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考語文語句的銜接與排序練習

中考語文語句的銜接與排序練習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02 18:26:21

中考語文語句的銜接與排序練習?第16講 解詞譯句文言詞語分實詞和虛詞兩大類,中考以考查實詞為主,虛詞次之實詞的考查集中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幾個考點虛詞考查量少且集中在幾個常見的虛詞上初中階段常用的文言虛詞主要有:之、其、而、以、于、為、也、乎、夫、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之、其、而、以、于而翻譯句子,實際上也是考查對關鍵實詞、虛詞的理解和運用,是對詞語綜合運用的考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考語文語句的銜接與排序練習?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語文語句的銜接與排序練習(中考語文複習臨門一腳)1

中考語文語句的銜接與排序練習

第16講 解詞譯句

文言詞語分實詞和虛詞兩大類,中考以考查實詞為主,虛詞次之。實詞的考查集中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幾個考點。虛詞考查量少且集中在幾個常見的虛詞上。初中階段常用的文言虛詞主要有:之、其、而、以、于、為、也、乎、夫、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之、其、而、以、于。而翻譯句子,實際上也是考查對關鍵實詞、虛詞的理解和運用,是對詞語綜合運用的考查。

1.字詞理解的方法

(1)擴詞法。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給單個的文言字詞組詞,把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注意擴詞要結合具體的語境。

(2)積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學的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一詞多義詞積累起來,以便自如地理解運用。

(3)揣測法。有些文言字詞,用擴詞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隻能聯系上下文揣測其意義,這種方法切忌脫離文本,毫無根據地随意猜測。

2.文言句子六字翻譯法:對、換、留、删、補、調

(1)對,就是對譯,逐字逐句落實。如:

鄭 人使我掌 其  北門之管。

│ ││││ │   │││

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的北門的鑰匙。

(2)換,就是用現代詞語替換古代詞語。如上句中的:使—讓;其—他們的;管—鑰匙。“換”和“對”雖然都是把單音節詞變成雙音節詞,但“換”成的雙音節詞中沒有原詞的語素。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詞彙和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年号、政區名、典章制度、度量衡名稱以及古今意義不變的詞語等。如:“趙惠文王十六年”,就可照錄不譯。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虛詞。有些文言虛詞在句中隻起語法作用,在翻譯時不必也不能翻譯,隻要不影響語氣,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發語詞、在句中表順接的一些連詞、隻起結構作用(補充音節、表示停頓)的助詞等,均可略去不譯。如:“夫戰,勇氣也”,“夫”是句首發語詞,有引起議論的作用,“也”是句末助詞,表判斷語氣,現代漢語中沒有相應的詞來表示,就可省去不譯。

(5)補,就是補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如:“我從而師之”,“從”後省略了賓語“之”,翻譯時要補上,譯為“我跟從(他),并且向他學習”。

(6)調,就是調整語序。如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主謂倒裝等,在翻譯時就要把這些倒置的成分調整過來,使之符合現代漢語語法。如:“古之人不餘欺也”是個賓語前置句,應為“古之人不欺餘也”,譯為“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啊”。

3.翻譯的步驟

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4.文言句子翻譯的基本要求:信、達、雅

“信”就是要忠于原文的内容,不随心所欲,抛開原文,憑空編造。

“達”就是要通順流暢,不要使句子文白夾雜。

“雅”就是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規範,在準确傳達原意的基礎上,盡量使語句生動優美。

 (2015·鄂州)閱讀下面兩篇短文,完成後面的題目。

【甲】曹刿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将戰,曹刿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左傳》)

【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鎮戎軍日①,嘗出戰小捷,虜兵②引去。玮偵虜兵去已遠,乃驅所掠牛羊辎重③,緩驅而還,頗失部伍④。其下憂之,言于玮曰:“牛羊無用,徒縻⑤軍。不若棄之,整衆而歸。”玮不答,使人候。虜兵去數十裡聞玮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玮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虜軍将至,迎使人謂之曰:“蕃軍遠來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請休憩士馬,少選⑥決戰。”虜方苦疲甚,皆欣然,嚴軍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馳矣。”于是各鼓軍而進,一戰大破虜師,遂棄牛羊而還。徐謂其下曰:“吾知虜已疲,故為貪利以誘之。比其複來,幾⑦行百裡矣,若乘銳便戰,猶有勝負。遠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⑧不能立,人氣亦闌⑨。吾以此取之。”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

【注釋】 ①知:主管。鎮戎軍:地名,今甯夏固原,宋時邊地重鎮。日:……的時候。②虜兵:敵軍。③辎重:軍用器械、糧草、營帳等的統稱。④部伍:兵士的隊伍行列。⑤縻(mí):束縛。⑥少選:一會兒。⑦幾:接近。⑧痹:麻痹。⑨闌:殘,盡。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公将鼓之 不若棄之

B.可以一戰 故為貪利以誘之

C.乃入見 乃止以待之

D.戰于長勺 言于玮曰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小惠未徧(      )

(2)神弗福也(      )

(3)玮偵虜兵去已遠(      )

(4)玮又使人谕之(      )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思路點撥】 第1題考查的是對文言虛詞的掌握情況,考查的四個虛詞都是常見的。A項“之”的用法不同,前句是動詞“鼓”的後綴,無意義;後句作代詞。B項“以”前句是“憑借”的意思,後句是用“來”的意思。C項“乃”都是“于是”的意思。D項“于”前句是“在”的意思,後句是“對”的意思。第2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實詞的掌握情況,我們常用的是擴詞法,再聯系所學過的文言文,調出自己的積累。(1)通假字考查,“徧”通“遍”,遍及,普遍;(2)詞類活用考查,“福”是名詞用作動詞,“賜福,保佑”;(3)古今異義詞考查,“去”意思為“離開”;(4)文言實詞考查,“使”即“派遣”。第3題是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我們回顧文言文翻譯“六字訣”:對、換、留、删、補、調。本題隻要“對、換、補”就可以了。準确的翻譯應該是“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時勇氣減弱,到第三次擊鼓時勇氣已經枯竭了”。

【參考答案】 1.C 2.(1)通“遍”,遍及,普遍 (2)賜福,保佑 (3)離開 (4)派遣 3.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時勇氣減弱,到第三次擊鼓時勇氣已經枯竭了。

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含義。

(1)遂逐齊師 ________

(2)公問其故 ________

(3)望其旗靡 ________

(4)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點虛詞的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吾以此取之

B.登轼而望之 遂棄牛羊而還

C.小大之獄 遠行之人

D.其鄉人曰 徐謂其下曰

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