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張子載的經典語錄

張子載的經典語錄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30 20:08:30

張載(1020—1077),字子厚,祖上為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出生于仕宦之家,因長期在陝西郿縣橫渠鎮生活和講學,世稱橫渠先生。張載博覽群書,對儒、釋、道各家著作進行了認真閱讀和深入研究,最終回歸儒家經典,創立了關學學派。他的讀書觀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值得人們深思。

張子載的經典語錄(張載讀書之志)1

志存高遠

讀書以“成聖”為人生理想。張載認為,學者理當志存高遠,“有志于學者,都更不論氣之美惡,隻看志如何”。首先,“志與性相近”,志是心之寂然不動、未發之時;而“意也與情相近”,心一發動便是意。其次,“志”應當從公的方面來理解,如廓然大公,“意”應當從私的方面來理解,如私心雜念,即所謂“志公而意私”。簡單來說,張載所理解的“志”,是牢不可摧的、堅定的意志品質,而學者之“志”就是要把“成性成聖”作為恒久不變的志向。

讀書以“盡道”為奮鬥目标。張載對“志于道”做了如下解釋:“‘志于道’,道者無窮,志之而已。”“志于道”就是要把“盡道”作為終生的奮鬥目标。“志于道者,能自出義理,則是成器。”“志于道”的人,自然能夠闡釋義理,成就大器。

讀書以“無我”為修養境界。“無我而後大”,即進入“無我”狀态,則能達到“大”的境界。“塞乎天地之謂大,大能成性之謂聖”,即不斷地涵養浩然之氣,使其充滿天地之間,就可以“成性”,人性完全複歸“天地之性”,就可以成為聖人。而張載認為,要想做到“無我”,必先“絕四”,“四者盡去,則直養而無害矣”,即完全杜絕意、必、固、我的幹擾,浩然之氣就會得到充分涵養而不受任何傷害,最終達到天理一貫、正己物正的目的。

張子載的經典語錄(張載讀書之志)2

志趣高雅

志趣高雅應做到“不戲谑”。張載認為:“戲谑直是大無益,出于無敬心。戲谑不已,不惟害事,志亦為氣所流。不戲谑亦是持氣之一端。”戲谑就是缺乏誠敬之心,沒有誠敬之心,不僅妨害工作,還會帶來更大危害,即堅定的意志必将為氣質之性所流變、為氣質之惡所污染,難以複歸天地之性。

張子載的經典語錄(張載讀書之志)3

志趣高雅不可抱有功利目的。張載認為:“既學而先有以功業為意者,于學便相害……德未成而先以功業為事,是代大匠斵希不傷手也。”人如果抱着功利性的目的去讀書,難以把握義理之精,如果不加強道德修養,隻強調建功立業,就如代大匠斲木,鮮有不傷手的。“今之學者大率為應舉壞之,入仕則事官業,無暇及此。”有些讀書人急功近利,被科舉考試贻誤,一旦入仕,則陷入名利場中,無暇顧及道德修養。因此,張載極力反對讀書時抱着功利性的目的。

志趣高雅還要做到清心寡欲。張載認為:“仁之難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蓋人人有利欲之心,與學正相背馳。故學者要寡欲,孔子曰:‘棖也慾,焉得剛!’”。在張載看來,“仁”之所以難以成就,原因在于人們私欲膨脹,失卻了“好仁”之心,利欲熏心恰與學習目标背道而馳;而要做到“我欲仁,斯仁至矣”,則首先要“志于仁”,“志于仁”的基本要求就是“寡欲”。可見,志趣高雅的先決條件就是克制欲望。

張子載的經典語錄(張載讀書之志)4

學所以為人

張載認為:“學者當須立人之性。仁者人也,當辨其人之所謂人。學者學所以為人。”學者首先要确立人之本性,辨别人之所以為人。人性修養的目的就是要根除氣質之惡,使人性複歸純粹至善的天地之性。“學者學所以為人”,就是要通過讀書學習,提高道德修養,祛除氣質之惡,複歸天地之性,堂堂正正做個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