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的耳垂有一個小孔
初見時
透過小孔,能見着明月夜晚投下的
一縷一絲的銀白光芒
順着鼻尖,鋪滿右半邊的绯紅面頰
而在霓虹燈下
眼睛會被一道刺眼的光吸引
就像說過的一句情話
想起仲夏之夜兒時天空的星星
明亮而不媚俗。
青雲教绾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珰。
大概在那個時候,也有把月亮摘給心愛姑娘的海誓山盟,所以常有“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郎畫眉。郎今何處妾獨在,怕見花間雙蝶飛,何以緻區區?耳中雙明珠,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中國女子佩戴的耳環,已有二千多年的曆史,最初叫“珰”,東漢劉熙《釋名》:“穿耳施珠曰“珰”。
興于蠻夷,盛于華夏。
不上轎不紮耳采眼,女兒出嫁時,佩戴耳環,兒還(“兒”,古代不特指男兒),常回家看看。
後來,經過時代的變遷,耳飾成了女人喜歡的飾品。
所以,《陌上桑》裡,男人為之傾倒的羅敷是“耳中明月珠”;《孔雀東南飛》劉蘭芝是“耳著明月珰。”;羅隐《雜詠》詩中遊春女子是“金環耳際搖”。
而四大名著《紅樓夢》的中戲子芳官,“右耳根内隻塞着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玉塞子,左耳上單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墜子,越發顯得面如滿月猶白,眼似秋水還清”;尤三姐“忽起忽坐,忽喜忽嗔,沒半刻斯文,兩個墜子就和打秋千一般;燈光之下越顯得柳眉籠翠,檀口含丹”。
這時,耳環成了“耳墜子”,為女子平添了許多妩媚和美麗。
時至今日,美麗的姑娘将秀發收攏頭頂,肯定少不了裸露的耳垂或耳環,耳墜,耳株,耳釘,才襯得上俏麗的容顔,
大概,自古以來,每一位女子都這樣美麗。
▲ 古代玉質耳珰
▲ 古代金屬耳環
▲ 古代耳株
▲ 古代耳墜
▲ 現代古典耳飾
▲ 現代古典耳株
▲ 現代古典耳墜
▲ 現代耳釘
· 昺生輿情 ·
我們的耳飾樣式由簡到繁不斷地發展。
類型大緻可分為耳珰、耳玦、耳環、耳墜、耳珠幾類。
形制也非常豐富,有大過湯碗的大耳環,也有小如豆粒的小耳珠,有垂珠挂鍊和竹管銀筒等。
當今社會,随着工藝水平的提高,随着材質的精緻,人們審美的改變,逐步将耳飾分為三種:耳環,耳墜和耳釘。
從古到今,耳鬓厮磨間,中國獨有的古典情懷,一直就在這小小物件中流光溢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