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以德服人能得天下嗎

以德服人能得天下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13:47:27

以德服人能得天下嗎(以德服人行嗎)1

人類社會是從自然界增長出來的,不是女娲造的。就是因為有德,講禮義廉恥,講溫良仁善,講恭敬誠諾,講秩序規範,人才得以從動物界演進出來,成為人。所以,德是人這個物種先天固有的基礎屬性,是潛意識無意識的良知和自覺,每個人都有德,肯定一定确定。

但人又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什麼樣的人都有,什麼樣的事情人都能做得出來。而且人是不斷變化的,随着處境狀況的變化,保不齊好人變壞人,壞人變好人,或者有時成為好人,有時成為壞人。換句話說,人有德未必講德,講德未必守德,守德未必經常時時守德,經常時時守德未必永遠無條件守德。

所以,以德服人行不行是有條件的,即在即時狀态下,實施"以德服人",對有德之人行,對無德之人不行;對講德之人行,對不講德之人不行。

在傳統文化中,德的内涵意義較為複雜,其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也較為寬泛,大體上講,德主要指人的品行和操守,具體包括忠、孝、仁、義、智、勇、信、溫、良、恭、儉、讓等。事君以忠,忠為人本;事家以孝,孝為人倫;事民以仁,仁聚其力;事朋以義,義得其心;智以能,能則無慮;勇以氣,氣則無憂;信為守諾,諾守人立;溫即溫和,溫平諧和;良即良善,天良心善;恭即恭敬,恭順尊敬;儉即節儉,節省勤儉;讓即謙讓,謙虛禮讓;等等。

以德服人能得天下嗎(以德服人行嗎)2

值得研究的是,中國曆史上,沒有哪個朝代将"以德服人"作為立國之本。德的建設僅限于精神文化層面的倡導,不作為社會制度層面的構建。而且主流意識形态對"以德服人"是持保留意見的。《論語》是中國文化之母,為曆代經典,第十四章"憲問"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是,有人問:"以恩德報答怨恨,怎樣?"孔子說:"這樣怎麼報答恩德?應該以正直報答怨恨,以恩德報答恩德。"孔子的本義是以德報德,以怨報怨。以德服人是孟子的思想,儒家學說的原創人孔子是不倡導以德服人的。

"德"是在農耕文明形态下,以"家國思想"為核心的特定的人文思想範疇,與現代人文思想理念是有重大差别的。民主、自由、公平、法治、敬業、奉獻等,與德都不能完全兼容。今天的中國是工業化條件下的現代社會,我們從遠古一點一點走來,"德"的烙印依然存在,如何構建人與社會的德性和德政,是一個問題,我們沒有做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想好或者根本就沒有去想。

人有德,也肯定需要德。但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在商品交換和利益需求的籠罩下,在物欲橫流的環境中,德不值錢,還會舍錢,所謂講德、守德、崇德、尚德的人不多或者沒有。實際生活中,以德服人,行嗎?有德會怎樣?無德又怎樣?你說呢?

以德服人能得天下嗎(以德服人行嗎)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