。

他們在農場收集雞的血液樣本,然後提取其中的 DNA 分離出組成肉類的蛋白基因,再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将蛋白基因注入其中放進發酵罐生長,獲得一定的動物蛋白後,就再把它們變幹燥,做成更高營養的寵物糧食。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5

▲ 圖片來自:Bond Pet Foods

它們準備在 2023 年推出人造鼠肉貓糧和人造兔肉狗糧,比 Because Animals 晚一年。

另外,一些初創公司仍在尋找更優質的替代蛋白質,比如昆蟲,「它們可能比傳統的哺乳動物蛋白質來源更具可持續性,而且非常有營養。」

就像人造肉也分為人造動物蛋白和人造植物蛋白一樣,現在人造寵物肉類食品,也早就有植物蛋白的先行者了。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6

▲ Petaluma 推出首款植物性寵物食品

Wild Earth 此前已經推出人造植物蛋白的狗糧,這些食品源于亞洲的菌株,通過生物科技和發酵工藝制造植物蛋白,再變成了狗狗們的食物。

植物蛋白狗糧品牌 V-Planet 的産品已經在 10 多個國家賣得風生水起,它們的狗糧是 100% 由純素食非轉基因成分制成,包括豌豆、燕麥粉、糙米、馬鈴薯等,能給狗狗全面的營養。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7

▲ 圖片來自:V-Planet

不過現階段植物蛋白寵糧賣得并不多,首先植物蛋白人造肉味道比不上動物蛋白人造肉,而且就 Wild Earth 的産品價格看,它也比傳統的寵糧貴了三四倍。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人造肉類寵糧的公司們,都有着同樣的一個宣傳口号——除了讓寵物吃得更安全、健康、優質,還能為環保做極大貢獻。

畢竟畜牧業會對氣候變化産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全球暖化的主因,除了工業廢氣排放,畜牧業也占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 18%。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8

盡管吃人造肉顯然對環保有益處,但是,不能為了環保而損害動物本身的營養需求,它們并不像人類,可以有更多樣的選擇。

Because Animals 創始人 Falconer 一直以來也是動物保護者,她自己已經多年素食,但從未讓動物們不吃肉,「因為貓本身是食肉動物,狗是雜食動物」。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19

▲Shannon Falconer 和 Joshua Errett,以及他們救下的貓 Frankie. 圖片來自:Because Animals

所以他們通過持續多年的研究,終于讓動物細胞培育的寵物人造肉成為了現實。

現在,人們把寵物也當成自己的家人,當越來越多人想過更環保的生活時,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寵物追随。

寵物吃的人造肉正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不過在它普及之前,還需要通過監管部門檢驗批準,來看看這些品牌方所宣傳的安全和健康,是否真的安全和健康。

總的來說,寵物吃人造肉,和人類吃人造肉所擁有的好處和面臨的問題,其實相差無幾。

米老鼠素肉(世界首款人造老鼠肉來了)20

▲ 圖片來自:Because Animals

接下來,除了給貓咪吃的人造鼠肉,還有狗狗祖先吃的動物——人造兔肉即将面世。

人們将終于可以在屠刀對準可愛的小白兔時,拿出人造兔肉溫柔地阻止:

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