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開心爸爸看到了一個問題,是這樣說的:
“孩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敢玩滑梯了,怎麼鼓勵都不行。嘗試着和他一起滑,不行;讓别的小朋友和他一起滑,不行;最後實在是沒耐心了,把孩子放在滑梯最上面推下去,結果孩子除了哭還是不敢自己去玩。幾乎是什麼方法都試過了,最終的結果都一樣,不行。”
很巧的是開心也有這樣的問題,在他小的時候,玩滑梯那叫一個順暢。經常是一個沒看到就自己爬到滑梯最上面,一放手就滑下來了。但是随着年齡的增加,他似乎膽量變小了。面對滑梯的時候總是唯唯諾諾的,怎麼鼓勵都沒用。
而且開心爸爸也像是上面提問的爸爸媽媽一樣,很多方法都試過,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一一開心還是不敢自己去玩滑梯。
該怎麼辦?
02
按照一般的方法,應該是鼓勵他們。
“沒什麼的,那次隻是一個失誤,這次小心一點就好了”這是鼓勵再試一次;
“沒事,男孩子要大膽一些,你看人家那個比你小的小姑娘都敢玩呢”這是用上了激将法;
“來吧,再來一次,爸爸在這裡接着你,肯定沒事”這是給孩子寬心的方法。
這幾種方法可能有用也可能沒用。如果孩子真的敢再嘗試一下,成功的經驗就會消除掉他們之前的恐懼,确實是可以解決掉這個問題。但孩子就是不敢呢?比如開心,好不容易鼓勵着他走到滑梯最高處了,人家自己想了半天還是下來了,并且說着“我不想玩了”。
到這裡幾種方法幾乎都是宣告失敗了。
所以開心爸爸決定用另外的一個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就是“找到原因” →“弱化恐懼” →“情景帶入”的三步法。
03
找到原因就是分析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
開心為什麼不敢玩滑梯呢?最有可能的就是以前某一次玩滑梯有過不好的經曆,留下了心理陰影。為此開心爸爸問了開心姥姥和開心奶奶,她們說有一次在小區幼兒園裡面,開心爬上爬下的玩那個滑梯,也許是穿的有點多吧,下來的時候沒站穩摔了一下,為此開心還哭了一陣呢。
開心爸爸覺得應該是這次經曆,讓開心把玩滑梯的過程恐懼化了,每次想滑下來的時候都會想起那次摔倒的經曆,對玩滑梯的渴望抵不過對摔屁股恐懼,所以才不敢繼續玩滑梯了。
這個猜想是對的,那麼用什麼樣的辦法幫開心消除恐懼呢?這就需要用第二步“弱化恐懼”了。
04
弱化恐懼
開心爸爸給開心講了一些有關于勇氣,我不害怕之類的繪本。主要講述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男孩子要有勇氣和玩滑梯是需要有技巧的。
通過幾天繪本的講述,開心爸爸有意無意的就問“明天我們還去玩滑梯好不好啊?”,這時候開心已經可以回答“好啊,我都快等不住了”。
看到事情已經按照設想的在發展了,開心爸爸馬上進行第三個步驟“情景帶入”。
情景帶入
雖然開心嘴上面說自己可以去玩滑梯了,但是當他真正站在滑梯前面的時候,那些恐懼還是會浮現出來的。所以開心爸爸轉變了一個方式,拿了一個他最喜歡的玩具超級飛俠,邀請開心幫助超級飛俠玩滑梯。全程隻字不提讓他玩滑梯這件事情。
開心興奮的爬上滑梯,把超級飛俠一推,就滑下來了。開心爸爸在下面接着,把玩具再遞給開心。因為沒有逼迫他去滑滑梯,而是用了一個“超級飛俠玩滑梯”的情景帶入,開心完全沒有心理壓力,越玩越高興。
最後開心爸爸假裝無意的提出要不陪着超級飛俠滑一次,開心很順利的就答應了。而且這次他站在滑梯的最上面,沒有猶豫,很順利的就滑了下來。
這一次,開心沒有摔到屁股。也就是從那次開始,開心再也沒恐懼過玩滑梯。
05通過這次教育開心克服對滑梯的恐懼這件事,開心爸爸總結了以下幾點教育方法:
1、孩子們所有的“不正常”表現都是有原因的。
自從開始教育孩子,我們就會發現,為什麼孩子會有這麼多的“不正常”表現啊!比如愛吃手、剛撿起來的東西轉身就被他們扔掉了、越不讓幹的事情他們越要去幹、愛說髒話……其實這都是孩子們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的正常需要。所以簡單粗暴的制止他們是沒用的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這個發展階段。
比如,孩子們在用嘴巴探索世界的階段就會把什麼都塞進嘴裡;把東西扔在地上是為了聽聲音,這樣能夠幫助他們建立眼睛和耳朵的協調關系;幹一些爸爸媽媽不允許的事情,隻是為了探尋事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剛剛發現語言的力量性時會罵人說髒話……每一個表現的背後都是孩子在特定階段的特定行為,這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曆的,滿足了他們也就是幫助他們成長。
2、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時候,爸爸媽媽們自己要耐心。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諺語叫做“欲速則不達”,越着急事情會越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也是這樣,耐心細緻的分析,卓有成效的指導,最終才能讓孩子擺脫困境,并且學會解決的技巧。這樣,在日後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他們也可以沿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在一次一次問題中,孩子會獲得成長。
如果不耐心呢?像孩子玩滑梯這件事情,有一些不耐煩的爸爸媽媽直接就把孩子從上面推了下去。最終的結果隻能是孩子還是不敢玩,甚至這給他帶來了另一方面的陰影,以後連滑梯都不敢接近了。
3、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不要讓孩子有心理壓力。
開心爸爸所用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孩子怕什麼就盡量不要讓他來直接面對什麼。而是換一個主人公來做這件事情,在一次一次的“示範”中,自然而然的就不害怕了。這是一個正常的克服恐懼過程。而且利用外物來完成孩子恐懼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不斷嘗試修正自己的過程。等到利用外物已經完全可以做到的時候,孩子也就可以自己做到了。
沒有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育的爸爸媽媽。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夠更好的教育孩子,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更加成功!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更多的爸爸媽媽,也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孩子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