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聖依在海邊

黃聖依在海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9:48:45

我在束河古鎮遊玩,偶遇黃聖依,文章在此拍戲。她身後的背景就是束河古鎮。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1

該影片由金豐起執導,黃聖依、池珍熙、文章、車秀妍主演。取景就在束河古鎮和玉龍雪山。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2

束河古鎮,納西語稱“紹塢”,因村後聚寶山形如堆壘之高峰,以山名村,流傳變異而成,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标本,是對外開放和馬幫活動形成的集鎮建設典範。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麗江束河古鎮共有五萬多個床位可提供旅遊接待,其主要分部在麗江市區與古城。新城多為星級酒店和賓館。束河古鎮裡的客棧,基本都沿襲了納西族傳統的建築風格,有濃郁的民族風情,不少客棧更是引入水景,别具一格。要想感受當地納西族人的生活,首選一定是在古城。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3

四季皆宜。春季鮮花盛開,酷夏乘涼避暑,秋季秋高氣爽,冬季陽光充足,都不失為好選擇。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4

民居是束河古鎮建築群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三坊一照壁是納西族民居典型的構造布局,小院種花,大院植樹,四季花果飄香,有甚者引水入院,蓄水成池,配以亭台,就成了一幅雅緻的風景。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5

現在古鎮内的民居多修緝為客棧,在保留當地木材結構的基礎上,又配以玻璃材質,從而大大提高了房間的采光度,使得住宿更為舒适。三坊一照壁的代表客棧有自在香客棧,進門為前院和照壁,中間為大廳,後面是大院,大廳側面各有一小院,形成了“橫三豎三”的布局。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6

亭台加水景點綴的代表客棧有雲山美地雲美店,店内除了保留原空地上的樹之外,還修了八卦池養魚,配以亭台做為過渡,突出了大庭院景觀。在木材基礎上大量使用玻璃使其自成一景的代表客棧有伽葉會館,玻璃、吊花、水景,巧妙精緻,如同玻璃花園。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7

青龍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寶山,青龍橋的中軸線正對着聚寶山,這是木氏土司的設計,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時期的标志性建築。長25米、寬4.5米、高4米,全部由石塊壘砌,列為麗江古石橋之最,可見束河在麗江曆史上的經濟文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青龍橋的橋面經過數百年風雨的洗刷使它變得斑駁蒼老,卻不失它的英雄氣勢和莊嚴厚重感,站在這裡,你也許會聽見馬蹄的聲音在回響。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8

束河古鎮由于規劃性地往北擴展,促使束河北門停車場往白沙一帶漸漸熱鬧了起來,相對古鎮内來說,北門附近的客棧交通更為便利。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9

腳下斑駁的石坡路面,以及閑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樸自然本色。站在廣場中心,你細細觀察體會,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納西民族由遊牧向農耕,再走向城市,從這裡你可找出一些痕迹。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頭“九鼎龍潭”,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湧泉,束河人奉為神泉,于是建有龍泉寺。寺内陳設與古城其它寺院沒有什麼區别,倒是源邊臨水一角,有一個“三聖宮”樓閣,為傳統四合院,裡面供奉的皮匠祖師。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10

進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這裡你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一個類似大研鎮古城四方街的廣場,面積約250平方米,亦稱束河四方街,趕集的日子裡異常熱鬧,曾是麗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廣場四周均為店鋪,古老的木闆門面,暗紅色油漆。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11

束河坐東朝西,背風向陽,村後山林為玉龍山南下之餘脈,山形秀麗,植被茂密,白沙岩腳院有鳳凰山,為麗江木氏發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變,呈祥瑞之象,堪輿家稱為“丹鳳含書之地”,預言文化昌盛,興旺發達。

黃聖依在海邊(在麗江束河古鎮)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