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其實是一位哲學家?作者: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雷欣翰,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莊周其實是一位哲學家?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雷欣翰
惠施是名家巨擘,可《史記》裡沒有他的列傳;常見子書對他的評價,也多為負面。似乎隻有“學富五車”這個成語,才讓惠施之名得以流傳下來。實際上,名家學術的發達奠定了百家争鳴的語言和邏輯基礎,惠施在其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要了解諸子百家的思想和文學,不能不了解惠施。
今人了解惠施,主要是通過《莊子》。雖然《莊子》對惠施的記載多為責難、批評,但莊周本人與惠施實為莫逆之交。莊周與惠施的交鋒典故,最廣為人知的是“濠梁之辯”,也稱“魚樂之辯”:二人行至橋上,莊周見水中魚兒遊泳的姿态從容不迫,發出感歎:“這魚是因為歡樂才這樣從容。”惠施反駁:“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歡樂呢?”莊周回擊:“你不是我,又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歡樂?”惠子微微一笑:“照你這樣說就對了!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不是魚,自然也就不知道魚啦。”莊子說:“回到問題的開始,你問我‘怎麼知道’,不就是早就知道我知道,才問我‘怎麼知道’的嘛!”
這段辯論在此戛然而止,引來後人無窮猜測。有人認為是莊周勝了,因為惠施沒有再跟進辯駁;有人認為是惠施勝了,因為莊周最後的辯論不過是玩文字遊戲罷了——他利用語言形式的近似,混淆了“怎麼知道”的真實含義。
後學評價,惠施善用“琦辭”和“譬”,莊子善用“荒唐之言”和“寓言”。這兩組概念可以前後對應,指的都是新異的言辭和比喻的手法。《莊子》中就記載了二人共同使用過的很多言語。比如,他們都說過像“太陽正當午的時候就是西斜的時候,活的時候就是死的時候”這樣的話。通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方式,莊周和惠施其實是希望引起人們對“語言”背後真相的關注。
關于時間和生命的思考,莊周還有更為驚人的實際行動。惠施給莊周的亡妻吊孝,卻見莊周盤腿坐在地上大聲唱歌,還敲個破木盆子打節奏。惠施質問:“人死了你不哭也就夠意思了,怎麼還能又打又唱?簡直太過分了!”
莊周看見惠施動了真情,便認真地解釋:“她的死無非是剝奪了她的生。可是,最初她原本也沒有生。别說生了,就連形體也沒有;别說形體了,就連一點氣也沒有。所謂人的生命,不就是在這什麼都沒有中變化出了一點氣,氣又變成形體,形體又變成活人麼?她從活人變成死人,無非是再向前走了一步。就像春夏秋冬的循環一樣,之後還要走回什麼都沒有的樣子。現在她還沒有走到那一步,人還躺在這靈堂裡,我要是哭了起來,豈不是顯得太不懂事了麼!”
莊周在妻子喪禮上的離經叛道,看起來頗為“無情”。但是,這位哲人的冷漠在惠施死後徹底破功。
一次,莊周路過這位故人的墳墓,呆呆地看了一會兒,然後回頭對後面的人說:“曾經有個楚國人,在自己的鼻子上塗了像蒼蠅翅膀那麼薄薄一層白粉,讓他相識的一個石匠用斧頭砍。石匠揮動巨斧,虎虎生風,砍掉了白粉,卻沒傷鼻子一絲一毫。那個楚國人在整個過程中從容地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宋元君聽到這件事,招來那個石匠,讓他再來一次。那石匠說:‘我以前是可以做到的,可與我配對的那個楚國人早就死了。’惠先生死後,我也沒有配對的人了。”《淮南子》記載,惠施死後,莊周沒有再與任何人讨論過學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