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紙雕嗎?
衆所周知,
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
千百年來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以前,每逢過年過節,
家裡老人都會剪一些
喜慶的窗花貼在玻璃上

可如今,
人們早已不再自己動手剪窗花,
而是直接買些塑料窗花
貼在家裡圖個吉利。
能沉下心來剪紙的
俨然成了少數派。
這也直接導緻剪紙這項民間藝術凋零。

可諷刺的是,
我們着急“抛棄”的,
在國外卻越來越吃香。
剪紙不但在國外生根發芽,
還綻放出新風采。


日本藝術家Nahoko Kojima
就将剪紙玩出了新花樣。

通常我們見到的剪紙都是平面的
但在Kojima手裡
她把剪紙玩出了3D立體效果。
32米長的藍鲸
2018年10月,
作品藍鲸“Shiro”一經展出
便好評如潮。

32米的藍鲸,
按1:1的真實比例還原,
創下Kojima作品尺寸最大的紀錄。

而說起創作Shiro的經曆,
是當時在夏威夷的時候,
Kojima看到藍鲸
便油然而生一種崇敬感。
她迫不及待想把她心中的藍鲸之美
展現給大家。

從Shiro的概念設計到雕刻完成,
Kojima花了整整一年時間。

Kohima始終認為,
隻有按藍鲸真實比例來創作,
人們才能感受到
地球最大的哺乳動物的雄偉。


為了這個作品,
Kojima特地在日本造紙廠
定制超大尺寸的日本紙。


之後花2個月時間,
根據圖紙初步裁切紙張,
剪裁的過程也是調整自己設計的過程,
如此一來,
Kojima對作品就有了最基本的把控。
她首先對“Shiro”進行了原型設計,

然後根據動物原型,
用尼龍線把裁剪好的紙張串連在一起,
最終達成與她想象一緻的形狀。




為将展品運到曼谷,
Kojima把雕刻好的紙裁成正方形,
然後卷好,運輸,
等到展場再重新拼接好。
這足以看出她對自己作品的用心和重視。
作品在泰國曼谷BACC展出當天,
網友紛紛前往打卡。


更有網友,
情不自禁“走進”Kojima的作品中,
與其融為一體,
感受紙張與自然帶來的隐秘之美。

拉絲般的雕刻使Kojima的作品
呈現出立體的多元化,
想要獲得精緻的效果,
需要花費許多時間一點點雕刻,
這也無形中對她的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做一件作品時,
Kojima從不重複做第二次,
日本剪紙文化中的一股清流
也由此得來。

要知道,
在傳統的剪紙文化裡,
要麼與宗教圖騰有關,
要麼是其他圖案。
但在日本的剪紙文化中,
有兩條規矩。
其一,
必須在一整張紙上進行裁剪;


其二,
一定要手工制作。
Kojima二者兼具。


五歲開始學習剪紙的她,
從小對紙有特殊的敏感點,
考上桑澤設計研究院後,
由原本的城市搬到東京,
開始對服裝設計産生濃厚的興趣。

由于在都市萌生許多新的靈感,
她在畢業後選擇去倫敦過渡學習,
沒想到一待就是十幾年,
期間還完成了許多“紙雕服飾”。



正是這些“能被穿上身的紙雕”
給Kojima的立體創作埋下種子。

慢慢掌握立體制作的表現手法後,
Kojima在原本的花紋上進行二次創新。

從運用傳統的二維剪紙手段
變成3D立體剪紙雕塑,
整整耗時10年,
在這個過程中,
經曆的磕絆隻有Kojima最清楚。


而現在,
39歲的她正處于創作巅峰期,
依然不知疲倦地拓展自己。


2013年,
她用5個月的時間完成
“cloud leopard”(雲豹),


2012-2013年間,
“雲豹”分别在英國薩奇畫廊,


意大利科莫,


法國巴黎展出,


布展時,
Kojima會親自動手用尼龍絲
将作品連接在展區上。

柔然的紙片纖毫畢現,
輕輕地仿佛漂浮在空中,
但表現的主題卻是剛猛的黑豹,
一柔一剛,
有一種強烈的對比效果。

另一件作品
“byaku”(白色的北極熊)
也是于同年完成,


和作品藍鲸一樣,
Kojima也是用一張紙雕刻而出
一隻原比例等大的北極熊,

這隻被她稱作遊泳的白極熊,
有着行雲流水般的線條,
白色的造型在空氣中blingbling發着光,
遇風而輕蕩,陰影如水紋。
在倫敦BYAKU展出後,
同樣也非常受歡迎。
無論是藍鲸、雲豹、北極熊,
這些作品都按照動物
原型的真實尺寸進行創作,
這樣一來,當作品展出時,
就能給觀者更好的視覺享受。
除此之外,
去年Kojima一改往常風格,
以全黑的形式制作的一件作品,
也是為貼合動物原本的形象——老鷹。
雖外形色彩有所改變,
但還是按照原尺寸制作。
看到懸挂在展示台上的老鷹,
便讓人想起那首《老鷹之歌》。
“A man gets tied up to the ground
He gives the world his saddest sound.”
(一個人如果被束縛在地上,
它會像全世界發出最悲傷的聲音。)
十多年間,
Kojima連續的大型立體創作
吸引了無數的展覽投資方,
不少奢飾品牌也争相與她合作。
作為藝術品簇擁的意大利奢侈品牌BVLGAR寶格麗
就與Kojima進行了長期的合作,
在東京銀座和寶格麗旗艦店
曾展出過她的鴿群作品,
作為後續,
Kojima的系列作品還在
東京、大阪、倫敦、
台北、上海、北京,
首爾和新加坡的寶格麗商店都進行了展出。
雖說藝術家層出不窮,
但将剪紙這個當屬傳統藝術範疇
引入大型公共裝置的藝術家屈指可數。
當然,
美麗的寶石隻有經過
深刻的雕琢才能賦予其生命,
Kojima的用心創作,
讓剪紙這門有着幾百年曆史的藝術,
走向更立體的空間,
帶給我們不一樣美感的同時,
也讓作品更加豐富和富有活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