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範進中舉》不太理解範進隻不過是中個舉人而已,也不是狀元為什麼會高興到發瘋,經曆過現在的成長才知道,如果當時是我在那個時代中舉估計也會發瘋。
在古代要想當官就要考試,這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偉大創舉,讓許多百姓能夠通過考試實現階級跨越以及實現人生價值,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科舉考試的形式也是越來越固化,到清代形成八股取仕,所謂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這樣考生的十年寒窗基本就圍繞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著作去死記硬背,限制人們的思想以至于被後世所诟病,不過對于統治者維護統治卻是非常有益的。
當你經曆過十年寒窗苦讀後,就能參加考試了,用今天的話就是卷,當時的考試可比今天卷多了,唐朝大詩人孟郊在46歲才中進士,興奮的孟郊沒有像範一樣瘋掉而是即興作詩: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昔日的種種不堪不快在今天看來都不值得一提,特别是做後一句詩人将得意之情都寫在紙上,可見當時詩人對于金榜題名的向往,孟郊當時已經是出名的詩人依然對考取功名十分渴望,更何況平民百姓。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也是層層選拔:
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縣府兩級屬初試,初試合格叫童生。有了這樣的資格才可以進入科舉考試。給你打上一個讀書人的标簽。接下來還有四個級别的考試分别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1)院試考中後稱“生員”,也就是秀才。
(2)秀才參加鄉試,合格者員叫舉人。
(3)會試地點京城,考中後稱“貢士”。
(4)貢士可參加殿試,考中了就叫進士。
殿試分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殿試第一名-狀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二甲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其實範進僅僅到了第二關,這樣就能讓他發瘋如果再往上高中,不知範進會有這樣的舉動。範進高中舉人不光是自己這十多年的寒窗有了一個交代,更重要的是舉人後面所帶來的巨大好處,隻要你當上舉人就有當官的機會,這不同于買官,在朝堂上通過科舉考上來的是瞧不上走後門的。隻要朝廷有空缺範進就能進入官場了。其次政府會給你發錢,從此你就是吃官飯是國家的儲備人才随時有飛黃騰達的機會,舉人在見官時不用下跪,這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表明你和當官的平起平坐,對于平頭百姓就是高人一等了。最後官府會免除舉人的徭役和賦稅,如果舉人犯罪一般是不用刑。
所以知道範進為啥會瘋了,這背後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未中之前老嶽父罵他畜生,後面稱他文曲星下凡,賢婿。還有村裡的鄉紳連忙給他送親攀親戚,這一切都是因為舉人的身份而轉變的。如果再繼續進入貢士,進士,相信範進的際遇會越來越好。
這樣的巨大好處就是放在今天也是會有人争先恐後地卷進去,還有就是《範進中舉》的作者吳敬梓考了三次都不中,23歲參加科舉然後三年之後又三年最後徹底放棄科舉,走上反科舉的道路,我想大概是由愛生恨吧,說不定自己考上舉人也會像自己筆下的範進一樣瘋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