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香港有兩個大動作演員是誰

香港有兩個大動作演員是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0:37:06

香港有兩個大動作演員是誰(香港有兩個大動作)1

(一)

這個國慶,香港很不平靜。

至少兩個大動作,讓人感慨萬千。

一個是中聯辦領導們國慶不休息,集體下基層,很多細節,雖然不完整,但看了還是很感人。

細節一。

在九龍旺角的“籠屋”,中聯辦主任駱惠甯就很感慨,說:親眼見到這麼擠迫的居住條件,心情十分沉重。“安居”才能“樂業”,住房問題已成為香港最大的民生問題。

在基層社區,他還大家坐下來交談,說:“中聯辦不僅重視社會各界代表性人士意見,更重視直接聽取基層市民呼聲。”

請注意,這個“”。

香港有兩個大動作演員是誰(香港有兩個大動作)2

細節二。

“真沒想到會有人來看我,原來還是有人關心我的。”當中聯辦副主任陳冬來到九龍深水埗居民林女士家時,林女士感動到近乎哽咽。

“中聯辦七領導走訪香港住房困難市民,有市民哽咽:原來還有人關心我”,這句話也成為很多媒體的标題,看了真讓人淚目。

細節三。

在深水埗南昌街另一住戶,聽到75歲的劉先生的困難後,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安慰:“雖然一次走訪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可以了解基層困難,聽到真實聲音,在舉國歡度國慶的日子裡,不能忘了香港基層市民。”

“中央領導好啊,‘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提法太對了。”劉先生說,中央派你們來關心我們,替我們考慮,我們很高興很踏實。

細節四。

尤其讓我感動的,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甯的一句話。作為媒體人出身的女領導,她這次探望的是九龍劏房住戶蘇女士。

新聞介紹,蘇女士一家租住的劏房,不到20平米,還是由一套房分隔出來的3間中的最大間,另外2戶還住着3個人,面積更小。廁所是沒有窗戶的“黑廁”,可以聞見樓下餐廳排上來的油煙。

盧新甯輕輕摟住小朋友感歎,“讓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長大,實在太對不起他們了。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能盡快徹底告别劏房。”

實在太對不起他們了!

發自内心,卻又震人心魄。

還有多位中聯辦領導,也有很讓人感動的行動,就不一一叙述了。

看到很多網友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們的優良作風去了香港。

什麼優良作風?

密切聯系群衆。

這有多麼重要?

這其實是寫入黨章的:“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衆,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衆。黨風問題、黨同人民群衆聯系問題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問題。”

這說的是黨,但同樣适用于任何政府。

香港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地方,但長期存在這樣的民生難題,尤其是還有約20萬人,租住在損害人的尊嚴的劏房和“籠屋”裡。确實是很讓人痛心的。這尤其需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

所以,在“籠屋”探訪時,駱惠甯就說,“香港同胞的煩心事,始終牽動着中央的心。”他說,“必須加大力度解決住房問題”既是中央的關切,也是廣大市民的期盼。

這次中聯辦領導國慶不休息,集體下基層,活動就命名為“落區聆聽 同心同行”,我相信,還是産生了很大的反響,尤其是對最基層的民衆。

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距離,就是心與心的距離。

深入群衆,密切聯系群衆,真正替群衆着想,有什麼疙瘩還解不開呢?有什麼問題還解決不了呢?

所以,這次探訪中,駱惠甯有一句話,很意味深長的。

他說,香港解決住房問題,雖涉及土地、規劃、投入等具體問題,但最根本的、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發展為了誰的問題,隻要牢固确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具體問題是可以逐步解決的。

請注意,最根本的,發展是為了誰?

“一國兩制”的香港,确實要好好反思。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香港有兩個大動作演員是誰(香港有兩個大動作)3

(二)

痛定思痛,特區政府也在行動。

10月6日,我們還在放假,林鄭月娥發表了任期内最後一份施政報告。

最大的新聞,就是香港将建設北部都會區。

這個未來的宜居宜業宜遊的北部都會區,将覆蓋與深圳接壤的元朗區和北區,占地面積約300平方公裡,以此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未來人住在哪裡?

根據規劃,北部都會區,最後總住宅數,将達905000至926000套,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都會區内的工作崗位,将由現在的11.6萬大幅增加至約65萬,包括15萬個創科産業的相關職位。

香港格局将為之一大變。

當然,香港人最關心的,還是住房問題,也不僅僅是北部都會區的住房問題。

按照《施政報告》,未來10年,通過盤活現有土地、填海造陸、收回土地等多種舉措,特區政府将增加土地供給,興建更多住房。

确實,哪怕在香港,房子也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但認識到這一點,也是不容易的,也意味着突破重重阻礙。

很感人的一個細節。在《施政報告》結語時,林鄭月娥說,在總結五年任期内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的這一刻,她想說幾句感性的話。

4年多前就任特區行政長官,深感任重道遠,既是我公務生涯内最大的榮耀,也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戰。上任不到兩年,(我)就因“修例風波”、社會暴亂、外部勢力不停粗暴地幹預香港事務、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而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支撐着我排除萬難的動力,來自中央永遠是特區堅強後盾的諄諄囑咐、我在就職時承諾為香港市民一直護航的不變初心,和我的家人……【說到此處,林鄭月娥語帶哽咽。她停了一下,繼續說】(家人的)無限信任……及默默支持。

确實很不容易,這中間,有一些香港人的不理解,甚至各種抹黑攻擊,還有美國的制裁,不僅僅是對她本人的制裁,還有對她家人的制裁……

但好在撥雲見日,香港正在回歸清朗。

用她自己的話說,香港在國家安全和選舉制度雙重保障下,已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确軌道,她比任何時候都對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國家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她還期盼,香港可以培育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對社會有承擔的新一代,薪火相傳。

香港有兩個大動作演員是誰(香港有兩個大動作)4

東方之珠,東方之珠。

以前,我們似乎隻知道香港的光鮮和繁華;

過去幾年,我們也看到了香港的種種不堪;

好在,經曆風波,香港正在翻開新的一頁。

但教訓也是深刻的。

歸根到底,還是發展為了誰的問題。

不管是香港,還是哪裡,永遠勿忘人民。

永遠不要忘記,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最後,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中聯辦領導們,國慶能在香港集體下基層,我們各級官員,是不是也可以多學習?

真正的下基層,聽百姓疾苦,為百姓辦實事。

可以預料的,這樣做下去,香港的明天,肯定會更好,我們的群衆基礎,肯定會更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