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着深厚紅色基因的文藝院團,上海歌劇院多年來一直緻力于通過文藝作品弘揚光榮傳統、赓續紅色血脈。今年,上歌繼續延續10月紅色演出月的傳統,在上海、鹽城、福州三城為觀衆獻上共九場演出,内容涵蓋原創劇目與經典歌曲兩大闆塊。
在努力創排歌劇作品的同時,上海歌劇院也以更加親民、更接地氣的方式,與大家一同在音樂中感受繁榮富強的祖國與日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三地巡演,“紅色”音樂之旅選址考究
緻敬先驅、藝術化地傳承紅色基因,這次的三地巡演以上海為起點,途經福建、鹽城,選址考究。
福建福州的九日台音樂廳于2000年12月建成,上海歌劇院于今年年初曾在九日台音樂廳,聯合福建省歌舞劇院、福州歌舞劇院、甯德市畲族歌舞團三家單位,以“培根鑄魂守初心,踔厲奮發勇擔當”為主題,組織開展過一場别開生面的黨建共建活動,并合作舉辦了一場紅色主題音樂會。
而鹽城是新四軍軍部所在地,去年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上海歌劇院曾帶着昂揚的精神面貌将歌劇《江姐》帶到了鹽城。本次巡演,上歌即将帶着另一部原創歌劇《晨鐘》來到此地,歌頌李大钊、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國共産主義先驅們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勇氣,以及求真務實、勇于探索的精神。
《晨鐘》《江姐》齊上陣,青年演員挑大梁
作為慶祝建黨百年上海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晨鐘》集結了作曲許舒亞、編劇姚遠、導演熊源偉等國内優秀主創團隊,曆經五年時間不斷打磨、精益求精,唱詞凝練而深邃,旋律蓬勃而動人,獲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2021年,《晨鐘》更在上海歌劇院院長、著名指揮家、鋼琴家許忠的執棒下,由韓蓬、徐曉英、于浩磊等上海歌劇院優秀青年歌唱家擔綱主演,亮相上海大劇院、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海文化廣場、上音歌劇院等京滬重要演出舞台。同年10月,上海歌劇院攜原創歌劇《晨鐘》赴山東參加第四屆中國歌劇節,在濰坊大劇院連演兩晚,獲評為第四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
本次巡演中,沈佳瑜、馬倩、陳朝賓、董正研、何超、鄭瑤、李忻潤等上海歌劇院優秀的青年演員們也将一同挑大梁,演繹百年前的風雲人物。在一次次精益求精的排練和表演中,他們也從人物身上汲取了許多精神動力。
另一部歌劇《江姐》則是上海歌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之一,自1964年首演并在全國廣為流傳後,久演不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共産黨人,是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自1965年由第一代“江姐”任桂珍首演後,堅持排演近六十年,培養曆練出六代“江姐”,飾演第六代“江姐”的年輕演員何曉楠、周琛曾多次得到任桂珍老師的親身示範指導。
10月5日已在上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上演的《江姐》賞析會,更是通過曾多次獲觀衆良好反響的“江姐說江姐”形式,由飾演最新一代“江姐”的年輕演員,通過接地氣、近民衆的互動,生動介紹江姐其人其事。而現場排演體驗,也讓觀衆親身感受歌劇《江姐》的藝術魅力,讓紅岩精神代代相傳。
在歌聲中,表演者與觀衆一起回顧曆史緻敬英雄
“紅色記憶”經典歌曲音樂會通過《誰不說俺家鄉好》《我和我的祖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祖國,慈祥的母親》等人們耳熟能詳且承載着民族記憶和人民心聲的作品,表達對黨、對祖國和人民的赤誠之心。
而“嘹亮的歌聲”專場音樂會,則主打中國經典聲樂作品,除了上海歌劇院歌劇團的演唱家門帶來的獨唱曲目,還有“老歌新唱”——即精心設計男女聲二重唱、男聲四重唱、混聲小組唱等豐富多彩的演唱形式,為大家帶來《我愛你中國》《英雄贊歌》《我和我的祖國》《娘子軍連歌》等耳熟能詳的中國經典聲樂作品。在最嘹亮的歌聲、最深情的演奏、最真摯的熱情中唱響激昂的軍歌、悅耳的民歌、壯麗的贊歌。
對于年輕歌唱家們,每一次登台都在不斷總結自己、學習自己、了解自己、挖掘自己,也在經曆精神的熏陶與洗禮。
上海歌劇院供圖
作者:姜方
編輯:徐璐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