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4月15日起,由王義明執導,、李念領銜主演的都市創業劇《大浦東》将上線中央八套黃金檔播出。該劇以大時代構建、小切口叙事,聚焦陸家嘴、浦東洋泾老街的風雲變幻,講述了個人與時代、國家休戚與共的故事。
圖說:《大浦東》劇照 官方圖
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作品,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領銜出品的電視劇《大浦東》從金融改革的角度,聚焦陸家嘴、洋泾老街的變遷,生動講述了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個人與時代同頻共振、和國家休戚與共的故事。劇中,東海财經大學經濟系學生趙海鷹(飾)緊抓重大機遇,堅守一代金融人的夢想與初心,曆經挫折與失敗之後終于成為新上海金融界翹楚。與此同時,圍繞着趙海鷹的人生際遇,塑造了一群在上海浦東改革大潮中為實現自我價值、追求美好愛情而努力拼搏的年輕人群像,并将“畢業後的選擇”、“異地戀的無奈”、“婚姻的真相”等與當代年輕人密切相關的社會話題穿插其中。
圖說:《大浦東》劇照 官方圖
電視劇《大浦東》以精心的藝術創作回應社會發展變革,既是一部浦東新區深化改革的史實側記,又是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偉大成就的禮贊。浦東應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改革開放為浦東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的落戶、楊浦大橋的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曆史事件,為浦東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助推着這片土地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劇中,這些重要的曆史時刻均被真實記錄,使觀衆在觀劇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了解到改革開放過程中的曆史事件,深刻感悟改革開放為群衆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圖說:該劇真實記錄了30年間浦東所發生的時代變遷 官方圖
《大浦東》真實記錄了30年間浦東所發生的時代變遷,更以較大篇幅還原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民衆生活。為了在劇中完美呈現年代感,劇組在松江盛強影視基地重新搭建起洋泾街,實景重現了這條街道當年的模樣,星光理發店、日雜用品商店等諸多承載着一代老上海人記憶的場所均能在老街尋到蹤迹。院角的老藤椅、街頭的二八自行車、手提式煤爐等烙印着歲月痕迹的老物件,令這條街道充滿了時空回望般的煙火氣息。制作團隊在服化道上不遺餘力地投入,從房間内的裝飾到角色人物的每一次出場所着服裝和發型,都嚴格遵從于曆史,甚至讓過來人一眼就能猜到當時所處年代。(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