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體出現不适症狀時,人們總會想自己是不是生病了?但是要問哪裡不對勁,又說不上來,反正就是感覺胸悶、氣短。其實這種症狀是非常普遍的,可能出現在很多疾病中,有的不是疾病,而是心理問題,那麼,當我們出現相關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地排查,不能忽視它。
總是感覺胸悶、氣短,但是不咳嗽、不發燒,可能和5種情況有關
第一種:心理因素——焦慮
平時看到女生和男生吵架,總是會說一句“氣死我了”,然後捂着胸口坐在那裡不說話,感覺胸口悶悶的,其實就是心情不暢導緻的胸悶氣短。當内心的情緒無法排解,就會身體上感覺不适,等到情緒舒緩了,肢體放松了,胸悶、氣短就會減輕,這種情況在焦慮症患者身上非常常見,因此,要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吃點東西,看看電影院,做呼吸訓練,有助于緩解焦慮。
第二種:身材肥胖
這類人群身材臃腫又笨重,體内脂肪多,心髒負擔重,說一段話都要歇一歇,曾經有一位肥胖患者胸悶氣短20年,就診後被判定為心力衰竭,吃藥後症狀有所好轉,醫生提醒她減肥控制體重,她沒有停,五年後再次入院,并且小便、大便、睡眠、精神都不太好。
第三種:缺少運動
從中醫來講,就是氣虛了,從西醫來講就是心肌無力,這類人平時不愛動彈,還經常坐着工作,再加上睡眠和飲食習慣不太好,身體就比較虛,時常感覺氣喘不上來,這種情況就要好好補一補,多吃些牛肉、雞肉、粳米,少吃辣的、鹹的、苦的,天氣好的時候到戶外曬一曬補充陽氣。
第四種:空氣不流通
當我們處于空間小、人口多的環境中時,也容易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比如說節假日時的旅遊景點、逢年過節中的車站、坐滿人的電影院、電梯等等,空氣流動慢,二氧化碳多,人就會感覺憋悶。
第五種:病理性因素
多半是内部器官出了問題,比如心髒、肺部、支氣管、甲狀腺等等,要及時排查原因,比較嚴重,年輕人不應該因為自己年齡小就不放在心上,老年人那就更應該重視了,很有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如果症狀比較輕,自己心裡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可以暫時先緩緩,在家休息兩天,比如開窗透氣、晚上早點睡覺、看個喜劇片,調節一下,若是在胸悶氣短的同時,還有其他難受症狀,或者是突發性的,最好挂号檢查一下。
在檢查前,你應該對以下五件事了然于胸,醫生可能會問你
什麼情況下會胸悶氣短?每個人肯定不一樣,那你得仔細想想,是運動後發作,還是睡覺時?是排便的時候,還是突然聞到某種味道的時候?
是哪個部位不舒服?範圍有多大?你可能無法判斷具體位置,但是若能明确指出,可以幫助醫生快速判斷,比如說胸部中央,大約巴掌那麼大的範圍,用銀币、拳頭、巴掌等物體形象比喻,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是什麼時間段發作?持續多長時間?白天還是晚上?睡覺前還是睡覺後?持續不到一分鐘還是持續很久,是否不久後又再一次發作?
除了胸悶氣短,是否還有其他症狀?小便和大便正常嗎?痰多不多?心慌嗎?手腳有沒有力氣?大腦是否有悶堵感?患者要把自己覺得不舒服、疑惑的地方都說出來,醫生才能綜合判斷。
之前有沒有吃過藥?有沒有做過檢查?大家在做檢查的時候最好把以前的化驗單、B超單、病曆都帶着,當你描述不清楚的時候,醫生可以從你的病史中得到提示,以免有誤診或漏診。
身體内部的原因,通過吃藥、手術等治療後能很快就能緩解,如果是其他方面導緻的,需要做的事情就多了,例如增加體育鍛煉,預防感冒,通過運動提高大腦和心肺功能,改善不良情緒,發洩不愉快。少去人少、嘈雜的地方,在家裡靜養一段時間,遠離煙霧、油煙、粉塵環境,到森林氧吧走一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