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宋朝的故事永遠也講不完。
豫劇中有一著名劇目叫《狸貓換太子》,據說該劇已被河南省非遺中心列為省級非遺保留傳統劇目,足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八十年代的豫南農村起戲多,人們看戲的熱情也高,跑十裡八裡去看場戲很正常。《狸貓換太子》就是戲子演不煩、觀衆看不夠的傳統經典劇目和看家戲,曆史悠久,流傳甚廣。
《狸貓換太子》又名《鍘郭槐》,故事梗概是:北宋真宗時期,劉妃與内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狸貓調換李妃所生嬰兒,然後污蔑李妃産下妖孽,李妃随即被打入冷宮,後流落民間。真宗趙恒死後,仁宗趙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陳州勘察國舅龐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為其平冤,李妃最終得以與仁宗皇帝母子團圓。因故事脍炙人口,被改編成京劇、評劇、湘劇、潮劇、秦腔等多個劇種,後人競相傳頌。
所有的文學作品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戲曲也一樣。文學藝術隻有深深紮根于人民群衆當中,才能有廣泛而持久的生命力。《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情節和真實曆史高度吻合,故事裡的“太子”正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隻不過劇中包公斷案、母子相認的情節完全是後人杜撰,與史實并不相符。
真實的情況是:這件事和包青天毫無關系,仁宗皇帝也一直被蒙在鼓裡,其生母李娘娘直到死也沒有等到母子相認的那一天。戲曲裡的情節不過是反映了人民群衆發自内心、樸素而又善良的主觀願望。“逮不住奸臣不刹戲”,群衆遇到冤屈就會想到包青天,而包青天也是無所不能,幾乎“包治百病”,可以洗刷人世間所有的冤屈。
(二)
北宋有宋仁宗,南宋有宋孝宗。一個“仁至義盡”,一個“孝感天下”,都是實至名歸。這兩個皇帝的仁孝故事,都十分感人。
宋仁宗的“仁”能仁到什麼程度呢?他身為皇帝,親自批閱所有關于國計民生的奏章,絲毫不敢自我放松。不貪吃珍馐美味,穿的衣服都是用普普通通的布料制成,經過多次洗滌早就不鮮豔了,連宮女們都忍不住偷笑。吃飯時發現食器之中有蟲子,掩蓋着不讓人看到,怕有人因此而獲罪。
有一次他深夜批閱奏章,饑餓難耐,想吃烤羊肉,身邊工作人員正要去通知禦膳房,卻被他阻止了,因為如果皇帝經常吃夜宵的話,禦膳房肯定會多殺一些羊備用,這就會造成濫殺和浪費。宋仁宗不忍心這麼做,甯肯自己挨餓。
還有一次,宋仁宗在禦花園散步的時候左顧右盼。嫔妃問他怎麼了,他不說話。回到宮内,他才說:渴壞我了,趕緊拿水來。嫔妃又問:剛才在禦花園你為什麼不喝水?宋仁宗說:我看半天沒發現管事的人,如果我問了,他們不就要受到懲罰了嗎?堂堂的皇帝能如此體諒下人,翻遍中國曆史也找不出第二個。
每逢有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發生,宋仁宗就在内殿裡禱告上天,赤腳而立愁眉不展,直到災情過去才放下心來。他認為,一定是自己有失德行為才導緻上天的懲罰,因此時時不忘躬身自省。
宋仁宗天性寬容,仁義治國。他在位時期,政治清明,崇文尚教,優撫厚待士大夫,促進剛毅正直士風的養成。他在位時間長達42年,是整個兩宋18位皇帝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
(三)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出身卻寫滿了故事。
宋仁宗名叫趙祯,他是宋真宗趙恒的第六個兒子,不過在他出生之前,他的五個哥哥已先後夭折,沒有一個活下來的。而這時的宋真宗已經年過四十,卻還沒有接班人,他能不急嗎?劉貴妃雖然很受寵,無奈她的肚皮不争氣,一直沒有懷上龍種。
這個時候,正牌的郭皇後去世,劉貴妃對“皇後”之位動了心,然而她知道,自己雖然很是受寵,沒有兒子卻是她的硬傷,如果能有個兒子的話,競争皇後的勝算就會更大一些。經過一番苦思冥想,她終于想出了一個移花接木,也就是借腹生子之計。劉貴妃故意讓自己的侍女李氏用美色去打動趙恒,讓李氏去做皇帝的司寝。
劉貴妃的目的很明确,自己生不出兒子,就讓李氏代替她去生,等李氏生下兒子之後,再抱過來據為己有,變成自己的兒子。這是她瞞天過海、借腹生子的全盤計劃。
李氏不僅年輕漂亮,而且性格溫和、善解人意,果然不負劉貴妃所望,很快就懷上了龍種。公元1009年,李氏孩子出生。趙恒42歲中年得子,大喜過望,給這個新生嬰兒取名“受益”,并晉封李氏為才人。
這個“受益”後來改名叫趙祯,他就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
劉貴妃并沒有将這個嬰兒留在李才人的身邊,而是很快抱過來據為己有。同時劉貴妃嚴厲地告誡宮中的宮女太監,就說孩子是她自己生的,誰要是說漏了嘴,後果自負。
劉貴妃所說的後果是什麼,這些宮人們心裡都很清楚。除了殺頭,沒有第二種可能。以劉貴妃的政治手腕,她絕對能幹得出來。再加上宋真宗趙恒對此事明明知情,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劉貴妃去做這些。皇帝都不說,其他人誰敢說呀,誰敢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呢?
從此以後,趙受益的身世就成了宮中一等機密,任誰也不敢提這事。
李才人向來性格溫和,眼看着自己的兒子被劉貴妃抱走,心裡雖然很不高興,卻懾于劉貴妃的權勢,絲毫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的情緒。她很清楚,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給她自己帶來殺身之禍,而且還可能危及兒子的安全。因此,李才人也将這個秘密深深埋在了心底,絕口不提兒子的事,一切就像沒發生一樣。
劉貴妃自己生不出兒子,卻堂而皇之地當上了皇子趙受益的“生母”。并最終如願以償,因“生子”有功,被立為皇後,繼位中宮。
後世之人不齒劉貴妃的所作所為,将這段故事演繹成匪夷所思的“狸貓換太子”,并說這件事是宦官郭槐一手操辦的,包拯三審郭槐,終使得仁宗皇帝寒窯認母。
(四)
公元1022年,宋真宗趙恒辭世,13歲的趙祯繼位,即宋仁宗。
皇帝還沒有長大,一個13歲的孩子根本就沒有能力處理軍國大事,他的“生母”劉皇後搖身一變,成為劉太後,垂簾聽政,掌握了大宋帝國的最高權力。她也成為宋朝第一位垂簾聽政的皇太後。
公元1032年,仁宗皇帝已經23歲了,不過他雖然貴為皇帝,卻一直不知自己的真實身世,因為劉太後仍然大權在握,沒有一個人敢告訴他事實真相。這一年的二月,皇帝的生母李才人病重,劉太後下诏把她晉升為宸妃。李宸妃不久就一病而逝,而此時的宋仁宗卻仍然被蒙在鼓裡。
劉太後本來想将李宸妃以普通宮人的身份治喪,宰相呂夷簡卻在此刻暗暗提醒劉太後:“如果太後想保全劉氏娘家後人,就必須厚葬李宸妃,該有的禮節,一樣都不能少。”
一語點醒夢中人。劉太後本來就是個冰雪聰明的人,呂夷簡輕輕一點,她立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當即決定,按照宰相呂夷簡的意見,厚葬了李宸妃。
公元1033年三月,民間花鼓女出身、憑借美貌與智慧實現命運逆襲的劉娥劉太後,終于壽終正寝,緊随李宸妃而去了。
劉太後一死,後事還未辦理,仁宗皇帝的身世就已經大白于天下。皇帝的身世,由他的皇叔,八王爺趙元俨親口告訴了他。這個八王爺,就是戲曲中“八賢王”的原型人物。趙祯雖貴為天子,竟然被蒙騙了二十多年,生母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認,更談不上盡孝了。如今生母已逝,趙祯不由得悲傷大哭。
宋仁宗趙祯在宰相呂夷簡的勸說下,耐着性子處理完劉太後的後事,立即駕臨洪福院看望他死去的生母李宸妃,祭拜之後,命人開棺。
棺材打開了,棺内注滿了水銀。李宸妃身穿皇後冠服,安詳地躺在裡面。由于有水銀的保護,皇帝的生母就像睡着了一樣,容顔栩栩如生,保存得非常完好。趙祯見生母身着皇後的服飾,神态安詳,這才心中稍安。這一幕,足可見宰相呂夷簡眼光之英明遠見!
趙祯雖然再次厚葬生母于永定陵,但并沒有沖淡他對母親的無限愧疚,況且他本來就是一個至仁至孝的皇帝,他一定要讓自己的生母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最終,他将生父宋真宗的第一位皇後郭氏列入太廟之中,而專門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别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劉氏被追谥為莊獻明肅皇太後,生母李氏被追谥為莊懿皇太後。
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确立了趙祯生母李氏的地位,同時也意味着年輕的趙祯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成為大宋帝國名副其實的掌舵人。
至此,“狸貓換太子”的真實曆史故事也終于有了結局。
(五)
現實生活中,總會有人覺得自己的身世最坎坷,自己的故事最勵志、最感人,自己才是人世間最為不幸的那個人。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錯覺。想一想,連皇帝的身世都能如此坎坷,你那點身世又能算什麼呢?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多少美麗傳說,多少兒女情長,連同那多少刻骨銘心的愛與怨、傷與痛,都終将消失在茫茫無際的曆史煙雲中。時間會蕩平人世間一切的不幸與哀傷!
每個人的出身都無法選擇,與其責怪出身,不如踏踏實實走好腳下的人生之路。
作者簡介
劉尚鈔,男,河南省社旗縣大馮營鄉人。現居北京,在一家科研機構從事工程技術與管理工作。喜歡用文字記錄點滴生活,擅長散文随筆、古體詩詞。鄉土中原公衆号特約撰稿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