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山中趣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養牛犁地,春種秋收,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聊起山中趣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養牛犁地,春種秋收。
時入初冬,黎平縣德鳳鎮勇寨村的楊秀文夫婦依然勤快忙碌,割草喂牛、翻田備冬、挑糞肥田……
負擔着3個孩子讀書,43歲的楊秀文一家屬于村裡的低保戶,仍然住在吱吱呀呀的木房裡。
兩口子都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戀着一畝三分地,戀着山水老家園。地無三尺平,耕種靠牛勤。楊秀文年年這麼勞作,唯有今年賺錢最多。
種植紫糯谷9畝,收稻谷6700斤,每斤3元,收入2萬元;喂兩頭牛,産小牛犢一頭,加上牛增長的體重,可計收入1萬元;出售稻田魚300斤,每斤25元,收入7000餘元;出售70多隻稻田鴨,每隻70元左右,收入約5000元。四項相加,毛收入超過4萬元。
9畝紫糯谷,是楊秀文成為“貴州有牛複古農業合作社”的社員後,按訂單種植的。合作社不僅提供種子,還先付了每畝300元的增收保證金。合作社承諾:隻要農戶按要求種植,收益保證在普通水稻的1.5倍以上。
“堅持住呵,少打除草劑,少施化肥和農藥。”
說這話的人,名叫楊正熙,是合作社的負責人,曾任黎平縣科技局黨委書記。2012年,他主動要求作為科技特派員到農村創業,搜集保護本地特有的、近乎失傳的稻種,并成立了黎平縣地方農業物種場。
紫糯谷就是楊正熙收集的特色稻種之一。2014年,在自己示範種植的同時,楊正熙與幾戶養牛的農民協商,種植他免費提供的紫糯谷,他按每市斤2.5元的價格收購。幾戶膽大的農戶半信半疑跟着種植了。
當年收獲的3萬斤紫糯谷,加工後經騰訊基金會包裝銷售,被一搶而光。
他給稻谷取了個好聽的名字,“有牛米”。江蘇商人夢繁茂認識楊正熙後,一拍即合,合作成立了有牛複古農業合作社,負責種植事宜。并成立了貴州侗之源農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攻銷售。
楊正熙最自豪的是今年春節前李克強總理到黎平考察市場時,看到了“有牛米”,還問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我回答,這米是山裡的鄉親靠牛耕種出來的,是生态米,比有機米還牛!”
按傳統古耕方式種植的“有牛米”,去年每公斤價格賣到30元,比普通種植方式畝産值高出近10倍。今年,全縣上千農戶跟随楊正熙種植。如今,40萬斤紫糯谷已收購完畢,等待包裝出售。
“産品早就訂光了。品嘗過的親朋,一緻‘好評’。”夢繁熙介紹,這種紫米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屬于堿性大米,在江浙滬一帶很受歡迎。産品已銷售到凱萊大酒店等高端酒店。在一些酒店,甚至是作為“菜品”端上台面。
夕陽西下,楊秀文牽着牛兒走過田地。如同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講述着山裡的新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