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下,原來“雞娃”的家長,現在怎麼樣了?
衆所周知,在我國“雞娃”最厲害的要屬海澱區的家長。千萬學區房說買就買,各種輔導班填滿每個周末,這樣的事情在海澱區每天都發生。
原來習以為常“雞娃”的家長,如今卻遇到了“難題”。
雙減之下,原本“雞娃”的家長,現在呢?一位海澱區初中生的家長說,自己每年給孩子都要花費十餘萬元給孩子報培訓班。“雙減”推行後,家長發現學生的作業明顯減少,尤其是英語課業量減少明顯,上課的進度也放慢了。
原來孩子放學回家至少還要寫3個小時作業,現在隻要寫1個小時。原來孩子每天放學和周末都去機構培訓,多的時候一周培訓會到達10個課時。
現在雖然機構倒閉了,但自己仍然希望孩子能夠繼續參與補課培訓。家長說:
“雙減”初衷是好的,但作為父母還是該幹什麼幹什麼。
這位家長表示不會放松“雞娃”的腳步。
“一對一”培訓最高千元/小時,“天價”補課費勸退家長
“雙減”規定校外培訓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休息日,導緻很多家長不得不放棄周末培訓的想法,尋找其他“出路”。
為“逃避”政策,部分家長把目标轉向了線上培訓以及“一對一”培訓。線上培訓的形勢對部分家長來說是非常“新穎”的,需要等考完試才能看到效果。
但“雙減”取消了月考,摸底考等周期性大考,想要看學習效果得等到期末,這相當于給家長又出了一道難題。
到處“碰壁”的家長一窩蜂地湧入“一對一”培訓的賽道。水漲船高,現在的一對一價格比之前漲了不少。
據報道,某機構2021年初“一對一”收費标準顯示,初一到高三的收費每小時在550-750元不等。
現在至少也要700元以上,優秀的教師則漲到了1000元每小時。如果按一周10節課來算,那麼一周光是在補課上,就得花費1萬元。
這一支出直接勸退熱衷“雞娃”的家長,畢竟家長們的錢也不都是大風刮來的。沒有哪幾個家庭可以承受如此大額的教育成本。家長們确實應該回歸理智,量力而行。
“5 2”課後延時服務下,家長為什麼依然選擇“一對一”?“雙減”中的“雙”,顧名思義就是校外校内雙向減負。校外整治培訓機構,校内肯定也會配合家長保障學生的學習,所以推出了“5 2”政策。
一周5天,每天2小時,家長可以自願讓孩子參與課後延時服務,學生的課後作業全程由“知根知底”的教師陪伴監管。
那麼為什麼家長仍然選擇“一對一”服務?
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指出,學校的課後服務很難滿足每個家長的個性化需求,尤其一些學校本身教育資源比較落後,這種情況下,不是每個家長都願意把學生放在學校。
筆者認為,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刻在人類血液裡的競争基因。
進化論提到,人類的演化史就是競争史。物競天擇,才是我們生存的常态。
所以有時候不完全是家長們想“搞特殊”,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落後于别人,将來找份好的工作。
既然“生命不止,雞娃不休”,那麼家長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正确的“雞娃”。
如何正确地“雞娃”?
網上有一篇文章,來自第一批被“雞”的娃。講述了自己從小被父母“雞娃”的經過,現在成為了自由職業…或者說無業,筆者理解這是想告誡各位家長,雞娃的“副作用”。
正所謂“求之有道,雞娃也有道”。隻要不超過這個“度”,那就不至于出現什麼副作用,怕就怕有的家長“欲壑難填”,強加自己的欲望到學生的身上。
關于,如何正确雞娃,筆者身邊有一位非常成功的媽媽是這樣做的。
- 在幼兒階段,她通過觀察發現自家孩子對曆史感興趣,她就把書中的曆史事件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給孩子聽。
- 孩子長大一些,家長開始帶孩子去逛博物館,随身帶着筆,一邊逛一邊記。家長看到好的圖書就會跟孩子分享,三個人一起讀書,查資料。
- 再長大一些,家長就帶着孩子去書本上提到過的地方,親身經曆一次加深書本的印象。
綜上,這位媽媽并沒有給孩子報什麼課外班,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家裡進行的,還是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接受到了知識的熏陶。最後這位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學的曆史專業。
寫在最後:
對家長來說,“雞娃”這道難題與其說是社會給的,不如說是自己給自己設的。
一旦跳進“雞娃”這條賽道,學生和家長就像驢拉磨一樣隻能一股腦地往前趕。
如今國家幫我們跳出來,用更高的視野去看待教育和學習,幡然醒悟。
原來“内卷”一直以來,都是自己強加于自己的。
今日話題:
雙減之下,家長應不應該繼續“雞娃”?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