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化學實驗注意的問題

高中化學實驗注意的問題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16:59:43

化學好教師 2020-12-23

化學高考試題中,經常涉及對所得晶體或固體殘渣進行洗滌,要考慮幾個方面,如:

為什麼要洗滌?

用什麼洗滌?

怎樣洗滌?

怎樣證明已經洗滌幹淨?

一、關于洗滌的目的

1. 洗滌的目的

①若濾渣是所需的物質,則洗滌的目的是:除去晶體表面的可溶性雜質,得到更純淨的晶體。

②若濾液是所需的物質,則洗滌的目的是:洗滌過濾所得到的殘渣,把有用的物質,如目标産物盡可能洗出來。

2.如何洗滌沉澱

沿玻璃棒向漏鬥中的沉澱物上注入蒸餾水至水浸沒沉澱,靜置待水自然流下後,再重複2~3次。

注意點:在洗滌過程中不能攪拌,因為濾紙已經很潤濕,如果攪拌就很容易攪破濾紙,這樣晶體會淋失,從而造成晶體損失。

3、怎樣判斷沉澱是否洗滌幹淨

取最後一次洗滌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若沒有白色沉澱,說明沉澱已洗淨。

二、關于洗滌的試劑  

對于用什麼洗滌,我們經常可以用以下幾種:

①蒸餾水;

②冷水;熱水

③有機溶劑,如酒精、丙酮等;

④該物質的飽和溶液。

一般經常用的洗滌劑是蒸餾水,如果用其他的洗滌劑,必有其“獨特”之處。

1.用冷水

适用範圍—--産物不溶于水;

目的:

除去晶體表面附着的雜質;

可适當降低晶體因為溶解而造成損失。

例題:用鐵和硫酸制備FeSO4·7H2O晶體,用少量冰水洗滌FeSO4·7H2O晶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冰水作為洗滌劑,應該從兩方面來說明。首先它是水,可以将某些可溶性的雜質溶解而除去;其次,要說明作為冰水溫度低有什麼好處。

參考答案:

洗滌除去晶體表面附着的硫酸等雜質;

用冰水洗滌可降低洗滌過程中FeSO4·7H2O的損耗

2. 熱水洗

适用範圍:有特殊的物質其溶解度随溫度升高而下降的,可以采用熱蒸餾水洗滌。

例題:曬鹽後得到的母液(又稱鹵水)中含有氯化鎂(MgCl2)、硫酸鎂(MgSO4)和氯化鉀(KCl)等物質。參照右圖各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從鹵水中提取氯化鉀晶體采用下列方法:

高中化學實驗注意的問題(高中化學實驗中常見的洗滌問題)1

将鹵水加熱到60℃以上蒸發水分就會逐漸析出 MgSO4 晶體,

洗滌該晶體時應用水(熱或冷)

3.酒精洗:

适用範圍—晶體易溶于水,難溶于酒精;

酒精洗滌目的—減少晶體溶解;利用乙醇的揮發性除去晶體表面的水分

如:高鐵酸鉀易溶于水,工業上常用如下方法制備高鐵酸鉀:以鐵絲網為陽極電解氫氧化鈉溶液,然後在陽極液中加50%的氫氧化鉀溶液,充分反應後過濾,用異丙醇洗滌、幹燥,即可制得。用異丙醇代替水洗滌産品的好處是:( )

答案:減少洗滌時産品的損失且産品易幹燥

4.酒精—水的混合物洗:

适用範圍—晶體在水中溶,在乙醇中難溶

(1)氯化亞銅(CuCl)為白色晶體,微溶于水,能溶于氨水、濃鹽酸,并生成配合物,不溶于硫酸、稀硝酸和醇,在工業上應用廣泛。工業上制取氯化亞銅的工藝流程如下:

高中化學實驗注意的問題(高中化學實驗中常見的洗滌問題)2

用95%乙醇代替蒸餾水洗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一條即可)。

答: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減小CuCl的溶解損失,同時可以加快固體的幹燥

(2)氯化亞銅(CuCl)廣泛應用于化工、印染、電鍍等行業。CuCl難溶于乙醇和水,在潮濕空氣中易氧化。以海綿銅(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術生産CuCl的工藝過程如下:

高中化學實驗注意的問題(高中化學實驗中常見的洗滌問題)3

步驟VI中醇洗濾渣的目的是:醇洗有利于加快除去CuCl表面水分

(3)制備MnCO3固體:

高純MnCO3是廣泛用于電子行業的強磁性材料,MnCO3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濕環境下易被氧化,溫度高于100℃開始分解。

實驗步驟:①向MnSO4溶液中邊攪拌邊加入飽和NH4HCO3溶液生成MnCO3沉澱,反應結束後過濾;②…;③在70-80℃下烘幹得到純淨幹燥的MnCO3固體.

步驟②需要用到的試劑有______.

答:蒸餾水,鹽酸酸化的氯化鋇,乙醇

5.濾液洗:

适用範圍—過濾時沖洗燒杯内殘留晶體;

濾液洗滌——減少晶體溶解 ,(常用于晶體的轉移)

來源 :高考化學,謹緻感謝,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