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12:12:36
清明節為什麼又稱為“踏青節”?古代人過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在世人眼中就是一個祭祀親友的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祭祖節”,其實最早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禮。北方人将“墓祭”稱為“上墳”,而南方人則文雅地稱其為“拜山”。雖然稱呼各有不同但具體禮節和習俗卻大同小異。

如果想要細緻挖掘清明節誕生曆史,其實就應該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上古時期。由于當時人類并未掌握大自然變化規律,所以對大自然中的天氣現象以及節氣變化都一無所知。在這種狀态下就形成了最原始的自然崇拜與祭祀行為。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1

清明節作為上古時期一種比較傳統的春祭禮俗,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敬畏自然、祭祀神明及祖先的使命。作為一個人與自然之間相溝通的載體,清明節其實也是上古先民思想與行為的一個縮影。作為既古老又傳統的祭祀節日,時至今日依然在民間廣為流傳。

但是清明節經曆了滄桑歲月的洗禮之後,其性質不僅越來越豐富而且更趨向于民俗節日。雖然現代人在清明節這一天也依然遵循舊制祭祀先人,但是卻賦予了清明節更多節日屬性。踏青郊遊、掃墓祭祖、植樹插柳,以及放風筝、蕩秋千等習俗應有盡有。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2

清明節與踏青節的前世今生

1.“踏青”即“迎春東郊”

按照季節時間劃分每年的三四五月是春節,而清明節到來之際正處于仲春時節。此時早已草長莺飛、百花齊放、莺啼燕語,在如此多嬌的浪漫春天的吸引之下,蟄伏了一個冬季的人們都會在這個大好時節,走出家門與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擁抱。

據《尚書·大傳》記載:“春,出也,萬物之出也。”春天來了萬物複蘇一派生機盎然,而清明節正好處于仲春之初正是大地一片祥和之時。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東郊”。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3

“迎春東郊”就應該是清明節的前身,從此“迎春郊遊于野外”就成為了一種,獨具古代中國特色的禮制或習俗。如果按照“迎春”這一習俗的時間來看,此時應該正是野草青青、鮮花綻放之時,當這種習俗流行于民間之時就變成了“踏青”。

據史料記載先秦時齊、魯、楚三國,就曾有春季“踏青”的習俗,“放春三月觀于野”正是“踏青”習俗的佐證。從周天子“迎春東郊”開始,再到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春季“踏青”,其實從根源上來講都是農耕祭祀、迎春習俗的重要體現。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4

2.“踏青”實則為“踏春”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踏青”其實就是古代的一種郊遊習俗。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在春回大地之時都會外出郊遊。由于在郊外散步遊玩之時會踩踏到青草,所以人們又将這種春日郊遊稱為“踏青”。

由于“踏青”發生在春暖花開之時,所以“踏青”又可以稱為“踏春”。總而言之就是在春天到來之際,人們到戶外享受大好春光的古老習俗。實際上在上古時期“踏青”,其實還與春耕、擇偶、祭祀等習俗息息相關。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5

這主要是因為“踏青”其實還與“上巳節”有很大關系。所謂“上巳節”其實指的就是,母系氏族時期的一種擇偶制度。這種制度有一點類似于現代社會中的相親,每當春天來曆之際年輕男女就會來到戶外郊遊,并在其中選擇心儀對象成婚。

由于上古時期并未有婚姻禮儀,所以這種在春季出現的擇偶制度,又可以被稱為“群婚”現象。在“踏青”時節除了有“群婚”習俗之外,人們還會舉辦比較隆重的祭神活動。在此之後還會跳傩驅疫、求雨雩禮,這種因“上巳節”而形成的“踏青”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6

筆者認為春日郊遊、迎春祭祀、踏青等古老習俗,其實都是古人探索大自然的初級行為。因為他們無法掌控大自然所以就隻能順其自然,于是在這種契機的主導之下各種習俗開始誕生,而這些習俗其實就是古代先民的生活寫照。

從西周時期開始人們就将“踏青節”稱為“清明節”,亦或“踏青節”就是“清明節”。雖然在當時社會這兩種節日并不在同一天,而且也因地區、時令不同,而導緻“踏青節”的日期并未固定,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三日都曾是“踏青節”。

春秋時期由于清明節所代表的寓意更為全面,所以人們就将“踏青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随着時代變遷與朝代人更人們基本上都在清明節外出“踏青”,所以在這種契機之下“清明節”徹底替代了“踏青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7

古代清明節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

清明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從這一點來看這個節日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就非比尋常。作為古代社會中最為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它的主要寓意就是通過祭祀已故先祖,進而表達後人對祖先的敬畏與愛戴。

據《爾雅》記載:“善事父母為孝”,雖然這句話僅有六個字但卻寓意深遠,父母活着的時候要“善事”才可以稱得上為“孝”;賈誼在《新書》中也曾說:“子愛利親謂之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說:“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8

從這些史料中的記載可以得知,古人所謂的“孝”無外乎尊敬、贍養、侍奉。當至親長眠于黃土之下時作為後人也不應該忘記孝道,這其實才是清明節可以淵源流傳的重要意義。所以,清明節雖然有很多習俗但“祭祀”依然是主角。

1.清明節習俗之“掃墓祭祖”

“掃墓祭祖”顧名思義就是緬懷已故先人,從實際意義上來講好這項習俗就是“墓祭”。由于“掃墓”二字會給人一種粗俗不敬之感,所以後人為了表示對故去親人的尊重,一般都會将“掃墓”稱為“掃山”或“拜山”等。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9

實際上如果從“墓祭”這項清明節習俗來看,其實就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簡單說就是通過“掃墓祭祖”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哀思以及崇敬之情。據史料記載“墓祭”習俗源于西周時期,并在曆朝曆代的改進中逐漸達到完善。

實際上清明掃墓習俗還存在南北之分,南方除了将“掃墓祭祖”稱為“掃山”或“拜山”之外,還有“挂山”或“挂紙”之說,無論哪種說法其實表達的都是對祖先的敬畏之情。北方人由于性格比較豪放所以同樣是祭祀,北方地區則直接稱為“上墳”。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10

按照民間習俗清明掃墓可以分為“家山”與“祖山”兩大類,從“拜山”一詞可以得知“山”在古代就是墳墓的别稱。一般情況下祖宗三代之内的祖輩稱“家山;如果是祭祀宗族祖先則稱為稱“祖山”。作為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直到現在依然十分隆重。

2.清明節特色習俗“踏青”

“清明節”又可以稱為“踏青節”,所謂“踏青”其實指的就是在春天來臨之際,野草繁茂、鮮花盛開、空氣清新,在這種大好時節走出家門來到戶外,真切的去感受春天到來之後的欣欣向榮。在鳥語花香、春風和煦的春日中,身心都可以沉醉于醉人的春色之中。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11

“踏青”作為一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古代被稱為“探春”或“尋春”。實際含義就是外出“探春”之際踩在草色青青的綠色地毯上,去真正感受春天到來之後的生機勃勃。在春天的擁抱中觀賞春色、賞玩春景,絕對是一種沁人心脾的舒爽感受。

“踏青”這種古老的習俗主要源于,遠古時期農耕祭祀以及迎春習俗。作為農業大國這種習俗從誕生伊始,就一直流傳了幾千年并在現代社會得到傳承。現代人過清明節時也會成群結隊外出踏青,尤其是正處于熱戀中的男女更是對踏青情有獨鐘。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對還是錯(清明節為何又稱)12

3.頗具童趣的古老習俗“放紙鸢”

清代詩人高鼎曾創作過一首《村居》,這首詩歌中就描繪出了清明時節放風筝的畫卷。“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這首詩歌中的“紙鸢”就是古代社會中用紙糊的風筝。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放風筝是清明節時,男女老少最喜歡的民俗活動之一。其實,放風筝雖然在現代人眼中看似是一種遊戲,但是在古代社會,卻是一種驅除疾病的重要習俗。古人相信将病人的病況寫在風筝上,然後放飛于天空并将拉線剪斷,這樣疾病災難便會随着風筝一起飛走。

後來這種極具古代社會特色的習俗,逐漸發展成為流行于民間的郊遊娛樂活動。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對放風筝這項活動十分熱衷,甚至還形成了很多專門設計、制作風筝的組織。放風筝這項極具清明節特色的習俗,也成為了一種文化在民間源遠流長。

《帝京歲時紀勝》曾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毂相望。各攜紙鸢線軸,祭掃畢,即于墳前施放較勝。”這段記載寫出了清代清明節時期的主要習俗,掃墓、放紙鸢、施放較勝都可以表達出當時的節日氣氛。

實際上最古代社會放風筝最開始除了有祛病避災的寓意之外,這種所謂的習俗活動其實還是一種“巫術”。《清嘉錄》中記載:“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鹞’之諺”,大意為放風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

結 語

唐末詩人杜牧曾寫過一首《清明》詩,其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兩句,其實就寫出了清明節時期的主要習俗“祭祀”。古代人對清明節祭祀活動非常重視,所以在節日時期由于祭祀先人的緣故,很多人都處于情緒低落的狀态之中。

清明節作為古代社會中的傳統節日,從誕生之日起其實就蘊含了很多寓意。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祭祀先人與祖先信仰之外,其實還與大自然中的節氣息息相關。因為清明時節正是春回大地、鳥語花香之際,仿佛在告誡世人可以已經步入農耕時節。

【參考文獻】

《清明節燒紙的由來》

《清明時節也“寒食”?》

《清明時節宜踏青》

《清明節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現代社會的變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