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關于夏至的習俗特點

關于夏至的習俗特點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2-12 19:07:17

關于夏至的習俗特點(6月22日夏至解暑多吃苦)1

【夏至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确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我國古代将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丌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我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産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遊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裡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确的認識。

夏至前後,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揚花,田間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濕潤灌漿,幹幹濕濕,既滿足水稻結實對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氣養根,保證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話說:"夏種不讓晌",夏播工作要抓緊掃尾,已播的要加強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後應及時間苗定苗,移栽補缺。夏至時節各種農田雜草和莊稼一樣生長很快,不僅與作物争水争肥争陽光,而且是多種病菌和害蟲的寄主,因此農諺說:"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下毒蛇咬。"抓緊中耕鋤地是夏至時節極重要的增産措施之一。棉花一般已經現蕾,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要注意及時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區要做好田間清溝排水工作,防止澇漬和暴風雨的危害。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内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

過了夏至,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産因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迅速滋長蔓延而進入田間管理時期,高原牧區則開始了草肥畜旺的黃金季節。這時,華南西部雨水量顯著增加,使入春以來華南雨量東多西少的分布形勢,逐漸轉變為西多東少。如有夏旱,一般這時可望解除。近三十年來,華南西部6月下旬出現大範圍洪澇的次數雖不多,但程度卻比較嚴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準備。夏至節氣是華南東部全年雨量最多的節氣,往後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出現伏旱。為了增強抗旱能力,奪取農業豐收,在這些地區,搶蓄伏前雨水是一項重要措施。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夏至習俗】

北京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面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于因寒涼而損害健康。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面館人氣很旺。無論面館的四川涼面、擔擔面、紅燒肉面還是炸醬面等等,各種面條都很“暢銷”。

紹興

舊時,在浙江紹興地區,人們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而紹興地區龍舟競渡因氣候故,明、清以來多不在端午節,而在夏至,此風俗至今尚存。

無錫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馄饨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馄饨,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漠河

漠河縣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縣份,由于緯度高,使漠河地區在夏季産生極晝現象,時常有北極光出現,因此人們稱漠河縣為“中國的不夜城”、“極光城”。漠河白夜産生在每年夏至前後的9天中,即6月15日—25日,此時漠河多出現晴空天氣,是人們旅遊觀光的最佳季節。因此,自1989年以來,漠河縣把“夏至”定為旅遊節,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鎮及北極村進行。每當夏至到來便有數萬人到北極村歡度夏至節。

山東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稭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

嶺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據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到今。“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隻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于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如今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家戶戶在夏至日殺狗的景緻今天已不複存在。然而,家家戶戶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

關于夏至的習俗特點(6月22日夏至解暑多吃苦)2

【夏至養生】

夏至陽氣最旺,生要注意保護陽氣。在《素問·四氣調神大夏至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不要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要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洩。

嵇康在《養生論》中談到對夏季炎熱的保養:“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這就是所謂的心靜自然涼”,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夏季炎熱,宜晚睡早起,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複疲勞之感。适當的運動也是夏季養生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條件好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空氣十分潮濕,冷、暖空氣團在此交彙,并形成一道低壓槽,形成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适,一些蚊蟲繁殖速度迅速,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繁殖。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潔淨,盡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夏至最佳時令飲食——苦瓜

苦瓜是葫蘆科植物苦瓜的果實,因其具有特殊的苦味而得名。苦瓜又叫做涼瓜、癞瓜。它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較高,是藥食兩用的食療佳品。我國各地均有生産,一般多被作為蔬菜栽培使用。在夏季所産的瓜果中,苦瓜雖然味苦,但由于其苦味清香,食後回甘,并有清火消暑功能,而且有提高食欲的特殊作用,所以受到人們的歡迎。

中醫學認為,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肝經,有清熱祛暑、明目解毒、利尿涼血等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作用,适宜夏季煩熱、口渴多飲、中暑發熱等病患者服食。

現代醫學認為,苦瓜的營養成分較多,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鉀、鈉、磷、胡蘿蔔素、尼克酸、硫胺素、抗壞血酸等。此外,還含有粗纖維、苦瓜素、苦瓜苷等物質。苦瓜中維生素含量尤其高,比絲瓜、菜瓜等高10~20倍。人每天隻要吃100克生苦瓜,就可獲得其全天所需要的維生素C,可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苦瓜中的苦瓜苷和苦味素能增進食欲,健脾開胃。苦瓜中蛋白質成分及大量維生素C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細胞具有殺滅癌細胞的作用。苦瓜汁含有類似奎甯的蛋白成分,能加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臨床上對淋巴肉瘤和白血病有效。

還有,苦瓜的新鮮汁液含有苦瓜苷和類似胰島素的物質,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能夠預防和改善糖尿病并發症的作用。苦瓜種子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以抑制癌細胞所分泌出來的蛋白酶,阻止惡性腫瘤生長。

另外,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譽為“脂肪殺手”,有較好的消脂減肥作用,可供減肥瘦身的朋友食用。

苦瓜雞片

材料:苦瓜200克,雞胸脯肉250克,雞蛋1個。紹酒、糖、醬油、鹽、雞粉各少許,蔥末、澱粉、水澱粉各适量。

做法:

1.将苦瓜去瓜蒂、去瓤,切成厚片,用鹽拌勻,腌一小會兒,放入開水鍋中燙一下,撈出瀝幹水分,待用;

2.将雞胸脯肉洗淨,切成片,用少許醬油、雞蛋清、澱粉拌勻;

3.炒鍋置中火上,放入适量油燒至溫熱,放入雞片,滑散至變色,撈出瀝幹油。炒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蔥末炒香,下苦瓜片略炒,加入醬油、糖、雞粉和2湯匙水,用水澱粉勾芡,倒入炒好的雞片,炒勻後即可出鍋。

鳳梨苦瓜雞

材料:苦瓜、新鮮鳳梨、香菜梗、雞腿、檸檬、紅蔥酥、鹽、胡椒

做法:

1.将苦瓜切半、去囊,放入水中煮後,以冰塊冰鎮;取出後切成長片狀;

2.雞腿去皮放入水中煮(取代電鍋蒸造成的堅硬肉質)約20分鐘,取出冷卻後,将雞腿肉拔絲;

3.香菜去葉,将梗切段;新鮮鳳梨切成三角塊狀;檸檬擠汁;

4.将苦瓜、拔絲雞肉、鳳梨放入碗中;拌入紅蔥酥、香菜梗;添加鹽、胡椒及檸檬汁充分拌勻之後即可食用。

關于夏至的習俗特點(6月22日夏至解暑多吃苦)3

苦瓜蘋果汁

材料:苦瓜一條,碳酸蘋果汁一瓶

做法:

1.把苦瓜削成薄片狀,放到一個大容器裡(削苦瓜一定要薄,這樣苦瓜才不會苦);

2.接下來,把碳酸蘋果汁一口氣倒進容器裡,一定要快;

3.用最快的速度給容器包上保鮮膜,不能讓飲料的氣跑光;

4.将飲料放入冰箱裡冰鎮,随時喝随時拿。

苦瓜滑蛋

材料:苦瓜1條,雞蛋2個。鹽、昧精各适量

做法:

1.苦瓜剖開,去籽,切成片,用鹽腌5分鐘;

2.擠去汁水,打入2個雞蛋,加味精攪散,下鍋炒熟即好;

雙菇苦瓜絲

材料:苦瓜、香菇、金針菇、姜、醬油、糖、香油

做法:

1.将苦瓜順絲切成細絲,姜片切成細絲;香菇浸軟切絲,金針菇切去尾端洗淨;

2.油爆姜絲後,加入苦瓜絲、香菇絲及鹽,同炒至苦瓜絲變軟;

3.将金針菇加入同炒,加入調味料炒勻即可食用。

冰鎮梅汁苦瓜

材料:苦瓜、姜、香菜、腌制的梅子、梅汁

做法:

1.将苦瓜切半、去囊;放入水中煮後,以冰塊冰鎮,再将苦瓜切成長片狀;

2.香菜切碎末、姜切絲;

3.将姜絲、冰鎮過的苦瓜、香菜末、梅子放入碗中,淋上梅汁後均勻攪拌,并置入冰箱腌2小時;

4.從冰箱取出,倒入盤中再次攪拌後即可食用。

溫馨提示:苦瓜熟食性溫,生食性寒,脾虛胃寒者不要多吃,也不要生吃,可以與熱性食物搭配食用,如與辣椒一起清炒。另外,孕婦慎食。

關于夏至的習俗特點(6月22日夏至解暑多吃苦)4

【夏至詩詞】

盛夏烈日炎炎,人們也文思泉湧。有關“夏至”的節氣聯造語自然,精巧别緻,如“夏至有雷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清明高粱小滿谷;芒種芝麻夏至豆”。有的謎語,謎面是“夏至”?打一成語,謎底——地久天長。其實,“夏至”真與成語“杯弓蛇影”有緣。

漢代

漢朝應劭在《風俗通》中記載:“杜宣夏至日赴飲,見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飲。酒後胸腹痛切,多方醫治不愈。後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後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夏至”也是詩人們的詠吟對象,唐朝權德輿《夏至日作》,“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唐代

唐代韋應物《夏至避暑北池》雲:“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觞。”

宋代

宋朝張耒《夏至》詩:“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殺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幹雲樹,安得保芳鮮。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韪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驟來疾去的雷陣雨,由于降雨範圍小,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當代

當代詩人徐書信“在暑雨 ”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風暑坐台,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夏至歌謠】

一九至二九,扇子勿離手;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頂曬個透;五九四十五,乘涼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涼絲絲;七九六十三,夾被替被單;八九七十二,蓋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準備過冬衣。——夏九九歌

夏至諺語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

夏至

夏至三庚數頭伏

夏至有雷三伏熱

愛玩夏至,愛眠冬至夜

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至馄饨免疰夏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

芒種火燒天,夏至水滿田。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淋頭。

芒種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芒種雨漣漣,夏至火燒天。

芒種雨漣漣,夏至旱燥田。

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

芒種夏至常雨,台風遲來;芒種夏至少雨,台風早來。

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

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

芒種西南風,夏至雨連天。

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

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芒種火燒雞,夏至爛草鞋

愛玩夏至日,愛眠冬至夜

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生蟲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熱

夏至大爛,梅雨當飯

夏至無雨三伏熱

夏至馄饨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

夏至悶熱汛來早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

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

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夏至

夏至

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着割

夏至狗無處走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裡鋤一遍,賽過水澆園

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至雨點值千金

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

夏至東南風十八天後大雨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