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說24-70鏡頭是萬金油

為什麼說24-70鏡頭是萬金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4 19:17:09

這幾天,經濟日報的一篇調查文章《國産鏡頭逆襲記》被很多影友轉發。

關于國産鏡頭,其實我在過去幾年,也寫過多篇文章。

要說真正崛起,往大了說從2000年開始,往小了說從無反相機興起開始。90後成為絕對的消費主力,一方面,他們追求性價比,另一方面,國産鏡頭滿足他們個性化的需求。

老蛙、中一、永諾、七工匠、唯卓仕,都是耳熟能詳的品牌,尤其老蛙的神鞭以及33mm F0.95 APO等鏡頭,在國外也是大名鼎鼎,不少露臉的場合都有它的身影。

為什麼說24-70鏡頭是萬金油(都說國産鏡頭起飛了)1

當然,今天我不是為這些品牌吹牛做廣告,而是想說說一些更真實的東西。

大家都在說起飛,那麼國産鏡頭究竟還需要多久才能趕超?

1.鍍膜問題還沒有解決。幾年前,就有專業人士給我解讀過,鍍膜設備不隻是一台機器,更像一個類似生态系統的複雜機構。現階段,實驗室可以攻克,但産業化難,民用量産的利潤根本不足以支撐巨大投入,更養不起高端人才,所以這些年,民用市場鍍膜技術的提升很慢,光學廠的技術積累遠不夠,尤其抗眩光、色散方面。

為什麼說24-70鏡頭是萬金油(都說國産鏡頭起飛了)2

2.專利壁壘問題,無法繞開。品牌不點名了,這幾年推出的“新鏡頭”其實都是别人專利到期的,然後直接拿來主義。自己研發?雖然現在鏡頭的設計可以借助計算機,但是在量起不來的情況下,研發成本怎麼分攤,而國産鏡頭如果不便宜了,誰還來買呢?被卡脖子的地方還有卡口,某品牌RF卡口鏡頭下架就是最好的例子。

3.對焦系統落後。不同時期,對于鏡頭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以前我們談的是對焦速度、噪音,現在更講究平滑,動态焦點的咬合。這方面,國産鏡頭是有巨大空間可以突破的,這兩年自動化都有了長足進步,堆料線性馬達,逆向開發水平也有提高。當然,不少廠商直接繞過,專心搞手動鏡頭,畢竟這樣做,砍掉投入,整體利潤和定價相對原廠優勢更為突出,大家也都達成了共識。

為什麼說24-70鏡頭是萬金油(都說國産鏡頭起飛了)3

4.品控問題。品牌不點名,到現在鏡頭良品率還是堪憂,隻是不對外公布數據而已,這些都是成本。消費者吐槽遮光罩質感掉價,裝上去就拆不下來,另外,光圈葉片不圓、無防塵防水膠圈設計等。可能有些鐵粉覺得,賣這麼便宜,還要啥自行車,換個角度,菜便宜,難吃也要吃下去?

5.目前部分國産品牌并沒有擺脫跟風模仿,唯卓仕和永諾似乎鐵了心做低端自動對焦定焦頭。為什麼現在一提到國産鏡頭,總是提老蛙?特色零畸變廣角、微距神鞭,全世界獨一份的規格。思銳的變形寬熒幕鏡頭有特色。中一銘匠七工匠堅持走手動定焦,他們有能力在低預算裡做出非常誇張的規格。廠商盯着微距、超廣角、超大光圈,也算懂得揚長避短。順帶提一下,東正是走的電影鏡頭道路。

在這裡,大量預測一下,随着90後的消費能力慢慢起來(他們要好玩),加上單反逐漸退出曆史舞台,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國産鏡頭就能出現一批成熟的産品,這其中包括面向消費級市場的,還有面向專業影像市場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