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天下大亂,群雄并起,直至楚漢争霸。
得人才者得天下,劉邦向帳下謀士蕭何求才。
蕭何雲:“勝,不妄喜,敗,不惶餒,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軍。”
劉邦遂拜此人為上将軍,并擊敗項羽,終得四百年漢室江山!
此乃何人?
千古一人:淮陰侯韓信也。
01.少年嘗遍愁滋味
一身破爛行頭,但是那把不知道從哪裡撿的破劍從不離身,這少年帶着滿臉愁容,一直低着頭,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遊蕩着。
他滿腦子都在想自己的前程在何方,可是人就時這樣,越是迷茫時,越是想得多,心裡越是堵得慌。
肚子發出了“咕咕”聲響,他已經快兩天沒吃東西了。
一抹心酸,再次湧了上來,兩天前大娘的那句話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此刻間又像複讀機一樣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大丈夫有手有腳的,不能自食其力,我隻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求你報答?拉倒吧,你可别開玩笑了!”
眼眶有些發脹,他按了按太陽穴,準備向街邊攤販讨碗水喝,就當充饑了,不料他剛一擡頭,就撞上一堵“人牆”。
“瞎子沒長眼嗎?”
對方惡狠狠一把推開他,然後把手往胸前一抱,兇神惡煞地盯着他。
“對不住!大哥!”韓信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的土。
“呵!我說是哪條狗不長眼呢?原來是你小子啊!”
淮陰屠夫看着韓信撿起地上的破劍,小心的擦拭着,心裡閃過一念頭:
“哎喲呵!怎麼?想用你那把破銅殺了我啊?你說你一個臭要飯的,成天把劍佩在身上,你裝貴族啊!"
韓信沒有搭理他,繼續擦着劍。
淮陰屠夫走過去,從對方手裡奪過劍,狠狠扔在地上,大腳一蹬,踩在上面。
“看你長得人高馬大的,有本事過來拿!"
韓信瞬間怒火中燒,沖着屠夫吼道:“還給我!”
不過看樣子他今天真要和這孫子叫闆,還不一定能打赢,餓了兩天,雙腿發軟,怎麼打?
淮陰屠戶一臉得意地說道:“你小子就是個慫貨!今天你要想把劍拿回去,兩種辦法。要麼從我屍體上踏過去,要麼從老子地胯下爬過去。”
“你不要逼我!”韓信臉都氣綠了,不過人窮志氣還短,現在用在他身上一點不為過。
”怎麼?怕了?不敢殺他!呸!慫貨!“
這一幕突然讓我想起1000多年以後施耐庵《水浒傳》中的一個場景:
沒毛大蟲挑釁将門之後楊志,結果楊志一怒殺了牛二,同時自己淪為囚犯。成了囚犯的楊志,不久以後就被逼上梁山,徹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可周圍看熱鬧的人一個勁兒起哄,說出不少風涼話刺激他,看熱鬧不嫌事大,可是這一瞬間,韓信猶豫了。
殺了他?自己還得去坐牢呢?可沒有這麼傻,算了,忍一忍吧!
這一刹,南昌亭長和他老婆那副蔑視的臉色,漂洗大娘的那雙不屑眼神,還有一直以來衆人的白眼,似乎全都籠罩在他的上空,嘲笑他,辱罵他。
他神情恍惚,兩行清淚瞬間滑落,重重地跪在地上,屈身趴在地上,一寸一寸挪動身體。
周圍,笑成一團,尖酸刻薄的聲音混雜着,他卻一句都聽不見,因為在他心裡,隻有一個聲音:
不成功,便成仁!
02.當小混混遇上大混混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
是時,蒼穹破裂,日月無光,黑暗再次籠罩大地。
山河傾圮,草木成灰,四海之内沸騰如湯。此後的幾年裡,秦失其鹿,舊貴族,草莽揭竿而起,群雄競逐,攻戰殺伐連年不斷,萬千屍骨累計成山,無盡的腥風刮來,挂到了韓信這張早已被風雨侵蝕,粗糙黝黑的臉上。
小混混長大了,他依舊是改不了那臭毛病,蹭吃蹭喝。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被蹭的人不再是什麼鄉野亭長,漂洗大娘,而是大名鼎鼎的霸王項羽。
自從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也渡過淮河北上,韓信在遊蕩天下之時,一直告訴自己良禽擇木而栖,在衆多起兵造反的諸侯中,他選擇投奔了項梁,一直留在部隊,默默無聞。
項梁敗死後,又歸屬項羽,項羽終于讓他做了個郎中。
郎中的主要職責是負責項羽的夜間守衛工作,每次聽到項羽、範增、鐘離昧、龍且等大人物一起探讨軍國大計時,韓信就在旁邊執戟守衛。
久而久之,他越發覺得很喪,很不得志,為何?
因為戰略機密聽多了,他也湧現出不少計謀,于是他把這些想法傳給了項羽,但是項羽從不把他放在眼裡,或許在霸王的心裡:
“你一個值夜班的,字兒都不識幾個,還給我講怎麼帶兵打仗,什麼是兵法,這不瞎扯嘛!”
也罷也罷,造反的又不止你項羽一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韓信決定換個大腿抱抱,是時恰遇劉邦入蜀,韓信一溜煙跟随劉邦大軍,進入漢中地區,做起了倉庫管理員。
《世說新語》有句話叫“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非常聰慧有才華,長大了不一定優秀),反過來形容韓信非常妥當:“小時不佳,大而了了”。
韓信雖然從小招人讨厭,但是他頭腦聰明,即便是做個倉庫管理員也能想出花樣了。
韓信做劉邦的倉庫管理員,為了防止糧食在蜀中炎熱潮濕的環境下腐敗變質,于是想出把糧倉開設前後兩個門,把新糧從前門運送進去,把舊糧從後門運出來,從而使蜀中糧倉不再有變質浪費的現象,這就是成語“推成出新"的典故。
但是此刻的韓信,依舊沒太過鋒芒畢露,悄無聲有。
他還是覺得很喪,是時候該主動出擊了,那個叫蕭何的人,或許可以幫助他。
蕭何作為劉邦的後勤部長,一直盡職盡責地保障大後方的糧草供應,一個是倉庫管理員,一個是後勤部長,久而久之,韓信終于撩到蕭何的心,這下總算有機會跟着”大混混“吃香喝辣了。
可是兩個月過去了,蕭部長也沒個準信,難道劉大混混不準備用自己了,哎!一聲歎息聲起。
再說劉邦這邊,從長安到達南鄭,一連數十個大将逃走,他怒氣還未消褪,突聞帳外有兵來報:”蕭丞相也跑路了!“
劉邦簡直不相信自己耳朵,蕭何一走,幾乎斷了自己左臂,老蕭啊老蕭,原來你也是這樣的人!
接下來的兩日劉邦茶飯不思,輾轉反側,想不明白自己哪裡懈怠了蕭何……
兩天後,賬外一聲:“我蕭老三又回來了!”
劉邦喜不自勝奔出帳外,握住蕭何的手,“老蕭,你這是幹啥呢?”
誰知蕭何的回答讓周圍的人大跌眼鏡。
”漢王,實在不好意思,讓您操心了!這不跑了一群大将嘛,我去追這小子了!”
蕭何月下追韓信
說完一把從身後揪出韓信,韓信看到劉邦臉色鐵青,瞬間有點慫,不敢說話,原來韓信以為跟随劉邦也看不到前程,也跟着跑路大軍一起找下家去了。
”跑了十幾個官你不追,你追一個守藏庫的?你腦子被門夾了?“
蕭何慢慢說道:“大王這就不知道了!那些慫貨軍官還不容易得到嗎?我這倉庫管理員可不是一般人啊!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隻想老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奪天下,除了韓信就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你自己選吧!”(國士無雙)
劉邦這才第一次正眼看了看這個叫韓信的小子,身長八尺,虎背熊腰,就是個大老粗,沒啥過人之處啊。
不過又礙于蕭何面子,劉邦忍住了他一向的傲慢無禮,畢竟他也是一個混混出身,混混見混混,再多的道理就不講了,再說了,既然蕭何都對他誇贊有加,那就聽蕭何的,封他為大将,擇日儀式受洗。
這一年是漢元年(前206年),劉邦50,而韓信,年僅25。
從此,他是君,他是将,君令,誓死服從!提拔之恩,湧泉相報。
03.戎馬一生為封侯韓信的軍旅生涯,隻能用“神操作”來形容。
劉邦聽從蕭何的話,拜韓信為大将,他倒要看看這個被捧得極高的倉庫管理員有何能耐。
此時的天下,唯項羽能與劉邦抗衡,可好巧不巧的是,韓信曾服役于項羽,并對此人的品性和一貫的作戰計謀都有所了解,這些情報對于劉邦來說,正中下懷,劉邦聽後大喜,自以為得信晚。
此刻對韓信言聽計從,部署諸将準備出擊。韓信的這番議論,實際上為劉邦制定了東征以奪取天下的方略:
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于荥陽,對楚實施戰略包圍。
同年(前206年)十一月,十萬漢軍出陳倉,劉邦出南鄭,東向與項羽争天下,楚漢戰争正式爆發。而韓信光輝軍旅生涯,也随之拉開帷幕。
一戰定魏:
漢二年(前205年),劉邦率漢軍出關,四月至彭城,漢軍大敗而還。
劉邦兵敗彭城,不少異姓王開始落井下石,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叛漢降楚,齊王田榮和趙王歇也反叛并與楚媾和。
接着魏王豹也叛漢與楚約和,同年8月,劉邦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率兵擊魏,虜魏豹,平定了魏國,改魏為河東郡。
二戰伐趙:
韓信、張耳統兵幾萬欲過太行山井陉口進攻趙國,趙王與成安君陳馀領兵二十萬在井陉口抗擊漢軍,兵力懸殊極大,結果坑死自己的永遠是在自己,所謂的草包智囊團成安君沒有采取廣武君李左車的計謀,導緻趙軍大破趙軍,在泜水斬殺成安君陳餘,活捉了趙王歇。
韓信下令軍中不許殺李左車,有能擒者賞千金。不久,李左車被擒,韓信親自上前松綁,請李左車面東而坐,自己執弟子之禮。并向李左車請教伐燕,伐齊計謀。
俗話說識時務為俊傑,李左車以淺薄計謀為托辭向韓信提供了伐燕,伐齊妲戰略。
三戰平齊:
漢三年(前204年)六月,劉邦收集沒有調到荥陽的趙兵去攻打齊國。
韓信引兵東進擊齊,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郦食其已說齊歸漢。得範陽辯士蒯通奉勸,從中破壞郦食其與齊王關系,齊王田廣驚恐,認為是郦食其出賣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
齊王逃到高密後,派人向楚求救。韓信和楚開始了第一場對決。項羽聞訊遣龍且親率兵馬與齊王田廣合力抗漢,号稱二十萬衆。
韓信一頓操作猛如虎,隔江排兵,待對方渡河至中央,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韓信揮軍猛烈截殺,殺死龍且,大敗齊楚聯軍。
漢四年(前203年)齊地全部平定。
韓信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齊國平定之後,功高震主,這一年韓信28歲,于是向劉邦進言:“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複無常的國家,南邊又與楚國相鄰,如不設立一個代理王來統治,局勢将不會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
他卻不知這一索要,從此奠定了自己悲劇人生。
四戰破楚:
漢五年(前202年),韓信終于迎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戰。
這一年,楚軍四處功伐,不可斷絕,從不修生養息,以備來日鬥争。
劉邦趁項羽無備,楚軍饑疲,突然對楚軍發動戰略追擊。約韓信從齊地,彭越從梁地南下合圍楚軍,可是楚軍勢力不減,被迫反擊,十月,劉邦大敗而歸。
這一次,劉邦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為調動韓信、彭越,劉邦聽從張良之謀,劃陳以東至海廣大地區為齊王韓信封地;
封彭越為梁王,劃睢陽以北至谷城,為其封地。
此戰由韓信指揮此戰。
兩個月後,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40萬人與10萬楚軍于垓下展開決戰。
垓下之圍,霸王自刎烏江,他不知,當年那個郎中小吏,竟然成了今日亡他的重要指揮官,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項羽無處話凄涼。
自此,楚漢戰争結束。
二月二十八日(前202年),劉邦在定陶舉行登基大典,定國号為漢,正式稱帝。
早在登基之前,劉邦便兌現了他的承諾,分封韓信為楚王,這一年韓信29歲。
04.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劉邦稱王的那一年,已經54歲了,坐在這天下最高的寶座上,他心裡七上八下的。
“哎!又要回到過去了。從今以後,漢國為漢王朝的宗主國,其他各國則皆為諸侯。縱橫家又可以合縱連橫了,諸子百家又可以遊曆各國了。還是這樣好啊!”
說出這句話,劉邦再看周圍謀臣的臉色,一個個都不敢說話。
但劉邦似乎是喜歡郡縣制的。
對劉邦來說,分封諸王,隻是戰争年代的權宜之計。這背後有多麼不情願,隻有他自己知道。
在暗度陳倉,攻占三秦之後,他立刻把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的地盤統統改為郡縣制。事實上,劉邦稱帝之後,除了分封的諸王領地,漢帝國的所有疆域,也都是郡縣制。
而這,也是韓信的死因。
韓信原是齊王。這個王位,是戰争年代他向劉邦要來的。待到項羽覆滅之後,劉邦将他徙封為楚王,理由也很正當:義帝熊心沒有後代,韓信又是楚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做王,衣錦還鄉,不是比做齊王更好嗎?
韓信對這個安排似乎也很滿意。但是,這個楚王,他隻做了大概半年。
兔死狗烹的矛頭終于瞄向了韓信,因為他生逢亂世,有統軍之能,又有練兵之識,力挽狂瀾破霸王,扶大廈于将傾,門生故将遍天下,楚漢諸雄,無人可與之匹敵。
然而最難不過歲月蹉跎,要做人上人,除了一身銳氣,還要努力活着,熬死對手,才算大勝。可是這一局,劉邦已60高齡,若君不下血刃,何以拼命赢對手。
後世對于韓信必死的原因衆說紛纭,于主觀,他情商低,于客觀,功高蓋主;
這種人,怎麼都不能留着,為了劉家江山,韓信必須死。
公元前201年冬十月,有人密報,稱韓信謀反,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可是故事還沒完,被貶是第一步,死才是最後的結局。
漢十年(前197年),陳豨反叛,牽連韓信。
劉邦假借呂後之手,呂後密謀蕭何,令人假說劉邦平叛歸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蕭何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押往宮中。
武士和謀士不同,謀士蕭何,張良是追随漢王起兵的元老,是鈍器;韓信是漢王争奪天下所用的統帥,是利器。利器可傷人,亦可傷己;
長樂宮内,一篇燭火肆意飛舞,韓信跪在冰冷的地上,似乎看到了百年之前的白起,一者是兵仙,一者是戰神,武士有劍,可殺敵,也可傷己。
35歲的淮陰侯一聲哀歎:“我韓信一生,無愧于漢王,無愧于自己了。”
一聲敕令,血濺滿地,從不離手的劍懸着永不消逝的亡魂和軍魂。
當年那句報君恩的話似乎又響起:
"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向利背義乎!"
05.結語
一千多年以後,又一軍神大将路過韓信的廟,心境複雜,不禁吟到:
一飯君知報,高風振俗耳。
如何解報恩,禍為受恩始。
丈夫亦何為,功成身可死。
陵谷有變易,遑問赤松子。
所貴清白心,背面早熟揣。
若聽蒯通言,身名己為累。
一死成君名,不必怨呂雉。
——明·袁祟煥 《韓淮陰侯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