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暴露,且一直刻意隐藏家庭“内情”的“國民月老”孟爺爺,近日在微博突然發了一張和24歲女兒小蘋果的合照,還特意配文——
“假如我是90後,很可能我也不想結婚,更不想要小孩,而且是你們越催我越堅決!”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孟非是在“催婚”。
而且,如此這般放出女兒的大美照,就是想“吸引”天下才俊去“追求”,去“愛慕”,去“求婚”……
一個老父親的殷殷之情,嫁女之心,昭然若揭。
隻是另一頭,老郭家,一直也沒動靜。郭麒麟這小子“野”得很,據最近演完《懸崖之上》女主之一的秦海璐自曝,郭麒麟最少談過3段戀愛了。
卻一直沒有和孟非女兒小蘋果的“绯聞”。
可是,天下人都知道,他們倆人曾被“指腹為婚”,孟非和郭德綱,也互結親家好多年了。
一、
1971年,孟非出生那一年,不知老天怎麼想的,一撲溜兒送來N多個“青年才俊”。
比如,陸川,胡兵,刀郎,汪峰,丁磊,黃磊,小柯,于和偉,王學兵,李亞鵬,馬化騰等等,竟然都出生在1971年。
其中,黃磊後來還成了孟非的鐵哥們,老搭檔,商業合夥人。倆人一起開面館,開火鍋店,快樂得一塌糊塗。
雖然,後來并沒有賺什麼錢,合開的火鍋店還倒閉了。
而小柯,則給孟非作詞的《非誠勿擾》開場歌《向前一步》,親自操刀配樂。
而後來和孟非産生“嚴重交集”的兩名人,郭德綱,樂嘉,則要在3年後才會匆匆趕來。
也許,這就是人和人的緣分,從你一出生的那一天起,命運或許就為你安排了好朋友,你不知道未來的哪一天,你會和誰相遇,和誰分開。
所以,你隻能《随遇而安》(孟非書籍)。
孟非的父母都是文化人,可惜,卻一輩子都在感情上不“和諧”。這一點,可能從他們所受的教育有關,也可能和他們從事的工作有關。
總之,按照孟非後來的話說, 就是——
“父母感情嚴重不和,我的功課嚴重偏科。”
孟非的父母本來都在重慶工作,但生下孟非後,卻同時被調往西安和南京工作。于是,孟非就成了“小包袱”,被甩給外婆,繼續留在重慶的筒子樓裡“慢慢長大”。
“許多個無所事事的午後,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撿石頭,捉蛐蛐,躺在地上看星星……”
多年後成了孟非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一次,外婆帶他坐在天台上觀賞日全食,外婆說——
“這叫做天狗食月,如果不聽話,就會被天狗抓走。”
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孟非,從來都沒有安全感,也從來都是一個“乖孩子”。不管是誰,在人生最初的階段,唯有父母才能給予的那份“安全感”,如果缺失,就會一輩子感覺“不安全”。
孟非也不例外。
1978年 7歲的孟非,進入重慶解放西路第二十五小學。
也許,是父母不在身邊。寫信成了唯一的“安慰”和“期盼”,陰差陽錯,竟然練就了孟非一手好文章。
從小,孟非的作文就好。隻要是他參加的作文比賽,回回都會得獎。
同學們為了向他抄作文,從早到晚都圍着他轉,他因為作文而成了一些愛學習的“孩子頭”。
彼時,魯迅那樣的大作家,便是他的人生目标。
“我有一種弱者心态。我性格當中有懼怕變化的傾向。”
但不知為什麼,孟非回憶起童年的經曆時,卻又有着這樣的自我評價。
難道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那種兼容在“天才”身上的強烈“自卑”和莫名的“自尊”,甚至有時候又會突如其來的“自大”之密碼基因嗎?
孟非
二、1983年,12歲的孟非,終于結束了與父母的長期“分居”。
卻沒想到,一生的“杯具”也就此展開。以至于多年後,他回憶起這段往事,仍然忍不住憤憤不平——
“我的人生從12歲開始變得黯淡了。”
不知道他那身為文化人的父母,看到他的這句話,會作何感想?
在南京,在南京的課堂上,孟非不知就裡,以為還在重慶,竟然繼續沿着以往的慣性,天性開放,調皮活潑。
老師在上邊說,他在下邊說。
結果,老師大怒——
“一天到晚不好好上課,就知道說話,說話能當飯吃嗎?你以後能找到個工作靠說話吃飯嗎?”
父母依舊忙于工作,依舊抽空吵架,繼續并且逐漸公開化了他們之間的“不和”。
沒有人理會一個12歲少年的心理變化,曾經的小作文特長,曾經的舅舅不愛姥姥愛的呵護,在南京一夜之間都“沒了”。
成績下滑就下滑吧,親人不愛就不愛吧。
反正,自己已經成了别人,包括親人口中的“失敗者”。而這樣的“失敗感”,竟然陪伴他走過了整個中學,整個青春。
“很多人回憶起中學時代都覺得特别純真、美好,但我卻覺得它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階段。”
即使後來,孟非沒考上大學,在印刷廠工作出了工傷,在電視台當了很多年臨時工,這些都沒讓他覺得有多麼沮喪。
“隻有中學時代是我最不願意回憶的日子。”
1988年,17歲的孟非,還在讀高中。世間偶然發生的幾件大事,卻直接又間接地影響了他日後的人生。
第一件事,是山西電視台在這一年推出一檔節目,結果引發“軒然大波”。這檔節目的名字,叫《電視紅娘》。
形式簡單,目的純粹——
為廣大的未婚青年男女,牽線搭橋,玉成好事。
雖然這個節目,在幾年後,就“壽終正寝”,走向末路。卻不料,這檔作為國内相親節目鼻祖的“老大哥”,竟然在20年後成就了一個名叫孟非的“中年人”。
第二件事,是一個叫樂嘉的少年,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去到甯波中專讀書,學習金融專業。
卻不料,幾年後并沒有走進銀行櫃台,而是去做了美國雅芳直銷産品的講師,并以此為基礎,成了一名演講家,還和孟非成了最好的“搭檔”。
然後,又成了人們口中的“敵手“。
第三件事,這一年參加高考的孟非,毫無懸念地落榜了。
雖然他最擅長的語文考了最高分,是江蘇“高考冠軍”,但他的其它幾門功課,加起來卻竟然都沒湊夠100分。
不過,孟非倒是并沒有因為高考落榜,而表現出什麼失落。
所以,在其他同學都積極備戰,準備二次“沖鋒”,要逆天改命時,孟非卻直接和幾個朋友結伴,離開南京去了深圳,選擇提前進入社會。
對學校的生活毫無留戀,頭也沒回一下。
帶着一張高中文憑,開始闖天下。卻不知道社會的險惡,生活的艱難,人情的冷暖。
因為沒有大學文憑,所以隻能找些靠體力,靠“拼命”的活。像什麼擺地攤,搬運工,騎着三輪車送水,帶着大檐帽當保安,等等各種雜七雜八的臨時工作。
三、
1990年,19歲的孟非,還是被生活“虐”得體無完膚,倉皇逃回南京父母身邊。
從來不求人的他,第一次張口請求在江蘇廣電做“高管”的父親,托關系幫自己找個體面點的工作。
卻不料,竟然被父親直接拒絕了,理由是“太丢人”。
這件事,讓孟非大受震動。
“從此,我有了一個重要的人生原則——永遠不要對别人的幫助有太高的期許,哪怕是你的父母,凡事靠自己。”
對父親的失望,沒有打敗孟非,反而讓他更加“破釜沉舟”,勇往直前。
于是,他再次單槍匹馬在南京城裡四處尋找機會。一天,終于讓他看到江蘇廣播電視報招印刷工,但需要通過考試。
為了拿到這個名額,孟非再次“拼”了。
3個月後,孟非最終通過考試,成為這家印刷廠的“正式”工人。說“正式”,是因為還需要考核一段時間,才能正式轉正,成為拿穩定工資的“正式工”。
如果這樣,一輩子也就交代了,不會再擔心自己“餓”死,更不用再求父親,再被父親看不起。
雖然,這份工作很苦很累,還很受氣。
期間,因為克扣工資找車間主任理論,因為不平等對待和社長談話不歡而散,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孟非都忍了下來。
但有兩件事,卻讓他再也忍無可忍。
第一件事,是每天收工時,他都要用機油、汽油、洗衣粉、刷子,最後是自來水,輪流洗手30分鐘。一遍一遍,一次一次,細細地洗過。
直到肉眼再也看不到指縫和指紋裡殘留的那些黑色油墨。
一次,孟非約一位女生吃飯。當他無意之中把手放餐桌上時,在潔白的桌布映襯之下,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指縫和指紋裡,竟然——
還依舊殘留很多黑色的油墨,在那裡諷刺地看着他。
“那一刻,我才清楚地意識到‘手指甲縫裡充滿黑色’這個描述,是把人分成階層的。”
但即使是這樣的工作,彼時的孟非,心裡也是相當滿足的。并打算好好幹,先轉正,再發展,一輩子幹下去,幹它個地老天荒。
“出人頭地不敢說,但至少混得會比今天好。”
如果不是後來發生了那次“事故” ,可能今天我們看到的,就不是一個光頭的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也更不是一個受到追捧的光頭“國民月老”了。
第二件事,在一個早晨,就那麼一點招呼都不打,悄悄地來了。
1992年,21歲的孟非,在連值2個夜班,好不容易迎來一個絢爛的早晨,像往常一樣愉快地擦着機器,準備下班。
卻忽然一不留神,一根手指卷進了原本隻能容納一張報紙的鋼制滾筒。
3分鐘後,他在一聲慘叫中,突然醒來,在工友的幫助下,抽出手指,眼睜睜看着血從指尖“彪”出2米,猶如一把六脈神劍,直刺長空。
因為這次事故,孟非被迫休息。
養好傷後,因禍得福,心疼他的母親,不顧尊嚴,送他進入自己服務了大半輩子的江蘇電視台,成了一名臨時工。
四、
"我不能一輩子呆在這個地方,想換好工作,就得有知識。"
也許是那把“六脈神劍”刺穿了他的“靈魂”,也許是靈魂終于叫醒了他的才華。他想到以前讀過的一句話——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于是,每天他都第一個來到台裡。即使沒有學曆也沒有經驗,但這根本擋不住一顆愛好學習的心。他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做起,跑腿打雜,扛着三腳架跑現場……
随時觀察攝像們的拍攝技巧,不斷研究記者們的采訪流程。
隻要有人喊他,他就每叫必到。即使沒人喊他,他也随時恭候。那個年代,領導最欣賞吃苦耐勞,任勞任怨,還肯學習的年輕人。
而孟非就是其中一個,更何況,他還偷偷報了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的成人函授班。同時,又抓住了各種機會——
從攝像到記者,從編輯到撰稿,他把台裡所有的工作,幾乎都咂摸了一遍。
同樣在這一年,35歲的趙本山帶着30歲的黃曉娟,在春晚直接進入電視紅娘,相了一個親,演了一個小品——《我想有個家》。
仿佛喊出了全國單身男女們的心聲,從此,各地電視台開始争相推出電視相親節目。
而正在為自己的命運奮鬥中的孟非,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在電視相親節目裡,大放異彩,走上人生巅峰。
1993年,22歲的孟非,還沒在江蘇電視台“成功出彩”,但婚姻卻提前主動找上了門。
一個叫李雪的女孩,當年在孟非從重慶來南京的時候,就認識的同班同學。從初中到高中,兩人一直不緊不慢地“談”着,“愛”着。
這一年,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瓜熟蒂落,好事成雙。
要說女人選老公,李雪是第一個有眼光的。孟非曾多次說過,他最愛的女人隻有3位:媽媽、老婆和女兒。
孟非誇老婆李雪——
“她不說話則已,一開口必有驚人之語,使我很有醍醐灌頂的感受。”
孟非老婆李雪
也許是結婚了沖來了喜,也許是李雪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家,讓他如虎添翼。
第二年,23歲的孟非,好事連連。
不僅拿到了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大專文憑,還被台裡轉正,正式扛起攝像機,安排參加國家文化部《西域風情》大型紀錄片攝制組,擔任主攝像。
接着,孟非又被台裡安排參加國家體委《奔向亞特蘭大》大型紀錄片攝制組,擔任撰稿、編導和總攝像。
結果,孟非憑自己的小才華,一下斬獲全國體育電視二等獎。
但,這還遠遠不夠。
1996年,25歲的孟非,作為總攝影參與拍攝26集專題片《飛向亞特蘭大》,并且還作為總撰稿,提筆寫下大篇氣勢磅礴的文章。
結果,再次獲獎,在全國長篇電視專題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
此後,孟非在電視台如魚得水,幹得特歡。基本上一年上一個台階。不僅成為江蘇電視台二台記者、編導。
還在江蘇廣播電視總台城市頻道,擔任制片人、主持人。
2001年,在第九屆全國運動會期間,而立之年的孟非,親自挂帥,組織實施了江蘇電視史上第一次跨省搭建演播室,衛星直播大型綜合性運動會。
最終,受到江蘇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表揚。
突然在一天夜裡,孟非不再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了——“我突然發現,自己在這個領域還挺有天賦的。”
五、就在孟非逐漸走向“成功”,生活越來越滋潤的時候,他的頭發卻因為工作壓力緊張,而導緻嚴重脫發,無奈隻好全部剃光,成為一個美麗的光頭。
反而因禍得福,獨樹一幟,鶴立雞群。
而比他小4歲的樂嘉,已經進入銀行工作,穩定又安逸。可沒幾天,他就口出狂言,向領導丢下一句話——
“一想到要在格子間裡度過終生,我就要發瘋。”
扔掉鐵飯碗後的樂嘉,開始做會計,做導遊,賣保險,賣房子,直到賣化妝品,賣“理念”,賣“夢想”……
在雅芳公司終于找到了人生方向——演講。
并且也剃了一個光頭,距離他和孟非相聚,已經隻差一個《非誠勿擾》。
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命運格外垂青于那些時刻準備着抓住機會的人。
孟非也不例外。
也許是因為來自底層,也許是天然的平民心态,孟非對很多新聞事件,忍不住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其精辟深刻的觀點,幽默诙諧的點評,常常把同事聽得“一愣一愣”。
終于有一天,江蘇電視台城市頻道總監景志剛,注意到了孟非。
電視台推出一檔新聞直播資訊節目——《南京零距離》,景志剛找到孟非,讓他主持。他對孟非說——
“我就是看中你‘說新聞’,而不是‘報新聞’的能力。”
即使過去20年,孟非依然清晰記得他在第一期節目中表現出的緊張與生澀。短短三句話,他說完後已經是拼盡全力,口幹舌燥,冷汗直冒。
“電視機前的觀衆朋友你們好,歡迎收看《南京零距離》,我是主持人孟非。”
經驗豐富的燈光師,若無其事在孟非面前時自言自語——
“沒事,要錯就開頭錯,開頭沒出錯,後面就不會錯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孟非突然覺得自己找到感覺了,以後真的一直都沒有出過錯——直播10年,9秒延時機制,備用提詞器,一次也沒用。
“零失誤”記錄背後,是孟非難以被常人想象的敬業精神。
為在每天直播的一小時裡,對平民百姓最關心的時事新聞,做出最能反應大衆内心的解讀。孟非每天早晨都會看9份報紙,并同時完成一篇千字評論。
“你要找出一個獨特的角度來評論,如果你和大家千篇一律,那麼為什麼别人要來看你評論。”
《南京零距離》收視率一路飙升,最高收視率甚至達到驚人的17.7%,超過同期央視《新聞聯播》,創造了收視率的奇迹,且年入廣告收入高達5000萬元。
一次,一處街道發生火災,有人用相機拍了獨家照片,等媒體趕到現場,火早已被撲滅。十幾家主流媒體願出高價購買照片,沒想到這額卻說——
"這照片我隻給《南京零距離》,隻給孟非,而且免費。”
一次,孟非在直播時嗓子幹咳,一名觀衆立趕來電視台,希望通過祖傳推拿幫他治好嗓子。還有一位農民帶着3隻老母雞,騎行30公裡送到電視台,指名要給孟非。
那10年,孟非被稱為——
“有血有肉主持人的代表”,他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核心,并且痛斥不公正的行為,有不少觀衆親切地稱呼他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那0年,孟非的父母,女兒以及妻子,都不同程度地生過病或動過手術。但是孟非隻請過一天假——
“那個時候我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感覺節目不能沒有自己。”
如果,沒有後來的《非誠勿擾》,也許孟非充其量也就不過是一個“最好、最最好”的新聞主播人,或者再過幾年,當官,成為領導。
好在,命運對他早已做好安排。
六、2010年,還差1歲就要進入不惑之年的孟非。
被領導叫到辦公室,對他大談特談台裡即将推出一檔名叫《非誠勿擾》的節目,孟非的第一反應,卻是在心裡不斷打小九九——
“但凡有其他人做,就讓他去做,如果人員實在是調不過來,再找我做《非誠勿擾》。”
然而,誰也逃不脫命運的安排。
1月15日,《非誠勿擾》節目正式開播。孟非主持,心理專家黃菡,樂嘉做他的搭檔。
周末晚上,吃過晚飯,一家人窩在沙發,Avril的《Girlfriend》音樂響起,24個女孩依次進場,24盞燈逐次點亮,男嘉賓們“從天而降”。
孟非和樂嘉,一個幽默輕松掌控全局,一個言語犀利被稱“鑒婊”達人,兩個光頭開始了曆史性的完美合作,也包括友誼。
接着,各家衛視忽如雨後春筍,紛紛推出自家的相親節目。孟非感受到了壓力,也感受到了動力。
“我覺得這是好事,大家都做,最後看誰能活下來,有比較最好。
這就相當于如果一條街上隻有一家飯館,大家都來你這吃飯,并不能說明什麼;但如果一條街上全是飯館,家家生意都好,才能說明問題。”
不得不說,孟非絕對有才,才最終沒有被淹沒在平凡而又平庸的生活之中。
2011年,孟非整整40歲,好運加好事一個接着一個得來。
先是獲得年度主持人獎,接着又赴美國哈佛商學院進修,還同時出版了一本自傳《随遇而安》。
孟非在書中說——
“我的人生遠沒有有些媒體描述的那麼苦逼和勵志。”
為孟非出書的磨鐵圖書總裁沈浩波,則說——
“孟非的随遇而安,是一種非常積極、豁達、進取的人生态度,真實從容,順應本心,不執迷,不惘然,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改變。”
孟非紅了,孟非成了。
紅了的孟非,憑自己的名氣,和同樣很紅很有名氣的黃磊,合開了一家名叫“黃粱一孟”的火鍋店,不久,覺得不過瘾,又開一家“孟非的小面”。
“我有一個夢想:在我家附近開一家正宗的重慶小面館,能擺七八張桌子的那種,隻賣小面,夏天增加一個涼面。兩個目的:一、讓生活在南京的重慶人吃到家鄉的味道;二、自己吃。”
但幾年後,“孟非的小面”,因為太貴,憑遭網友吐槽。而和黃磊合夥的“黃粱一夢”,也最終還是“關門大吉”。
不過,孟非在這一年,又與他的女經紀人一起成立以他女兒同名的江蘇星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控股遠景影視江蘇股份有限公司、靛藍映畫影視傳媒江蘇有限公司。
而樂嘉,也在和孟非合作3年後,選擇離開。
“2014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對外公布的榜單中顯示,孟非以1820萬元位列内地主持人年收入第一位。
孟非不僅火了,而且還賺到了大錢。
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隻身闖深圳,落魄而歸,對未來充滿迷茫的窮小子了。
但,突然,在2016年,一路都被認為是好男人的黃海波,突然被曝嫖娼被抓。很多明星的私生活慘遭扒皮。
而這其中,竟然也波及到了孟非。
好在後來,這件事被證實純屬“烏龍”,孟非并沒有做什麼“壞事”。
孟非一路走來,不容易,但他一直堅強不屈,從不臣服于生活的平庸,而是不管在什麼境遇下,都有一顆追求美好生活的平常心。
并認認真真把手中的每一件事,做好,做到位,做完美。
人這一生,就是這樣,當你沉下心來,認定一個方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沒有你做不成的事。
——END——
本文為“夏說而已”原創文章,感謝您轉發,點贊,點評。洗稿,抄襲,擅自轉載,必究!圖片來自網絡,若侵聯删。
關注 “丁克主義者”導演的"風流"人生 先不說小S女兒,先說小S三姐妹:徐熙娣,徐熙媛,徐熙娴心酸往事 他,吳宇森的“兄弟”,施南生的“前”老公,江湖人稱“徐老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