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文言文閱讀備考要領

文言文閱讀備考要領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4 13:06:55

文言文閱讀備考要領(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必備技巧)1

文言文閱讀難?其實隻要找對方法,晦澀難啃的文言文一樣可以順利被拿下。

一.文言文翻譯方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号、年号、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删”,就是删除。删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哙。“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

“補”,就是增補。

(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

(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号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如把“吾、餘、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譯成“(湖面)風平浪靜”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系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系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餘"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随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二.文言文歸納要點 概括中心

1.整體閱讀,總體把握,依據文體特點抓重點。

“歸納内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閱讀是基礎。閱讀時要始終帶着如下幾方面的問題思考:

(1)文章寫了一些什麼人的一些什麼事;

(2)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如何;

(3)文章說了一些什麼道理;

(4)是以什麼作為說理依據的。具體說,對記叙性文字,要理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前因後果;一般的傳記文,要弄清作者記了哪幾件事,表現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點和精神風貌。議論性文字要理清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等。說明性文字要理清說明對象、說明内容和說明方法。隻有整體閱讀,總體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駕馭閱讀材料,才能準确、完整地去分析、評價人物和事件。

2.抓中心句、找關鍵句,理清文章的層次讀一篇文章時,應當特别關注中心句、關鍵句,這樣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關鍵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開頭或結尾處,如《六國論》的中心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在文章的開頭;《過秦論》中“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這個中心句在文末。再則,文章的層次結構,是文章的骨架和脈絡,它具體展現作者記叙、描寫、說明、議論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過層與層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内在聯系反映出來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時間順序歸納,也可按地點的轉移歸納,可按時空結合歸納,可按材料性質或類别歸納。這些方法視具體的文章而定。

3.在把握要點和中心的基礎上,分析判斷細節圍繞文意,仔細判斷各選項中的有關細節,才能明辨各項表述的正确與否。

要注意細節中是否存在着諸如人物的張冠李戴、事件的前後倒置、事件雜糅、層次混亂、強加因果、内容上的歸納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常見錯誤。

4.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加深對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歸納、概括時,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題目、文中或文後的注釋、文章出處、作者情況等信息,結合學過的有關知識作綜合分析,從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對,将選項中現代文叙述文字與文言原文對應文字比照判斷。

要堅持把選項中諸如事情的發展、因果,人物行為的程度、實效等方面内容,細細從原文詞句中查出核對;努力培養能把題目中用現代漢語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從原文中找出對應内容的能力。分析、評價選項叙述與文中用詞造句的細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

三.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

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 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遊褒禅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刿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等表判斷。

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

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範仲淹《嶽陽樓記》)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

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将為人所并。(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铿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轼《石鐘山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

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

例如:

劉備天下枭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隻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有的判斷句,隻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禅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隻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标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枭雄。”(《赤壁之戰》)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

(二)被動句

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标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于”“受……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餘。(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衆,受制于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例如: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谏議書》)這裡的“見”不表被動,它是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

4.用介詞“被”表被動。

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5.無标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别。

例如: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裡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1.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産異蛇,(蛇)黑質而白章;(蛇)觸草 木,(草木)盡死;(蛇)以齧人,(人)無禦之者。

(2)承後省。

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

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 謂語是句子裡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

如:“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

“夫戰,勇也氣。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

如:“以相如功大,拜(之)為上卿。”(《廉頗蔺相如列傳》)

“豎子不足與(之)謀!”(《鴻門宴》)

鄭穆公使(人)視客館。

屠懼,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為”、“與”的賓語"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4.省略介詞 在文言文中,介詞“于”和“以”常被省略。

“賜之(以)彘肩。”

死馬且買之(以)五百金,況生馬乎?

臣與将軍戮力而攻秦,将軍戰(于)河南,臣戰(于)河北。

譯為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5.修飾語和中心詞的省略。

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飾語的省略]

行一不義(事),殺一無罪(人),而得天下,不為也。[中心詞的省略]

(四)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主語後置)

1.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餘欺也!

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彼且奚适也?《逍遙遊》〈莊子〉

沛公安在?《鴻門宴》〈史記〉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傳》李朝威

(3)介詞賓語提前:

微斯人吾誰與歸?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陳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遙遊》〈莊子〉

介詞賓語前置,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

例如:“東鄉坐。”

(4)特殊結構:用"之"、"是"将賓語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麼罪過?) 

惟命是聽 (成語)

惟利是圖 (成語)

惟馬首是瞻 《馮婉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韓愈

惟你是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 定語後置

在古漢語中将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後的現象。定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 定語 者 中心詞 之 定語 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大閹之亂,缙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欤?

(2)中心詞 之 形容詞(定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帶長铗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幾人欤?

(3)中心詞 數量詞(定語)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鬥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3.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

将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覆之以掌。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雖董之以嚴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與君少長?——與君孰少長?《鴻門宴》〈史記〉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荀子〉

4.主語後置:(主謂倒裝 )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将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快哉此風!(宋玉《風賦》)

“美哉,我少年中國。

(五)固定句式

1."……孰與……"、"……何如……"。

這兩種說法都是詢問比較的結果,用法相同。

公之視廉将軍孰與秦王?(你們看廉将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 吾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

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長安和太陽相比,哪一個離得更遠?)

"孰與"、"何如"還可以用來詢問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擇取舍。

2.日食飲得無衰乎?——得無,該不會,表揣測的疑問詞

《觸龍說趙太後》〈戰國策〉

反複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得無,該不會,

表揣測的疑問詞《促織》蒲松齡

3.求,無乃爾是過與(同“欤”,語氣詞)——無乃…與?恐怕…吧《季氏将伐颛臾》〈論語〉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何(以)…為,表反問的句式,為什麼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論語〉

5.故不積跬步,無以緻千裡;不積小流,無以緻江海。——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勸學》〈荀子〉

6.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奚以…為,哪裡用得着…呢,表反問 《逍遙遊》〈莊子〉

7.“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之謂也,…說的就是…《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8. "不亦……乎?"可譯為:"不……嗎?","難道不……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9.以為、以……為……意思是以為、認為、把……當作、用……做……。

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石鐘山記》)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10. 唯……是 “是”無意,起賓語提前作用;“唯”表示對象的唯一性

11.豈……哉(乎)、獨……哉 意思是難道……嗎

例如: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甯有種乎!難道 (《陳涉世家》)

12.與其……孰若……、與其……甯……

可譯為與其……不如(甯可)……

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鴻門宴》)

與人刃我,甯自刃。(《魯仲連傳》)

與其……甯…… 相當于“與其……甯可……”

13."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意思是"把……怎麼樣"、"對……怎麼辦"或"怎麼對付(處置、安頓)……"。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處理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麼辦呢?)

四.實詞的判斷方法

1.課文求義法

利用課内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即遇到某一實詞可以聯想到課内曾經學過的這一實詞的解釋,看用它作為當前句中的解釋是否合适。

如下例:

高考卷文言文閱讀第一題的四個選項:

A. 諷帝大征西方奇技。諷:勸告(出自《鄒忌諷齊王納谏》)

B. 鹹私哂其矯飾焉。哂:譏笑(出自讀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C. 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遇:優待(出自《屈原列傳》出則接遇諸侯,遇,接待。從而推出此項錯誤。)

D. 太宗初即位,務止奸吏。務:緻力(出自《過秦論》)

除B選項是在語文讀本中出現外,另三項皆根據課文。文言文知識考查一直是“題在課外,功在課内”。文言文閱讀考查的語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實詞大都在課本中學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對課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視,步步夯實。

2.成語印證法

即借助成語來推斷實詞詞義。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語。成語的含義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為我們推斷實詞詞義提供了方便。

如:

“舉類迩而見義遠”。(《屈原列傳》)“聞名遐迩”這個成語大家很熟悉,“迩”對應“遠”。把“近”的意思套進原句去,語意很通順。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這樣的例子很多,如:

①設五寸之的,引十步之遠。(有的放矢 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假:借助)

③其文約,其辭微。(微言大義微:深奧、微妙)

成語求義可以和成語的運用結合起來,反推也可,互相印證,相互促進,可謂雙赢。

3.結構求義法

古漢語相對于現代漢語在語言結構上更具對稱美,上下文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依據這一特點,可有效幫助我們理解詞義。

如:

①秦無亡矢遺镞之費。“亡矢”與“遺镞”的結構是一樣的,詞的配搭是一緻的。“亡”與“遺”相應,“矢”與“镞”相應。從而知道“亡”、“遺”都是失,就不會把“遺”理解為遺留或饋贈了。同樣,可從“矢”是箭推知“镞”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與“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與“亡”相應,則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敗北”之義。)

③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利用上下文的對稱結構,可據易推難。“擇”易于理解,可推出“簡”也作“選擇或選拔”講。)

有時借助整齊的句式,還可以先推斷出一個詞的詞性,進而推斷出這個詞的正确意思。

①“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斷“固”應當是名詞,進而解釋為“堅固的地方”。

②良将勁弩守要害之處。借助“良”可以推斷“勁”應為形容詞,進而解為“硬”、“硬的”、“強有力的”。

③變姓名,詭蹤迹。借助“變”可以推斷“詭”應為動詞,就可以避免将“詭”解為“詭秘”的錯誤,而較為順利地将“詭”解為“隐蔽”。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詞性可以更準确地推出詞義。我們在閱讀文言文時,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麼成分,然後确定詞性,進而确定詞義。

①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

③故久立與其客語。

④徒立故琅琊王澤為燕王。

解析:

①句中“漁樵”作句子的謂語,而謂語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充當,故“漁樵”應釋為動詞“捕魚砍柴”。

②句中“取樵”為動賓短語,“樵”作“取”的賓語,而賓語多由名詞充當,故“樵”應釋為名詞“柴”,而不能釋為動詞“打柴”。

③句中“故”作動詞“立”的狀語,而狀語一般由副詞或形容詞充當,據此可推“故”作副詞“故意”講。

④句中“故”作名詞“琅琊王”的定語,而定語相當部分由形容詞充當,因此可釋為“舊有的、原來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傳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詞性短語,作賓語,而“函”帶這個賓語,由此可推知“函”此時應由名詞(“匣子”)活用為動詞,可理解為“用匣子裝”。

⑥人皆得以隸使之。(《五人墓碑記》)“使”是動詞,很顯然這個動作是由“人”而不是“隸”發出的。這樣“隸”隻能作狀語來修飾“使”,是“像奴隸那樣”的意思。

5.形訓求義法

運用形訓,即通過字形結構的剖析釋義。分析字形能說明字的本義,有助于我們了解詞的本義,也有利于我們去推斷詞的引申義或其他義項。許慎的《說文解字》主要是憑字形來說明字的本義的。漢字中的形聲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義符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如:“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一句中“造的意義。“造”的義符為“之”,聯系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不難推測與處所關聯的詞義應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義“制造”、“成就”顯然與文意不符。

①高考題文言文中有一句“啟聽淮北取籴”,句中的“籴”就是一個會意字,聯系“粜”字,“粜”的意思是賣出糧食,“籴”與“粜”相對,意思是買進糧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歸觐。觐,義符為“見”,聯系下文推斷為“拜見”之義。

③ “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衆,國胡以饋之?”“饋”的意義可由它的“饣”旁推斷出它是供軍隊吃的東西,即“軍饷”。

6.音訓求義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本義或引申義解釋不通的情況下,試着找通假關系,從而釋出符合語境的意思。

語言裡的“詞”是音義結合物,古人在記錄語言裡的某一個“詞”的時候,往往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書寫,有時寫成這個樣子,有時寫成那個樣子。後人便稱之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中,寫成“蚤”。“蚤”的本義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寫成“蚤”,隻是因為二者聲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義。

通假字的特點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種情況: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聲母相同(雙聲通假)。如“亡”通“無”,“胡”通“何” 。

③韻母相同(疊韻通假)。如“信”通“伸”。這一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山重水覆疑無路”的時候,掃除古文閱讀上的障礙。這裡,再略舉幾例說明這種現象。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受”通“授”,義為“給予”。

②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谏》)“孰”通“熟”,義為“仔細”。

③(陳涉)趣趙兵亟入關。(《史記·陳涉世家)對“趣”字按其字面無法解釋,如聯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後參照,可推知“趣”通“促”,意為“催促” 。

以上幾種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應該在擁有紮實的課内知識的基礎上,結合上下語境,綜合考慮,靈活運用。

五.虛詞的推斷方法

1.對照比較法

就是熟記一些文言虛詞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義和用法一同記住,在做題過程中,将給定的句子與典型例句進行比較,推出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虛詞判斷方法。

例如 “之”的用法,我們可以熟記“石之铿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孫視之不甚惜 ”等三個句子,我們可以分清它們的用法分别是定語後置的标志、賓語前置的标志、代詞。

了解了這些用法,下面的三個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無爪牙之利。

②夫晉,何厭之有 。 

③侵之愈急。

2.語境推斷法

就是聯系語境作具體分析,判定虛詞的具體意義和用法的方法。

①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蒲松齡《促織》)

語境是一隻“青麻頭”(蟋蟀)藏匿在“針針叢棘”之中。由此可推斷“焉”是兼詞“于此”。“伏焉”即“伏在那裡”。

3.“删” “換” “代”法

有些文章虛詞的用法,可以通過删除或替換的方法來推斷。删除或替換虛詞後句意表達不受影響的一般是連詞。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語法知識判别虛詞意義,首先将句子主幹抽出,劃分句子成分,而後看虛詞的功能。一般來說,代詞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和定浯;副詞充當句子的狀語;介詞往往與名詞、代詞組合構成介賓短語充當句子的狀語、補語;連詞在句子中隻起連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動态或語氣。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吾妻”是主語:“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作謂語:“我”是賓語;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卑賤之人,不知将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鄙賤之人”中,“人”是中心詞,“鄙賤”是定語,所以“之”應是助詞,相當于“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于南畝之農夫(杜牧《阿房宮賦》)

是介賓短語後置句,“于南畝之農夫”介賓短語,“于”是介詞“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聲者(蘇轼《石鐘山記》)

是定語後置句, “石”是中心語,“铿然有聲者”是定語,“之”是助詞,定語後置的标志。

6.對句互推法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

①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陶潛《歸去來兮辭》)

“以”和“而”處于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因”和“乘”處于對應位置,“乘”是介詞“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