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生态美育”的實踐探索者,以情為紐帶,以生活為源泉,憑借多維的課堂教學來創設“和美”的學習情境,“樂美”的師生關系,“趣美”的作品表達,集“小美”于“大美”,以美潤心,以美啟智,大美于心,加強藝術品鑒與傳承,使每一個孩子在創作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她就是信陽市浉河區第五小學美術教師吳婷婷。如果用顔色來描繪秋天,那應該是橘色,如果用顔色描繪吳婷婷,那一定是五彩斑斓的,工作21年來,吳婷婷在業務上嚴格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力争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一個人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吳婷婷在大學裡學的是美術教育,畢業後如願來到了信陽市浉河區第五小學擔任美術老師,她慶幸能從事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也很慶幸能來到學校與衆多優秀的老師共事,是學校培養了自己,激勵其不斷進步。
多年來,在教育教學及個人專業成長上的不懈努力,讓她的課堂成了孩子們的期待。每天清晨,你總能看到她微笑着走進校園,和孩子們熱情地問好;每一節課,你總能聽到她清新生動的教學,讓課堂成為孩子們的歡樂場;每個課間,你總能發現她和孩子們親切地交談,快樂寫滿了孩子們的臉龐……
在教學過程中,吳婷婷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關注每一位學生,與關注每一位學生發展。“美術創作是一種情感的表達,當你懷着愉悅的心情,你在美術創作中也能夠體驗到快樂。”作為一名美術老師,吳婷婷有着自己的教育觀念,她認為應該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大,對于他們來說,有一項興趣是一件幸事。如果學生能夠通過畫畫來表達自己,情緒能夠通過畫筆得到釋放,可以起到減壓的效果,從而更有利于學業的提升。”
在教育工作中,吳婷婷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水平,多方收集資料精心備課,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在欣賞不同題材和風格的藝術作品的過程中,感受美,鑒賞美,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使學生對美術更加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吳婷婷也不斷嘗試将美術課堂與家鄉資源有效結合起來,并獲得了學校認可,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設計其他藝術課程,帶領學生獲得各項活動獎項。
擔任美術老師的吳婷婷還同時兼任學校保健員,每天不僅要備課教學還要注意學校衛生健康問題,多了一份職業就多了一份責任。因為職業的原因,吳婷婷陪伴自己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面對孩子的抱怨,她表示,這都沒有辦法,學校裡還有一群孩子在等着我,他們需要我。
多少年春秋,多少載風雨,她堅定執着地行走在自己教育事業的征途中,沒有半點懈怠,沒有半點退縮,有的隻是滿腔的熱情,全心的付出。她始終站在教育這塊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個甜美的夢,她永遠是孩子們心中最美的畫!
(本文轉載于【信陽訊】,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标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