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初一上冊部編版語文古詩詞測試

初一上冊部編版語文古詩詞測試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6 16:10:27

統編版初二語文教材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誦讀,關于《梁甫行》的部分如下:

初一上冊部編版語文古詩詞測試(統編版初二語文教材)1

教材在對這首詩進行解釋時,第一句就是“詩人來到貧困的海邊,看到了下層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憤之作。”

讀了這句話,會産生一個疑問,詩人什麼時候來到“海邊”,依據在哪裡?如果從詩歌原文看,恐怕編寫者認定的依據是“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野。”

那麼,這裡的“邊海”就是“海邊”嗎?“邊海民”就是海邊的貧民嗎?

看教材中這首詩的出處,選自《曹植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我找到了這本書的PDF版本。

初一上冊部編版語文古詩詞測試(統編版初二語文教材)2

其中,對“邊海”有注釋,但提示的是參見《辯道論》中“邊海”的注釋。找到《辯道論》,注釋邊海為“海島”。看來教材是依據這個版本進行的注釋。但是,《辯道論》中關于“邊海”的語境是這樣的。

“觀神仙于瀛洲,求安其于邊海”。這裡的“安其”說的是“安其生”,是傳說中東漢末年白日飛升的仙人。這個人在海邊得道而飛升,所以這句中的“邊海”注釋為“海島”“海邊”沒有問題,但是,能據此證明《梁甫行》中的“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野”中的“邊海”就也可以解釋為海邊嗎?

恐怕不能,因為這兩個語境并不完全相同。

我進一步查詢了兩本手頭有的關于曹植這首詩的古詩選本,一本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餘冠英先生注釋的《三曹詩選》,另外一本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由林庚、馮沅君先生主編的《中國曆代詩歌選》。

雖然都是名家注本,但卻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前者明确說這首詩是寫“海邊平民生活的困苦”,後者則說寫“邊海人民的貧困生活”。前者明确認定“邊海”就是“海邊”,而後者則回避了這個問題,直接說“邊海”,也或許沒有把這當成一個問題。

那麼,“邊海”是不是就一定隻能解釋為“海邊”呢?好像不能這麼簡單地理解。因為“邊海”與“海邊”的構詞方式不同。前者是并列式,與此相類的還有“邊鄙”“邊陲”“邊疆”等,兩個表示“邊界”的近義詞合成在一起,共同指代邊遠地區。而後者則是偏正式,是“海之邊”。

兩種完全不同的構詞方式,僅僅因為構成詞的兩個字完全相同,于是就混同起來,恐怕說不過去。

我又查找了其他工具書,?《古代漢語詞典》《辭海》《辭源》等均沒有收錄“邊海”這一詞條,在《漢語大詞典》中,收錄了這一詞條。

初一上冊部編版語文古詩詞測試(統編版初二語文教材)3

(注:因紙質版字太小,不清晰,故而用了網絡版)

在這本大型工具書中,雖然“邊海”的解釋也有“臨海”“海邊”等義項,但是,所舉例句語境清晰,證據堅實。

其中第五項,将“邊海”明确注釋為“邊遠”。并明确使用了《梁甫行》中的這個例句。

三國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黃節 注:“《爾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疏引 孫炎 雲:海之言晦,晦闇於禮義也。《荀子·王制篇》 楊倞 注曰:海謂荒晦絶遠之地,不必至海水也。然則此詩言邊海,謂邊遠耳。” 明 馮夢龍 《風流夢·二友言懷》:“先祖柳州公,與你家昌黎公,俱是飽學才子,卻也時運不利,一箇貶在潮陽 ,一箇貶在柳州,都是邊海煙瘴地方。”

這個注釋令人信服,所引用的例句以及解釋證據堅強有力。明确了“邊海”構詞的方式。古人認為陸地四周皆為海,故用以指僻遠地區。《爾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由此,“邊”與“海”意思相近,兩個意思相近的詞合成為一個詞,這樣的構詞方式,在從單音節轉化為雙音節時,非常常見。

那麼,有沒有可能曹植真的去過海邊,并在海邊寫下了這首詩呢?查閱各種資料發現,對于本詩的寫作背景衆說紛纭,有人認為這首詩是曹植随曹操北征烏桓時所作,也就是《觀滄海》的同期詩作,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曹植在臨淄時所作。但所有說法,均無堅強證據,由此,“邊海”解釋為“海邊”,亦無堅強證據。

另外,從詩作本身的前後文來看,“八方各異氣,千裡殊風雨”,“寄身于草葉”,“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等,也并未明顯是在說“海邊”。将“邊海”單獨抽取出來,望文生義地理解為“海邊”,顯然很不合适,反而理解為“邊遠地區”更好,不隻是海邊的貧民,一切邊遠地區的貧民都包含在内,由此詩歌的内涵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

在閱讀文言時,因為現代同形詞或者形近詞的幹擾,而采用現代的理解,偏離了古代的意思的情況比較常見。比如,“妻子依林阻”中的“妻子”,初學者很容易将其當成一個人(丈夫的配偶)來理解,而不會認為是兩種人(妻子和兒女)。

因為以上理由,個人建議教材的解說,不應該過于指實,不要直接說“詩人來到海邊,看到……”,而應該表述為“詩人看到邊遠地區的貧民……”

另外,在研究“邊海”這個詞的過程中,還注意到這首詩中的另外一個詞,“狐兔翔我宇”中的“翔”的注釋。

教材中的解釋是“自在地行走”,也有的注本中解釋為“遊”,這兩種解釋都說得過去,因為畢竟主語是狐兔,所以不能真的飛,因此,“翔”引申解釋為“自在地行走”或者“遊”都可以。

但是,我還看到了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解釋。在教材所選這首詩的出處《曹植集校注》中,引用了高誘的《淮南子•覽冥訓》中的例句,将“翔”訓釋為“猶止也”。

初一上冊部編版語文古詩詞測試(統編版初二語文教材)4

将“翔”釋為“止”,乍一看全無道理可言,但細一琢磨,又不能不拍案叫絕。

一個字由本義擴展開來,可以引申為多個不同義項。本義與引申義,是漢字發展的“源”與“流”的關系,可能是近義的引申,也可能是反義的引申。

比如,“骞”的本義是“馬的腹部凹陷下去的一種疾病”,後來反向引申為“高”,又由“高”近義引申為“飛起”,今人起名用“骞”字,多取“高舉,飛起”之意。

回到“翔”字,“翔”本身是“飛”,反義引申為“止”,這從文字源流的角度可以解釋得通。

進入到“狐兔翔我宇”這個語境。固然從“翔”的“飛”之本義,結合“狐兔”這個主語,引申為“走”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反義引申,解釋為“止”,從語境上說,則更多了一層豐富的意思。

“宇”(房屋)本來應該是人之居所,但是,這裡現在成了狐狸和野兔自由蹦跳縱情嬉戲的樂園。抛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語境,如果狐狸野兔把人居之所,當成了自己的王國,不是訪客(自由地行走),而是就“止”于此地了,那又是什麼感覺呢?

結合前一句“柴門何蕭條”理解,是不是将“翔”理解為“止”,更增強了“蕭條”的程度呢?才能與這個“何”所形容的程度更為相配呢?由此我想到了《十五從軍征》中的詩句:“兔從狗窦入,雉從梁上飛。”何其蕭條,何其悲涼啊!

詩無達诂。對于這個“翔”的注釋,教材中并沒有錯,但是,卻不應該隻是停留在一種解釋上。由此,想到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常常因為有考試的束縛,對文言詩文的教學唯教材是從,唯注釋是從的情況。注釋如何注,就要求學生如何解釋,一個字都不能錯,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不是這樣做也完全偏離了文言詩歌教學應有的本義呢?

關于“邊海”應該解釋為什麼更為合适,這個問題是武漢的初中語文老師“四柳書生”提給我的,這激發了我的探究熱情。昨天花了兩三個小時時間去查找各種資料,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又有了一些新的發現。我的年輕同事立冬老師,幫我找了很多資料,并且和我做了很多有益的讨論。一并向這兩位老師緻敬緻謝。

通過這個探究,我最大的收獲是,在實踐中,更深刻地體驗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兩句話的妙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