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人不是能夠多高,而是能蹲多低。
央視熱播劇《人世間》,要迎來大結局了。
苦了塊大半輩子的周家人,總算是徹底走出了破爛不堪的“光字片”,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曆經人世間的起起落落後,每個人的命運也就塵埃落定。
在犯過的錯誤、走過的偏路和受盡了滄桑後,無數人看到自己的影子。
書中藏着7個紮心的真相,把人情世故剖析得淋漓盡緻。
01
關于生活:人人都有難念的經,沒有人是不累。
住在光字片的人,都羨慕建築工人周志剛一家。
他的大兒子周秉義當了大官,二女兒周蓉有文化,小兒子周秉昆很孝順。
然而,秉昆常對哥哥姐姐心生怨怼,怪他們自己過好日子,對弟弟不管不顧。
他好次丢掉工作,哥哥姐姐都不願用自己的人脈給他安排。
他買房時被騙,錢沒了,房子也收回了,哥哥依然不肯為他解決住房問題,他隻能搬回父母家住。
直後來了解哥哥的處境後,秉昆才逐漸釋懷。
哥哥是上門女婿,在家時刻要看嶽父母的臉色,其實每天都過得如履薄冰。
而姐姐和丈夫關系惡化,姐夫還出軌了年輕的女詩人,她隻能選擇離婚。
女兒的性格叛逆,不愛學習、還早戀、三天兩頭的惹是生非。
衆生皆是苦,人人都在負重前行,你幫不了我,我也替不了你。
光鮮背後,就有不為人知的辛酸;
你渴望的擁有,也會有無法挽回的失去。
與其四處尋找别人的庇護,不如獨自扛下所有。
02
關于人脈:你的價值,決定你在别人心裡的位置。
周家的三個孩子,經常被街坊鄰居們對比。
大哥周秉義一表人才,二姐周蓉美麗聰慧,小弟周秉昆就很普通。
周秉義和周蓉打小就聰明好學,從市重點中學,考入了北大。
畢業後,周秉義當上了文化廳幹部,周蓉則成了高校裡最年輕的副教授。
周秉昆卻不愛學習,總在班裡倒數。
考不上大學的他,隻能早早去當基層工人,靠汗水賺辛苦錢。
在學曆、社會地位的巨大差距下,周秉昆就活成了周家的“透明人”。
從小到大,哥哥姐姐在一起讨論文學和政治時,秉昆總是插不上嘴。
就算他鼓起勇氣說出自己的淺陋的見解,得到的隻有沉默或取笑。
當然身邊的親戚朋友、街坊鄰居,對待他們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看到周秉義和周蓉,大家就會格外熱情,總是噓寒問暖的。
面對周秉昆時,他們雖然表面上和和氣氣,卻一直覺得他是周家“最沒出息的老疙瘩”。
有一次,秉昆和鄰居起了争執,對方破口大罵:“沒你哥你是個啥?狗仗人勢的玩意兒。”
有句話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以互惠為原則。”
一個人的價值,決定了自己在别人心裡的位置。
當你一身泥濘時,再怎麼獻殷勤,都是别人眼中無關緊要的存在。
當你光芒萬丈時,無需刻意讨好,别人也會想盡辦法主動靠過來。
正如屠呦呦所說: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自然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
03
聚散離合終有時,曆來煙雨不留人。
周秉昆在廠裡上班時,交了幾位好友。
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還把家人介紹給彼此,關系似親兄弟。
随着歲月的變遷,他們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有人讀了大學,在官場得了一席之地;
有人當了老師,後又入職大公司當了副總;
還有人一輩子在底層掙紮,工作說丢就丢,生了病都沒錢治。
大家不再相感同身受,見了面也話不投機。
“下崗潮”襲來,工人朋友們紛紛失業,抱怨沒有得到應得的補償。
走仕途的呂川責備他們不求上進,應該自己想辦法去謀生。
當副總的唐向陽工作忙碌,跟朋友聯系不多,聚會的時候來去匆匆。
其他人責備他愛擺架子,瞧不起這幫老朋友。
因為各自立場不同,導緻争論不休,每次聚餐都會鬧得不歡而散,關系也逐漸疏遠。
多年後重逢,也隻能感慨:
“人是容易變的,有時自己沒變,朋友變了,關系也就變了。”
這個世界最遠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各自圈子不同。
成長速度出現落差,認知層次上差異太大,再深的感情也會漸行漸遠。
回不來的緣分,不如彼此體面告别,各奔前程。
04
别高估感情,别低估人心。
周秉昆和曹德寶曾經感情非常深厚。
曹德寶的妻子喬春燕是秉昆的老同學,也是秉昆媽的幹女兒。
親上加親的關系,兩家人的來往非常密切。
德寶和春燕曾經因為一個年輕姑娘鬧離婚時,秉昆還充當和事佬,勸說兩口子重歸于好。
後來,周秉昆的哥哥周秉義改造了舊城區,讓光字片的住戶都搬進新房子裡。
曹德寶夫婦想分套大房子,因不符合搬遷規定,辦不了落戶。
他們理所當然地找秉昆幫忙,讓他去向哥哥求情。
而秉昆不想為難哥哥,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德寶夫婦大怒,痛斥秉昆為人不仗義,不念多年交情。
居然他們跑到拆遷工地大鬧,擾亂周秉義的工作。
更有甚者他們還寫了舉報信,污蔑周秉義貪污。
昔日相親相愛的密友,因為各自利益轉眼間就成了水火不容的仇敵。
德雲社小曲《大實話》裡的一段詞:
“說朋友親,朋友可不算親,朋友本是路遇的人。人心不足這蛇吞象,朋友翻臉就是仇人。”
生活中,高估感情往往會遍體鱗傷,低估人性終将會滿盤皆輸。
05
凡事不計較,是最聰明的活法。
周秉昆的妻子鄭娟,是個命苦的女人。
丈夫早早去世,她被丈夫的好友傷害,還懷上了孩子。
她靠冰糖葫蘆獨自養活孩子,同時還要照顧老母親和盲人弟弟。
和周秉昆在一起後,周母享受着她的照顧,但把毛衣等好東西都留給自己的女兒。
周秉義起初嫌她帶了個孩子,跟外人也說過不喜歡弟媳。
鄰居們也在背後議論,猜測她和孩子的來曆。
然而,不管别人怎麼對待她,她也不往心裡去,見了誰都樂呵呵地打招呼。
她還是任勞任怨地照料周父周母,幫助在外求學的周蓉照顧女兒。
無論是住在破爛的房子裡,還是搬進了寬敞的樓房,她都把日子過得歡天喜地。
秉昆買房時手續不全,房住了沒多久就被房主收回,全家人隻能再次搬回光字片的老房子。
周秉昆内疚不已,鄭娟卻依然吃得香、睡得好,還安慰秉昆:“就當是做了一場美夢吧。”
在外人眼中,鄭娟好像有點缺心眼兒,整天過得稀裡糊塗。
其實,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過的她,早已洞察了人性善惡。
但她比誰都清楚,現在的日子已經多麼來之不易,何必事事都要去跟别人計較?
“沒有人是傻瓜。隻是有時候,我們選擇裝傻,來感受那叫做幸福的東西。”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味較真,隻會煩了别人,累了自己。
該糊塗時就要糊塗,不跟他人如何锱铢必較,才能活得從容。
06
一生所有的福氣,都是你攢的善良。
有一年冬天,周秉昆帶着母親到大衆浴池洗澡。
他洗完澡等母親出門的時侯,看到服務員們手忙腳亂地背起一位老大爺。
原來老大爺是在浴池裡不慎滑倒,摔斷了一條腿,需趕緊送到醫院。
但那時候還沒有救護車,也沒有出租車,一群人幹着急。
周秉昆立即找來了一輛平闆車,讓老大爺躺在上面,讓他拉着去醫院。
路上,當他看到老大爺沒穿鞋的時候,怕凍壞了腳,就脫下棉襖将老大爺包得嚴嚴實實。
他自己就穿了一件單衣,在寒夜裡一路狂奔,老大爺及時得到了救治。
沒想到的黑絲,對方是政府官員馬守常,他的太太還好是秉昆的上司,夫妻倆都把他的恩情記在了心裡。
後來,馬守常的太太知道秉昆隻有初中學曆,就安排他進入夜校學習。
秉昆惹上麻煩時,馬守常和太太也調動人脈為他們解圍。
周秉昆不求回報的善意,為自己換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這世上沒有突如其來的幸運,有的隻是因果循環的福報。
善良的人從不吃虧。這是天道,也是社會運行的潛規則。
07
沒有過不去的坎,隻有過不去的人。
周秉昆人到中年後,遇到了不少的波折。
鄭娟婚前的兒子周楠,一直秉昆視如己出,不管日子再苦再難,都不讓他受委屈。
在周楠上中學後,他的生父前來争奪撫養權。
這時,對方已經成了公司老闆,承諾将周楠送去國外讀書。
而周楠剛到國外不久,就因見義勇為而去世了。
他的去世,周秉昆和周楠生父的關系迅速惡化。
一次争執中,秉昆失手傷了對方,為此坐了八年牢。
經曆了喪子之痛,牢獄之災,秉昆和鄭娟在苦海中浮沉,不知何時能上岸。
然而,他們并沒有悲觀堕落,而是鼓起勇氣繼續前行。
秉昆在獄中積極配合,表現良好,争取減刑。
鄭娟則靠賣紅薯、冰棍,努力地撐起這個家。
出獄後,他和鄭娟搬進了改造後的新城區,開了個小餐館,日子過得是熱熱鬧鬧。
常言道,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在遍地狼藉中獨行,是大多數人的命。
“強大的人,不是能征服什麼,而是能承受什麼。”
好的壞的,終成過往,你隻管堅持,拼盡全力去擔待。
08
季羨林先生曾說:“每個人都想争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然而等你曆盡千帆,終會發現遺憾才是生活的底色。
金錢、名利和地位,在時代洪流中猶如過眼雲煙;
幸福、快樂和滿足感,在命運變遷下也許轉瞬即逝。
但個人的努力、善良、真誠、智慧和堅持,依舊擲地有聲。
正如林語堂在《風聲鶴唳》中所說:
“一個人的命運是依他過去和現在的行為作決定。”
不抱怨、不退縮,活得熱氣騰騰。請留步點贊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