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國史》就是一部英雄史,魏蜀吳三足鼎立各領風騷,其中諸葛亮被譽為智慧的化身,然而有一個人比諸葛亮更厲害,堪比戰國時期鬼谷子的存在,他早已看清漢末局勢,也早就知道諸葛亮的結局,卻始終未曾道破,反而将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自己卻聲名不顯。
此人正是司馬徽,字德操,颍川陽翟人(今河南禹州市),世人稱之為水鏡先生,是東漢末年的隐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為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有知人論世、鑒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據傳袁方、荀彧、賈诩、郭嘉、周瑜、龐統、諸葛亮、徐庶等皆為他的學生,司馬懿則是他的侄子,不過這些都是後人揣測,正史裡面并沒有明确記載,可以确定的是他們都是司馬氏的後代。
關于司馬徽的生平史書上記載的很少,陳壽《三國志》中記載:司馬徽為人清雅、博識,與襄陽大名士龐德公、黃承彥、徐庶、崔州平、諸葛亮等交往甚密,龐統十八歲時,曾以叔公龐德公之名拜訪司馬徽,二人交往,十分投機,并盛贊龐統之大才,諸葛亮躬耕隴畝時也曾向他學習,彼此之間亦師亦友的關系。《世說新語》中記載:如果有人向司馬徽求問,他都會說“好”,所以大家又稱他為“好好先生”,因為在那個年代判斷一個人的能力大小、品行好壞,基本都是品評專家說了算,前期有司馬徽、龐德公,後期有許劭,就是那個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枭雄”的許邵了。
公元一九八年,荊州牧劉表設立學校、學官,廣泛尋求天下名士。加上北方戰亂,于是司馬徽客居荊州襄陽。然而劉表心胸狹隘,司馬徽怕遭到嫉妒陷害,所以緘口不言,不談論時勢。 即使劉表親自拜訪,他也是故意表現出一副平庸之才的樣子。後來,依附于劉表的劉備也來拜訪司馬徽,與他談論時勢,并想請他出山相助,但司馬徽早已淡泊名利又或許是看清了時勢,謝絕了劉備。随後又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打動出山相助,終得三分天下取其一。
公元二零八年,曹操南征,劉琮投降,司馬徽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此時的司馬徽年事已高不久就病死了,這也成了曹操心中的一大憾事。
在亂世年代,或許隐居是不得已的一種生存手段吧。隐居深山卻能洞悉天下形勢,甚至能左右天下局勢,當社會需要時他們能挺身而出,完事後又全身而退,深藏功與名,這才是真正的隐士,真正的高人。鬼谷子如此,伯夷叔齊如此,司馬徽也如此。也正是看中了劉備的仁義,才向他舉薦了諸葛亮和龐統,可見他對劉備也是寄以厚望的,隻不過事在人為,時勢不可逆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