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比郭沫若大11歲,兩人就像雙子星,照亮着文壇。不過頗有意思的是,兩人曾因創作理念的不同互掐了多年。中間的曲折,本期就不和大家贅述了,畢竟兩位都已不在,曾經的恩怨和是非我們作為局外人和後輩,本就沒有資格去說什麼。
不過兩位的詩我們倒是可以帶着敬意來比較一番,雖然和魯迅不合,但郭沫若卻曾模仿過魯迅寫詩。1931年,魯迅寫了一首名為《無題》的七言律詩,6年後,郭沫若在回國時忍不住依魯迅原韻模仿了一首名為《歸國雜吟》的七律。小編一直認為魯迅的詩作水平明顯要高一籌,這兩首詩放在一起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高下立判。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無題》
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将雛鬓有絲。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缁衣。
《歸國雜吟》
又當投筆請纓時,别婦抛雛斷藕絲。
去國十年餘血淚,登舟三宿見旌旗。
欣将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
四萬萬人齊蹈勵,同心同德一戎衣。
第一首是魯迅先生的大作,第二首出自郭沫若之手,直接用的是魯迅的原韻。魯迅寫此詩時正藏身于花園莊,那是一段最艱難的時光,他的好友柔石等人已遇害,所以他内心一腔悲憤,詩也寫得深沉而又令人動容。而郭沫若先生作為一位鬥士,在回故土途中寫下的這首詩自然是慷慨激昂,充滿了感染力,在當時受到了不少好評。
先來看魯迅先生的詩。郭沫若和魯迅鬥了多年,卻也不得不對這首詩服氣,他的評價是:“唐人風韻,哀切動人,可稱絕唱”。詩的首聯由長夜下筆,自己鬓發斑白卻還要帶着妻兒出走至此,其中的苦楚作為丈夫和父親,隻能自己在長夜慢慢體會。次聯将現實和夢境相結合,夢中仿佛看見母親為自己落淚,醒來眼前卻是城頭不斷變化的旗号。之所以強調春夜,是因為春天本是美好的季節,這是以樂景襯哀情;之所以強調夢中慈母淚,是将個人悲與喜融于時代中,這也就為後兩句作好了鋪墊。
頸聯和尾聯,是全詩最妙的部分。頸聯是悼念逝去的友人們,他們的努力正是為了讓像自己這樣的人能一家團聚,正是為了改變“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局面,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先生用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生活體驗來襯托志士們的偉大,可謂妙筆。最後的尾聯與首聯遙相呼應,寫好的詩無處發,眼前隻有清冷的月色相伴。
縱觀魯迅這首詩,無論首聯和尾聯的景色描寫,還是中間兩聯的抒情,都意境深沉。作為一首現代人寫的七律,這首詩的水準之高令人佩服。而郭沫若的詩其實寫得也是不錯的,卻輸在了兩個地方:
首先,是意境的渲染。沒有寫景,通篇抒情,則少了許多曲折。當然作為一首現代人寫的七律,這樣寫法在現代詩中倒是常見,卻終究并沒有多少古韻。
其次,同樣是哀悼志士們,魯迅用的是“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郭沫若用的是“欣将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看上去單個字眼是大氣了不少,但卻淺率了許多,整體呈現出的感染力反而不如魯迅。這其實考驗的是遣詞的能力,在這一點上郭先生還是輸了。
當然品詩本就是很個人的事,大家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以上隻是小編個人對詩作本身表達的看法,對郭沫若先生詩中體現出來的精神本人是十分敬佩的。在那樣的年代,正是因為有了許多像魯迅和郭沫若這樣的文人,再加上無數的志士們,我們才會有如今的歲月靜好,不是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