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8:03:43

繼《大聖歸來》之後,國産動畫的扛鼎之作又被最新上映的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斬獲。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1

雖然打着魔童的稱号,用全新的解構演繹了中國人最為熟識的哪吒成長故事,可是不同于以往《封神演義》《哪吒鬧海》《寶蓮燈》以及諸多圍繞哪吒展開叙事的影視劇中的形象,新版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簡直比熊孩子還要讓人感覺“我媽已經三天沒有打我了”一樣痛恨。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2

在影片的三分之一,講述哪吒從母親懷胎到出生三歲時,自稱是一個“暴力打人燒褲裆,高調出街小霸王!”就是這樣一個“混世魔王”般的“魔童”降世後,帶給周圍的就是“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形象。

而這樣的熊孩子,簡直就像極了現實千萬家庭中的那個談之色變的魔童。

然而,對比多版本的哪吒形象,這一版顯然更注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熊孩子态度的探讨和警示意義。

家庭教育的根源當然離不開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對于子女的影響往往又是至關重要和深刻久遠的。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有一句經典名言: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幸運的人總是在良好的原生家庭裡得到溫暖和愛,然後将這種溫暖和愛繼續傳遞,而不幸的人卻是一生在逃離這種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害和冰冷。

哪吒的童年因為頑劣常常惹是生非,最大的禍端就是暴打龍王三太子敖丙,最終惹怒龍王去找玉帝告狀,在四面楚歌中,哪吒被逼無奈,被父抛棄,削骨還父、割肉還母。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3

這是79版《哪吒鬧海》中的一幕經典片段。這也意味着在這樣一個無情無義亦或是大義滅親的原生家庭中,父母舍小家為蒼生,赢得了一世英名卻也葬送了父子親情。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4

這就是曾經被熱議和批判的“父母皆禍害”的典型。也在80年代成為“精神弑父”的代表和具象化,通過這種具象從而演繹遭遇原生家庭的孩子用盡一生逃離的窘境和代價。

而新版《哪吒》的創新不僅僅停留在特效和“精神弑父”的探讨上,“你的骨肉我還給你”,然後獲得重生,而是更加注重描寫哪吒的父親李靖以及母親對待這個熊孩子的态度上。

魯迅說,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隻有兩種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内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

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撲,使他畏葸退縮,彷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們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這是兩種極端的典型教育,也就造成了更多的表面看起來乖巧聽話,實則存在各種隐性心理疾病的“問題兒童”。

媒體報道的那些動不動就因為父母一句責怪,一次打罵,一聲呵斥就選擇以死抗拒和走向死亡的孩子,已經不僅僅是因為父母看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一句責怪,一次打罵和一聲呵斥了。

壓死駱駝的往往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的積累,隻是剛好因為一句責怪、一次打罵、一聲呵斥就引爆了最後的心理防線而以死抗争,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弗洛伊德說過:“人的創傷經曆,特别是童年的創傷經曆會對人的一生産生重要的影響。”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5

而很多父母在面對如哪吒一樣的熊孩子時,當孩子表現出與衆不同,被歧視、無人理解、要經曆很多磨難的時候,往往如魯迅筆下的兩種父母一樣,無視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要理解、包容和關懷的一面。

曾經被衆人嫌棄的李靖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第一次變成了一個正常的愛孩子的父親。愛孩子也愛事業,講奉獻也懂陪伴,有大局也顧小家,在大愛與小愛中能夠兼顧彼此,保持守恒。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6

當哪吒體内的魔丸會影響心性,還被下了詛咒三年後遭天雷襲擊而死,李靖同太乙真人上天尋求破除詛咒方式,情願用自己的命換孩子的命。

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責任擔當的父親。

而母親的形象也不再成為男人的附屬顯得單薄無力和隻言片語。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7

哪吒的母親,有自己的事業。在哪吒可能被處決時,第一時間撲上來保護孩子,以母性的溫暖和博愛喚醒哪吒眼中的童真和心中的善念。

母親懷孕時活力無限,生出的哪吒也是生性好動頑劣,可以跟丈夫一起守護百姓斬妖除魔,又能夠在工作之餘努力給孩子最多的陪伴和溫暖。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而李靖夫婦也正是做對了這一點,用愛和溫暖守護與澆灌的孩子,必然會讓他心中的惡與魔被善與神壓下去。

影片也通過面對哪吒被殺時的兩難選擇時,父母所做出的決定,彰顯了父母用無私的愛去陪孩子度過難關。他們對孩子的希望不是成功、也不是聽話,而是希望孩子做個普普通通,不要傷害别人的正常人就好。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8

我們說父母要愛孩子,可是這種愛的方式也很重要。它不是溺愛,不是包辦,不是驕縱,而是克制的放手。

龍應台在 《目送》中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正如哪吒的蓮花轉世的寓意一樣,兒女最終都要離開父母遠行,可是,并不能因為終究要遠行就總是如有些父母一樣念叨,“我隻養你到18歲,以後你就靠自己吧,我沒有義務再養你了”一樣選擇疏遠孩子,也不是孩子成家立業後就要和父母割斷親情,而是最好的父母要懂得适時的退出,最好的兒女要懂得适時的關懷。

孩子終将長大,有一種愛叫放手。這種放手不是潑出去的水,以後井水不犯河水,而是依然共飲一江水。

教育講究應人而異,可是我們在教育的時候卻總是急于尋找同一個标尺。因為周圍人都在拼命讓孩子拼命,自己的孩子不拼命,也許就會被甩出起跑線,所以父母也很着急。于是,就拼命地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學習再學習,美其名曰,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都是為了你好。

可是,父母真正明白什麼是為了你好嗎?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9

本片導演餃子也在一次采訪中提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正是因為父母的包容,才走到了今天。

有評論指出,在愛裡長大的餃子,踏踏實實地追求夢想,最終拿出了一個有愛、有普世價值的故事。

李靖與哪吒的父子感情線(哪吒裡藏着父母對熊孩子的态度)10

故事中有每個家庭的原型,也有每個父母和孩子的影子,同時也用反傳統的方式講述了藏在父母心中對熊孩子的态度是如何改變一個孩子的。

龍應台的《目送》中也許給出了一個可供參考的答案: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内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如果你生養了一個哪吒一樣的熊孩子,不同版本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哪吒的不同未來。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