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加用戶 - 李索羅說來慚愧,沒怎麼開過自主品牌的車,也沒開過純電動汽車,在面對大趨勢的驚濤駭浪之時多少還是手足無措。但是誰都難免會有個非電動車不買的親戚或者朋友,所以車也不得不試。由于接觸的車是廠家所謂的第二代車,并不是交付到客戶手中的版本,在配置上和實際體驗上可能多少還有所差别,參考其目前的價格,就拿16.5萬的補貼後的售價作為評判标準吧。(并沒有什麼用,現在看看時間,再過4個多小時補貼就沒有了)
先說說外觀
如果把塗黑的B柱和C柱還原成白色,你會發現這是一輛觀感廉價并且尺寸不大的标準自主前置前驅小型SUV。
尾部造型就像X戰警裡的鐳射眼,好不好看在個人。
尾燈内部細節很炫,不過沒注意點亮之後是什麼樣子。
前臉設計的線條還不錯,隻是過長的前懸會讓人覺得它并不是很協調。
大燈設計也算講究,日行燈點亮之後也比較好看。
内飾如何?
熟悉的布局,熟悉的切菜闆屏幕和方形儀表,讓我在第一時間想起了某外網口無遮攔企業家和某已故科學家。當然我知道最抓人眼球的還是滿屏幕的指紋,不過點亮屏幕之後倒是不怎麼明顯了。
儀表沒什麼好說的,行駛過程中除了看速度基本用不着。
這塊大玻璃就當是跟雪鐵龍大畢加索學的吧。
曬嗎?多少會有點,但是據說加188塊就能選裝遮陽簾,但這個遮陽簾似乎是不能在原位置收起的,那買了這個遮陽簾還要這麼大一塊玻璃幹啥?建議加Tag:迷惑行為大賞。
擋杆是……算了,集大成吧。
空間夠用嗎?座椅舒服嗎?
忘了用比較嚴謹的方法測試後排空間,打開門直接就坐進去了。
調整好座椅後空間可能會很局促,坐墊也比較短,至于後排的靠背沒有仔細感受,隻想着快點從車裡出來。
下車的話……
坐墊長度和側向支撐都還可以,隻是人機工程學上有嚴重問題,後面再說。
靠背還不錯,沒有感覺到明顯不适,如果頭枕可以做得再軟一點就更好了。
後備箱一般能裝,放一個28寸的大箱子去機場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開口位置過高,并且門檻會對裝卸行李造成不便。
人機工程學如何?
其實按照正常使用角度來講小鵬G3的中控屏幕不怎麼涉及人機工程學問題,因為在行駛中絕大部分情況用不着去點屏幕。
問題主要都在方向盤上,由于方向盤前後不可調節,所以即使是抱着方向盤開對我本人而言也比較難握住方向盤上沿,離人的距離我覺得也太遠了,甚至不如老款低配朗逸(同樣是隻支持上下調節)。
而由此導緻的更嚴重的問題體現在座椅上,G3的駕駛座椅隻支持臀點高度調節,并且最低位置也不夠低,導緻在基本拿穩方向盤時大腿嚴重缺乏支撐。
那如果方向盤支持前後可調呢?
問題不止于此,駕駛座最靠後的位置仍然不夠靠後,仍然不能提供足夠的腿部支撐,唉……就這樣吧。
如果還有别的問題的話,按照傳統車廠的思維來看,儀表台和中控屏幕(主要是空調部分)的位置都偏低,但還是前面說的,在G3上這些問題并不是很重要。
交互很有趣
絕大多數情況下,或者說在短暫試駕路線上用到的所有操作基本都可以通過語音來解決,有且不限于:調整座椅(沒用上)、調節空調以及座椅通風和加熱、調節駕駛模式、調節轉向手感、動能回收等級、升降玻璃、多媒體控制、導航等等等等。
此外這套語音系統還可以通過識别不同位置的聲音來對同樣指令做不同的操作,同時主副駕駛位置聲音控制也有不一樣的權限。例如在副駕就無法通過語音控制主駕駛的座椅通風和加熱,在副駕說“升起車窗”就隻升起副駕車窗等。
另外還要提出表揚的是語音識别率非常高,而且即使小聲說出指令也能夠識别,雖然沒體驗過其他互聯網車企的語音識别,但是這也已經比開去試駕的寶馬識别率高多了。唯一的槽點可能就是呼出指令是“你好小P”了吧。(手動狗頭)
動力怎麼樣?
總體來講我是比較滿意的,接近200匹的動力帶動這台一噸半左右的車絲毫不費勁,7.7秒的0-100加速時間甚至比老款320長軸快了0.2秒。電門的線性程度做的也不錯,行駛過程中動能回收的切換也絲毫沒有頓挫,可以給好評。
響應也非常優秀,當然這本身對于電動車來說也不是什麼問題。
簡單說一下三種模式下的油門踏闆邏輯。在經濟模式下能很好地應對風琴腳,動力輸出很柔和但響應也完全跟得上;普通模式下電門更加跟腳,出力響應明顯要比經濟模式好一些,但是在對電門操控的精細程度響應方面也有一些額外的要求;運動模式下油門更加跟腳,動力輸出曲線和實際油門踏闆深度曲線更加貼合,但完全不會有頓挫發生。
另外Autohold功能和油門在起步時的匹配也很好,基本可以忘了N擋了。
實際舒适性和NVH怎麼樣?
很遺憾,表現不大好。
先說駕駛方面的問題,首先是方向盤手感。
次要問題是在中速以及中高速時阻尼增益不足,簡單說就是在輕盈和普通模式下中高速方向盤都不夠沉,隻有運動模式在中高速時的輕重可以勉強達标。
主要問題是标準轉向模式下(其他兩種轉向模式沒有試),在極低速情況時(0-10公裡每小時)轉向阻尼和回正力矩匹配有嚴重問題。在開始輸入方向時方向盤很輕盈,阻尼和回正力矩都很小,這點其實做的不錯,但是在回正方向盤時阻尼陡增,回正力矩非常小,也就是說在回正方向盤時需要自己一把一把把方向盤擰回來,而且阻尼比較大,過程比較費勁。但是出現過一次左打滿回正時方向盤阻尼和力矩匹配情況較為正常的情況,但向右打滿一直有這個問題,提出明确批評。
最最最嚴重且不可忽視的問題是方向盤大拇指位置縫線割手,這個問題最不應該,其實但凡開過就應該能發現這個問題,這屬于測試團隊的嚴重失職,同時也最影響駕駛感受。
除此之外由于采用了前驅布局,大油門加速時能感覺到有一定的扭矩轉向,并且在路面有坑窪的地段加速時也能明顯感覺到方向盤搶手,同樣屬于轉向阻尼标定不到位的問題。
下面說說噪音,動力系統基本沒什麼噪音(應該的),但是對胎噪的隔絕并不優秀。
試駕車上搭載的是米其林Primacy 4輪胎,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一套靜音輪胎,但實際駕駛過程中感覺這套輪胎并沒有起到其應起的降噪作用,對于電動車這種本身動力系統就沒有什麼噪音的車來說胎噪隔絕尤為重要,需要改進。
另外刹車腳感也有瑕疵,本身刹車力和輸入深度之間的比例還比較線性,但是初段的回饋力實在是太強了,而這段強回饋力的區域實際能釋放的刹車力卻很小。這種刹車腳感導緻在每次停車時都要額外更用力地踩刹車踏闆,并且回饋力之大對我本人而言已經到了很難适應的程度,同樣提出批評。
最後說說懸架,這套懸架應該是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搭配,需要提出表揚的是後扭力梁調教的其實還不錯,單側震動對另一側的幹涉并不是特别明顯。但是實際濾震表現卻不好,無論是前懸還是後懸都能明顯感覺到在拉伸時反應不夠迅速,給人一種輪子騰空的感覺。并且在處理初段壓縮沖擊時也偏硬,綜合看來G3的懸架比較颠且硬,但好在沒什麼餘震。
聽說有自動駕駛?
沒錯,1.4版本固件支持L2級别自動駕駛,包括車道保持自動跟車之類的,但試駕車還是1.1.4系統,隻支持自動跟車,方向盤仍需要駕駛員自行控制。(也不知道跟ACC有什麼區别)
首先這套系統必須在有一定車速時才能啟動,啟動後儀表顯示定速巡航标識并顯示啟動時的車速,尚不清楚在前車車速高于它啟動系統時的車速時實際車速是被限制還是會跟上前車的車速。
但是在城區非擁堵路段這套系統的表現還是不錯的,起步、加速和刹車都非常線性,并且車距保持也比較穩定,體驗過程中也沒有出現其他車輛位置信息鬼畜漂移的情況。但在轉向時的表現我并沒有去嘗試,主要是害怕萬一标定不合理出現什麼嚴重的問題,不是說在轉向時會出現問題,這方面實際表現未知。
就體驗到的直路跟車來說,表現還是不錯的,好評。
暈車嗎?
不存在的,至少在副駕和主駕駛位都不暈。
還有其他槽點嗎?
有,并且還有一些迷惑行為。
高配車型上有個可升起的攝像頭,據了解并不是用來自動駕駛的。
升起來是這樣,Hmmmmmm……
在360環影界面打開,另外車外攝像頭全部支持錄像和拍照功能,不知道是為了啥。
升起過程比較慢。
升起來之後這個攝像頭還真就是個攝像頭,可能是配合拍照錄像功能發朋友圈用的吧,但說句實在的,就算有我也不想開,感覺有點……丢人?路人很可能都是在用一種看傻子的表情看你的車。(起碼在最初我見到這台車升起攝像頭時是這個表情)
紅色刹車卡鉗,感覺迷惑行為指數可以跟320Li改M3有一拼了。
然後是做工問題:
左側出風口的方向控制鈕掉進去了,可以對比有攝像頭那台車的出風口。
仔細看的話大燈、機蓋和保險杠三者接壤位置的接縫明顯偏大。
即使是機蓋和保險杠之間的接縫也不齊。
還有就是設計方面。
這個C柱我是真接受不了。
手刹這個位置有些奇怪,雖然不太用得到,P擋似乎會自動拉手刹。
一時半會也想不起别的了。
續航如何?
靜置五分鐘帶空調,加20公裡左右的柔和駕駛(具體路程隻是估算,車上沒找到裡程表,誤差下兩公裡上四公裡),中間有5次劇烈加速,外帶地庫兩次自動泊車,全程空調制冷,低能量回收等級,在靜止時續航少了19公裡,解鎖時顯示續航301公裡,超過電池總容量的90%。
推薦買嗎?
不知道,就開過這一輛電動車,自己看着辦吧。
有什麼想對小鵬汽車說的嗎?
問題是有些多,但是都可以解決,有些可以通過OTA,有些可以通過小改款解決,抓緊吧,加油!不對,加電!
互聯網造車可以硬剛傳統車企嗎?
就以小鵬G3的表現來看,不能。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小鵬G3上很多問題并不是因為采用電為動能而産生的,實際上幾乎絕大部分問題都是因為造車經驗不足而導緻的,例如:轉向、濾震、駕駛體驗等很多方面。相反我認為動力總成的完成度其實已經不錯了。
網上有一種言論:傳統車企隻是在電動車領域還未發力,一旦大規模推出産品,互聯網造車将會受到嚴重沖擊。之前我是對這個觀點将信将疑的,但經曆這次體驗後我對這個觀點深信不疑,小鵬汽車(可能也包括其他互聯網車企)需要做的還很多啊。
你是不是故意抹黑小鵬?
不是,除了一些主觀評價之外,機械上和做工上的問題都客觀存在,不信自己去試。提出來是希望小鵬能做的更好,免費幫小鵬提出産品的問題,這是在幫小鵬啊。
你覺得互聯網造車企業的前途如何?
前路烏雲密布,同志仍需努力。
(目前,距離新能源補貼退坡還有一小時零八分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