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手架細部加強構造
1、洞口連牆對拉構造
洞口拉結細部做法:
架體小橫杆延長作為連牆杆,a為800 mm或1050 mm(懸挑式腳手架為800 mm,落地式腳手架為1050 mm),連牆杆外露洞口≥100 mm。在連牆杆上,内外牆各附加一根鋼管,用扣件連接,小橫杆兩端分别外露洞口各≥100 mm。進入裝修階段,牆體需加設成品保護。
2、連牆件抱柱構造
柱子拉結細部做法:
在個别位置無法兩步三跨設置連牆件時,采用抱柱補強措施。在架體上附加一根連牆杆,延伸至柱子一側,在柱子另外三個側面附加三根小橫杆,用扣件與連牆杆連接,形成環抱。鋼管外露長度≥100 mm。
3、抛撐構造
說明:
1. 此構造用于建築物柱距較大、層高≥5 m等,連牆件設置不能滿足兩步三跨要求的情況。
2. 搭設抛撐時,抛撐采用通長杆并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腳手架上,與地面的傾斜度為45°~60°。
3. 普通腳手架開始搭設立杆時,也應每隔六跨設置一根抛撐,直至連牆杆安裝穩定後,方可根據情況進行拆除。
4、層高過高、柱距過大時連牆件構造
格構柱細部做法:
當層高過高、柱距過大時可增設格構柱,格構柱截面尺寸宜為460 mm×460 mm,鋼格構為4根150 mm×150mm×12 mm角鋼及綴闆焊接而成,每隔兩步三跨設置一根鋼管作為連牆件。主體混凝土澆築時,應設置格構件預埋件。
5、外架内防護構造
外架填芯杆細部做法:
架體與建築物的間隙應小于150 mm,間隙超大時,可充分利用靠牆一端的橫向水平杆合理外伸(不應大于架體寬度的40%,大于400 mm時應增設填芯杆),每層應采取鋪設鋼笆片、挂設安全兜網等防護措施,使架體與建築物的間隙滿足要求。
1. 鋼笆片:架體與建築物的間隙大于400 mm時則需要使用鋼笆片措施。
2. 安全兜網:架體與建築物的間隙為150~400 mm時則需要使用安全兜網措施。
6、剪力牆處連牆件構造(方法一)
牆體拉結細部做法:
在剪力牆上預埋Ф 60 mm PVC管,a為800 mm或1050 mm (懸挑式腳手架為800 mm,落地式腳手架為1050 mm),通過預埋管拉通一根連牆杆與架體連接。
在連牆杆上,内外牆各附加一根鋼管,用扣件連接。小橫杆外露長度≥100 mm。
7、剪力牆處連牆件構造(方法二)
說明:
1. 外架連牆件分為兩種:預埋式和穿牆式。
2. 混凝土澆築前将預埋件埋入剪力牆或梁内(或設置穿牆螺栓孔),剛性連接件焊接螺母的一端套入預埋件(或穿牆螺栓),另一端通過扣件與腳手架立杆固定。
8、外架水平防護構造(軟挑、硬挑)
說明:
1. 搭設軟挑時,軟挑采用通長杆并用旋轉扣件與腳手架連接作為斜撐杆,斜撐杆與外架傾斜角度為45°~60°,每兩跨設置一道斜撐杆,斜撐杆頂部設置兩道防護與外架連接,上下分别是密目安全網和水平兜網。
2. 圖中未标注的鋼管規格均為Ф 48.3 mm×3.6 mm ,硬防護棚與外架分别獨立,不得通過任何杆件進行連接。懸挑鋼管每1.5 m設一根,懸挑長度約5m (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并經計算調整),内側端部用倒U形預埋件固定于水平面。
3. 硬挑安全防護底層鋼管橫鋪在懸挑鋼管上,間距500 mm。底層鋼管上鋪滿鋼笆片和安全網形成防砸棚的底面,每4.5 m設置一道剛性連接,端部與預埋在梁内的鋼管采用扣件連接,每4.5 m設置一道柔性連接,端部與預埋在梁内的錨環拉結。
4. 設置軟挑安全防護棚時,若遇台風天氣,應收回并拆除安全網。設置硬挑安全防護棚,應因地制宜,綜合考慮防護需要及防台風措施。軟挑安全防護棚做法示意圖硬挑安全防護棚做法示意。
二、落地式腳手架底部構造
落地腳手架底部做法:
1. 落地式腳手架基礎為回填土時,可采取兩種做法,分别為12号槽鋼底座和3000 mm×200 mm×50 mm木墊闆底座。
2. 落地式腳手架設置在地下室頂闆上時,可使用150 mm×150 mm×6 mm鋼闆底座 (詳見鋼闆底座圖示)
三、懸挑式腳手架
1、懸挑式腳手架“四新”構造
方便檢查鋼絲繩是否松動,當末端鋼絲繩弧度有減小時,說明該鋼絲繩繩卡松動,需對卡扣重新排查并擰緊。
在型鋼腹闆焊接拉鈎,鋼絲繩直接拉在拉鈎上,鋼絲繩在受力時不易滑動,不易磨損,提高安全性能。
鋼絲繩與拉環之間設置“雞心環”,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可減少鋼絲繩與拉環之間的磨損,提高安全性能。
在型鋼上增設可移動立杆套件,便于安裝和調節立杆間距,避免定位筋在鋼梁焊接時損傷型鋼。
2、懸挑式腳手架轉角處三角支撐架構造
3、懸挑式腳手架底部封閉構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