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是需要條件的:一是要滿足國土面積、人口數量足夠龐大這樣的先天條件;二是要滿足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後天條件。像荷蘭、瑞士、卡塔爾、科威特、新加坡這些國家無論人均收入多麼富裕也不可能真正成為國際上有影響力話語權的大國強國。這就是因為不滿足國土面積、人口數量足夠龐大這樣的先天基礎條件。
我們的北方鄰國蒙古同樣是一個缺乏大國崛起先天基礎條件的國家。蒙古如果隻看領土面積是妥妥的世界第二大内陸國。目前蒙古國已發現和确定的礦産有80多種:銅礦儲量20多億噸、黃金儲量3400噸、煤礦儲量3000億噸、石油儲量80億桶、鐵礦儲量為20億噸、螢石礦床儲量2800萬噸、磷礦儲量2億噸、钼礦儲量24萬噸、鋅礦儲量6萬噸、銀礦儲量7000噸......
蒙古如果單純從國土面積、資源儲量而言也夠格被稱為大國。可蒙古的人口卻隻有300多萬且其中一半左右處于遊牧或半遊牧狀态。要知道就連我國地廣人稀的西藏自治區人口都比蒙古國要多。有限的人口注定了蒙古在兵力、勞動力、國内市場等方面始終存在難以克服的短闆,而從蒙古一半左右的人口處于遊牧或半遊牧狀态這點也可以看出蒙古的工業化水平是相當低的。
現在是信息化與科技的時代,而不再是快馬彎刀逞英雄的時代。有句玩笑話說的是:自從有了馬克沁機槍就讓昔日剽悍善戰的蒙古人變得能歌善舞了。這其實是反映了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後軍事科技的進步使得遊牧民族退出曆史舞台中心地位的必然趨勢。如果今天的蒙古國要想崛起成為像成吉思汗時代那樣的世界霸權純屬癡心妄想,但如果蒙古的目标是讓經濟發展好一點、國家影響力大一點還是有可能的。
蒙古國的經濟總量隻有129億美元。這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126位。蒙古國的人均GDP隻有4100美元左右。這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116位。時至今日畜牧業仍是蒙古國的經濟基礎,而蒙古國的農業、工業都不怎麼發達。相比之下我國内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總量大約折合2326.91美元。這就相當于蒙古國經濟總量的20倍左右。
蒙古現役陸軍6900人、現役空軍1600人,另有儲備兵力137000人。蒙古的地面部隊擁有650多輛戰車、約100輛自行火炮、800多輛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450門可移動式防空武器、1000門以上的大炮和迫擊炮及其他軍事裝備。空中部隊有米格-21戰機、Mi-24武裝直升機等。至于蒙古海軍僅有的7名船員更是因從未見過海被網友戲稱為”龍下七武海“。由此可見蒙古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在國際上都不算強。
作為内陸國的蒙古全部國土都處于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鄰國的包圍之中。蒙古作為内陸國在陸地上沒出海口,在空中沒可以自由飛翔的國際領空。缺乏出海口的内陸國在參與國際貿易時存在先天的缺陷:地球表面71%左右的面積是海洋、29%左右的面積是陸地,而且海洋在地表相互連通成為一個整體。哪怕隻有一公裡的海岸線就可以進入海洋,而進入了海洋就意味着可以到達150個國家的家門口。
蒙古連一寸海岸線都沒有,所以蒙古就很難進入海洋。不能出海的蒙古要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展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交流都存在一定的不便,因此客觀上就造成了蒙古在國際事務中相對比較封閉的特征。實力有限且處于相對封閉狀态就造成蒙古在國際事務中往往缺乏存在感。關于這點我們隻要看看國際新聞中有多少時候會提到蒙古國也就知道了。
以蒙古目前的現狀要想恢複成吉思汗時代世界霸主的地位絕無可能,但如果蒙古隻是想盡可能增加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存在感還是具備一定現實性的。首先蒙古的地理位置有利有弊。我們在上文中已談到了蒙古地理環境的缺陷,可蒙古的地理環境同樣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蒙古的地理環境首先能帶來國防上的安全。蒙古完全處于中、俄兩大強國的領土包圍之中,那麼試問有哪國軍隊能越過中、俄兩國的領土入侵蒙古呢?
蒙古這種地理環境不僅對防禦别國入侵有利,同樣在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的背景下也利于疫情防控。一般國家可能有海、陸、空三種對外交通模式,然而沒有出海口的蒙古自然是沒有水上通道的。同樣蒙古也沒有自己的“國際領空”,因為出入蒙古的飛機都需要向中、俄兩個鄰國“報備”。如果蒙古想在空中“來去自由”除非已發達到“飛行器”可以直接到達“外太空”的程度。
病毒從海上渠道傳入蒙古的概率是完全不存在的,從空中渠道傳入的途徑隻有烏蘭巴托機場這一個環節,而陸路渠道則是病毒傳入蒙古的最主要途徑。因此蒙古完全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陸路邊檢站加強管控。即使病毒進入了蒙古也比在其他國家更難傳播開來:蒙古一半左右的國土是山地,四分之一是戈壁沙漠,300多萬人口一半分布在首都烏蘭巴托,剩下一半分布在156萬平方公裡的高原上。
蒙古每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幾乎隻分布有一個人,況且還有30%左右的人口維持着較為原始的遊牧生活。這種地廣人稀的環境在客觀上對遏制疫情蔓延是有利的。當然蒙古要發展需要打開外部市場,可外部國家同樣對蒙古豐富的礦産資源感興趣。盡管蒙古國作為内陸國缺乏出海口,但随着一帶一路的推進卻可能使蒙古在未來亞歐陸上交通格局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目前一條溝通中、蒙、俄三國橫跨數千公裡的戰略大動脈已開始布局。位于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蒙古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以前中俄之間的貿易主要集中在中國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如果蒙古能打開國門提升交流水平,那麼中俄腹地就能展開更直接的聯系。蒙古自己也能在這一過程中擴大與中、俄兩國的經貿合作。屆時蒙古在亞歐陸上交通格局中的地位就有可能出現顯著增強。
目前蒙古在外交上的策略是在緻力于發展同中、俄兩個鄰國的睦鄰友好關系的同時積極尋找第三鄰國。蒙古基于這一理念發展同美國、日本、歐盟、印度、韓國、土耳其等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關系。蒙古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蒙古人認為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對蒙古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與中國的睦鄰友好關系,再次是發展與美國的外交關系,接下來是與日、韓、印等國的關系。
從2003年起美國和蒙古開始每年舉行“可汗探索”聯合軍演。2006年以來該演習已轉變為多邊軍演:迄今為止印度、泰國、斐濟、湯加、孟加拉國、文萊、印尼、柬埔寨、馬來西亞、韓國、斯裡蘭卡、尼泊爾、德國、法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新西蘭、中國等二十多國均曾受邀參加。近年來蒙古與歐盟、北約、歐安組織等國際組織的關系也不斷得到深化。
近年來蒙古頻頻參加各種國際維和行動以及各種雙邊、多邊聯合軍演。蒙古曾邀請中國、俄羅斯、朝鮮、韓國、日本五國到烏蘭巴托探讨東北亞安全問題。蒙古在東北亞六國中是軍事實力最弱的,然而正因為如此才使蒙古對各方都保持中立,所以比較容易被各方接受。由此可見蒙古也确實能在東北亞地緣環境中發揮一些獨特的作用。這實際上正是蒙古國基于自身現實處境盡可能增加國際存在感的做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